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问题及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历了十年的改革,有人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早在农业实行承包之前,就已经开始尝试了。以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是缩小国企的规模,以提高经济效益。改革的结果是:国有企业的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从1979年的79%下降到1997年的26%,但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却没有太大的变化,1997年占总投资额的53%,其中资产投资占57%。可见,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度成效仍不尽人意。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时下有许许多多的文章发表,针对国有企业的现实许多弊端开药方。笔者认为我们不光要注意国有企业现实所面临的问题,还要切实放眼未来。未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将越来越依赖对知识的积累,开发和有效作用,在这其中人才的因素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策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但可惜的是,目前境内上市的800多家公司里,象科龙这样想,这样做的并不多。不少企业仍是自己去摸索,经理仍保持旧的决策方式。有的企业认为请顾问得花钱,成本太高。认为专家只是动嘴皮,就要收取报酬,很是不服。这些都说明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未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切实实施“市场为导向,促进多种形式的产科研结合”。同时这也是实现我国解决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问题有效途径之一。
(二)要注重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桥梁作用。
有远见的人们都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有特殊的背景,如所有权问题,企业管理问题,因此,解散国有企业不是好办法。好办法是通过内部改革,尤其要重视中层管理人员。我国中层管理人员的现状据调查情况如下:62%是技术人员出身,但绝大多数的业务知识与技术已老化生疏,79%没有受过管理专业正规教育,对市场经济了解不深。普遍缺乏跨国经营,国际贸易经验,不懂外语,计算机,对现代统计、财务与管理预测技术不熟悉。因此要加大对教育职工的投资,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现状与美国相比却不容乐观,原因是:美国在50年前职工教育水平的投入就占总投入的25%,而我国要到2000年才能达18%。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干部素质与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比较,管理干部还缺乏风险意识。
(三)引进竞争机制,包括从国外引聘人才。
(四)政府应大力投资教育与科技。
经济学家舒尔茨将教育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认为国民经济增长部分中有33%是教育所起的,而世界各国初等教育一般都是义务教育,但高等教育却情况各不相同,我国是高等教育义务的,到2000年高等教育才占GNP的4%,所以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资金短缺的现象不是短时间可以消除的因此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而应充分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办学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自主权。这样才能在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迅速地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参考文献:
李兴芳《中国国情国力》“中国科技何以不如人”19
9
9、4
刘书明《中国国情国力》“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19
9
9、2
雷良海、葛俊杰《上海经济研究》“西方国家企业经理者管理方式及其启示”19
9
8、1
赵曙明、覃友茂《中国工业经济》“试论国有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19
9
8、1
作者:卞春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心连心
- 校园秋景
- 新学期的打算
- 我学回了洗头
- 稻草人的哭泣
- 我的爸爸
- 耍猴
- 炎热的夏天
- 有趣的纸环
- 玩石头
- 奥运会闭幕式
- 有防震功能的高科技房子
- 爸爸教我从实践中认知“嬗变”
- 小白鸽
- 手与笔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参考一]
- 高中生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标准版九]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参考二]
- 入党申请书[标准版八]
- 入党申请书[教师版]
- 入党申请书[标准版五]
- 入党申请书[标准版四]
- 2007年入党申请书[范文二]
- 入党申请书[标准版二]
- 教师入党申请书[标准范文]
- 2007年入党申请书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标准版三]
- 教师入党申请书
- 中压电缆附件的现状和发展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全过程管理
-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客流简析
-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
-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
- 试论电力电压稳定性机理性
- 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的疲劳试验
-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 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思考
- 浅谈仪表自动化系统工程施工程序
- 民本与民主:中西政治理念之比较
- 专制、宪政、民主的逻辑关系
- 论轨道交通列车位置检测设备
- 伦理的政治化定位—荀子思想主旨阐释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2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1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0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8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1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2
-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3
- 《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9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三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3
- 《称象》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