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幼儿活动中教师领导力提升初探

浅论幼儿活动中教师领导力提升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幼儿活动中教师领导力提升初探

"

论文关键词:幼儿;幼儿活动;幼儿教师;领导力

论文摘要: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就像一个领导者,带领、引导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掌握幼儿活动方法、做好师幼沟通,才能在幼儿活动中,更好地获得幼儿的追随,实现活动目标。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教育阶段教师的培养。幼儿独特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角色是一个领导者,必须依靠自身的领导权威(影响力)来获得幼儿的主动追随,在师幼互动中实现活动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才能使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1.基础文化知识。当今社会,知识爆炸、媒体迅速,使孩子见多识广,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大量的基础文化知识。如果教师知识贫乏、片面,则难以领导孩子饶有兴趣地学习到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和本领。从孩子接受知识的特点以及知识学习的应用价值来看,整体性、综合性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他们对世界的疑惑。因此,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对幼儿教师获得领导力非常重要。

2.经验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中积累起来的对教育过程不确定性因素迅速作出反应的知识,例如对教育过程中偶发事件处理的知识。经验性知识是应付教育情境,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保证。这种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对教育实践反思的结果。

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这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指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它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这种知识可具体分为: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对幼儿的评价知识。实际的情况是,实践中教师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应用中问题更多,不会用理论去分析实践中的问题。

(二)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1.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幼儿教师要具备敏锐细致的观察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一个具有良好观察力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善于在幼儿细微的表现中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并能及时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个性心理、才能爱好、智力发展、行为习惯、个体差异、情感意志等,从而了解幼儿、研究幼儿,掌握教育规律、调整教育活动,因人施教,巧妙地进行启发诱导。

2.组织管理能力。幼儿教师还应具有设计、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教育活动的能力,善于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在教育活动中善于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才能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又注意发挥每个幼儿的个体作用。

3.良好的1:7语表达能力。幼儿教师的言语不仅要求语法正确,符合逻辑,还需要讲究语音语调,并伴以适当的面部表情及体态语言。幼儿的思维特点形象具体,富有感情色彩,更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恰如其分的表达与表现能力。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幼儿教育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压抑、苦闷之中,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对待孩子,使自己在工作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给幼儿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

这些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注意持久力和分配力、细致而深刻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能力、丰富而又能恰当控制的情绪情感、较强的应激水平等。这些心理素质中,最需要强调的是情绪和情感,这是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前提,是幼儿教师领导力获得的重要方面。例如,有的教师喜怒无常,幼儿无所适从,这很难使教师获得领导力,得到幼儿的追随。

另外,幼儿教师还应具有一颗童心。童心是幼儿教师的特色,有童心的教师才能随时感受到幼儿的喜怒哀乐,才能更深刻的掌握、理解幼儿,才能真正和孩子们同生活、同游戏、同欢乐。幼儿才愿意追随,幼儿教师的领导力才能够得到提升。

二、掌握幼儿活动方法

(一)声情并茂,吸引幼儿注意力

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持久,教师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多利用图片和实物,诱发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采用一些直观实物和图片辅助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对幼儿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英语apple和pear时出示实物苹果和梨子,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并且把苹果切成若干小块,一边品尝一边学习,这样,他们兴味盎然,记忆犹新,很快就学会了单词apple和pear了。"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用丰富的表情、亲切的语气、恰当的肢体语言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做到声情并茂,会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课堂上,英语老师将枯燥的单词拟人化、故事情节化等,使幼儿不断产生好奇心与兴趣,认真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因为说教对于幼儿来说是陌生的、空白的,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必须采用形象的情境描述以及肢体的表演等。

(二)学玩相长,调动幼儿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遵循游戏教学中的原则,掌握游戏教学中的指导策略。将游戏的机制引入幼儿教学过程中,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中,将游戏与学习统一起来。

1.游戏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游戏教学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但游戏的内容与目的又要围绕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愉快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高度巧妙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幼儿游戏理论,了解本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和兴趣爱好,清楚把握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各知识领域中可能是幼儿最需要也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形成预案。

2.游戏的趣味性和幼儿内在需要的一致性。游戏教学虽是由教师来安排和引导的,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教师的要求很快能转化成幼儿自觉自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活动外的强制手段和要求,这是维持游戏教学的重要机制。在游戏教学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和手中的材料,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自由创作、选择和表现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3.游戏过程和教学结果的一致性。游戏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是它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要使幼儿参加游戏教学的活动成为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必须使幼儿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游戏教学对幼儿来说可以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巨大满足,对教师来说则能较好地实现预定目标。游戏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要求使玩具与教具一体化,这就可以避免幼儿园在选择玩具时出现玩具成为摆设和装饰的现象。

(三)动静结合,提高活动的效率

幼儿教学主要是通过听听说说、认认读读、唱唱玩玩、做做想想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幼儿获得一些感性知识。正是由于从“感悟”这一原则出发,没有强迫背诵和书写内容,因此一堂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课堂没有生气、死气沉沉,要么活泼过分、满堂喧哗。因此,在上课时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幼儿才愿意追随教师,教师才容易领导幼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一般来讲,要做到:

1.导入需要“动”。每堂课由活动引入,复习已学知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并引起注意,该上课了,以便作好上课的准备。

2.新授需要“静”。教师要表述当天所学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幼儿刚上课精神饱满的状况,抓住幼儿求知心理,传授新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巩固需要“动”。让幼儿根据所学的知识,自由朗读或互相对话;开展游戏活动,如“开火车读”、“男女幼儿竞赛”、“分组竞赛”、学儿歌、顺口溜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4.运用需要“静”。请个别幼儿上台自主表演情境剧,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幼儿胆识和口语能力。为了让幼儿掌握所学知识,准备一些道具,把这些道具摆放在区角中,让幼儿自由扮演,适时指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做好师幼沟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加强与幼儿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建立朋友关系,与幼儿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才能使幼儿主动追随教师,从而具有领导力,才能真正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一)用眼神与幼儿沟通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幼儿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幼儿淘气时,教师可以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幼儿就能够平静下来,专心听课了,而旁边的小朋友看到教师的眼神,也更认真地听讲了。在一个班级里,孩子的能力总有差异,如果让能力弱的幼儿影响到能力强的幼儿听课,那将更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用眼神暗示,既不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又能使他们容易接受。孩子们比较善于观察老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某件事的看法。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总会观察老师的目光,看看老师是怎么样看着他们的,这时你就可以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你对这件事的态度。巧妙地运用眼神与幼儿沟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无形中就与孩子们建立了一种默契,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师领导力。

(二)倾听幼儿的心声

幼儿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疑惑、烦恼,也希望能讲出来,得到安慰和指导。除了父母,老师便是他们倾诉的对象。幼儿教师要时常关注幼儿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眼神和表情,及时给予反应,鼓励幼儿多说多讲。教师切不可突然打断他们的倾诉,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教师在听完幼儿倾诉后,还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抚慰、指导和帮助。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接触中,要以尊重的态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形成有效互动。幼儿将会信任老师,追随老师,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领导力。

(三)巧用语言鼓励

幼儿教师积极的鼓励和帮助能使幼儿树立自我意识、培育自信心。对幼儿进行鼓励的内容极为广泛,对幼儿优点的及时发现和赞赏是鼓励,对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挫折或造成的过失表示理解、支持和帮助也是鼓励。而日常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抚摸、拥抱、拍头等)都是必要的鼓励。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幼儿完成任务时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幼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信心百倍地参与到活动中。

结语

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是领导者,幼儿是被领导者。在这个领导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领导力,才能获得幼儿的主动追随。而这种领导力的获得,需要幼儿教师从自我出发,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掌握幼儿活动的基本方法、做好与幼儿的沟通。只有这样,幼儿才会信任老师,才能主动追随老师,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兔巴哥
偷偷摸摸的看电视
秋天来了
我向往的地方--西沙群岛
我喜欢的声音
秋天
养鱼
举世无双的宝贝——我
宽容让我进步
变废为宝
变化多端的云
照片里的故事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新世纪广场
公园里的花
在校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文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1]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1)
入党申请书(八)
入党申请书(九)
会计业务自传简历(1)
大学入党积极分子自传书范文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样本
入党积极分子自传范文
入党申请书(七)
普通农民孩子入党自传书
大学生个人自传
2009年最新大学生入党自传
经典大学生入党申请书(1)
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1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
我国筑养路机械市场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思索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需要以下7个步骤
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及介绍
电气工程就业前景
现行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电气工程师就业前景
让养路费征稽更显人性化
浅谈有线电视网络系统防雷接地
深层搅拌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
电气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处理
美国GE公司SR系列保护装置在国产300MW机组保护上的应用
非粘结混凝土路面加铺层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翠鸟》教案
《一次成功的实验》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