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

试论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

"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已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师范教育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评课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文阐述了评课的基本含义,明确了高校开展评课活动的意义,分析了高校师范生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师范生评课能力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师范生;评课

放眼教育世界,改革浪潮日益高涨。所及之处,推陈布新。其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改革显得尤为“热闹”。因为客观事实让许多学者感到;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它变量重要得多。美国部分学者甚至认为:在教育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认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任何一项针对改革、调整、学校变革的提议都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努力促成所需变化的主要手段。教师发展也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特指教师在智能、经验以及教学态度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种: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

师范教育阶段的因素;任教后的影响因素。嘲由此看来,师范教育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阶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评课是教师职业技能中重要的一项,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和探讨高校师范生评课教学实践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教师职前培养即师范生培养问题的探讨和认识,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和保证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为教师终身的专业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评课的基本含义

评课,是指参与听课的人员对其所听的一节(或几节)课给予评议,对组成该节课的各构成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效果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作出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进而改进教学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教学“评课”是一项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反思、提高的过程.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评课能力,从实质上讲是一种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是师范生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课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听课人员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听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了听课人员自己教学能力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

二、高校开展师范生评课活动的重要意义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但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大部分师范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很难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而评课活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有益于师范生自信心的培养

师范生往往感到理性评课是神秘的,认为把教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难做到,甚至认为是高不可攀的。通过“评课”训练,可以为师范生揭开教学原理、教学理论的“神秘面纱”,帮助他们把感性认识提升到常用的、熟悉的教学原理上来。让学生看到:努力与成功、感性:与理性只有一墙之隔,只要自己跨出一小步就能获得成功。

2.帮助师范生拓宽视野

评课能培养师范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拓宽其视野,使其分析处理问题更具宏观眼光。师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各年级的教材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评课训练前,师范生必须结合教材教法的学习,提前熟悉不同年级的教学目的要求,弄清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各部分教材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还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经过评课训练,师范生初步具有了驾驭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育思想更具科学性,思路也更为清晰。"

3.提高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评课总是要选择一定的理论作为自己评述的依据,这就要求师范生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把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中的各种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因为师范生对教学还缺少感性认识,常常觉得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用,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而通过评课,能使师范生认识到,除了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如此才能当好教师。这样,通过评课训练会把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书本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利于把师范生培养成既重视教学实践、又具有教学科研能力的新一代教师。

4.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评课不仅要评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师基本素质,而且还要求说出自己评述理由。这就要求师范生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理清教学思路,课堂板书做到心中有底,并能正确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在反复推敲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切实有效,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构成一个整体为教学目的服务等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5.锻炼师范生口头表达能力

评课评述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的准确、简练和生动。师范生在评课时必须正确地使用概念,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并力求言简意赅,说话中肯,突出重点,决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自相矛盾,破绽百出。经常参与评课活动,能使师范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高校师范生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课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师范生的评课活动,但成效比预期要差很多,究其原因是评课存在如下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师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类课程不够重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直接导致教育理论知识不扎实,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要用到相关理论知识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师范院校往往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说课”比赛,很少开展“评课”比赛,这也导致许多师范生更关注说课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对评课技能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

2.试讲时不会听

一些师范生在同学试讲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对讲课的内容都不了解,加上缺乏听课的技巧,听课时就不知道重点听什么,不清楚哪些该作详细的记录,导致在评课时抓不到要点,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3.评课时不会评

具体表现在评价缺乏深刻性,表象的东西讲得多,剖析内核的少,评得不深不透;评价缺乏准确性,优缺点表述不到位;评价缺乏条理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缺乏明显的逻辑顺序;评价缺乏专业性,就事论事的多,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少;评价缺乏完整性,不能对一堂课作全面的评价。

4.评课后不作反思

评课结束后部分师范生就认为事情已经完成,不对同学的试讲和评课作反思,这样很难达到相互学习快速提高的效果,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评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课活动已具颇多优势,甚至可谓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其实,那只是评课活动的潜在优势,要真正发挥出这些优势,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师范生的评课活动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以实践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培养模式为: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实践提高。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评课的认识

师范生十分重视讲课、说课训练,但对于评课,他们并不十分明白它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认为评课就是一种考核,是指导教师和领导的事情。个别指导试讲的教师也往往忽略通过评课来调动学生从教的热情,激发学生教学研究的意识。这些都导致学生不重视评课,或届时被动地参与评课。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明白,评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与讲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评课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的发展而非考核,不是褒贬某人的教学行为,而是通过评课发现优势和改进不足,共同解决其中的难题,探求教好课的方法。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有效的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评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本着促进自己和他人发展的目的积极参与。

2.强化理论学习,加深学生对评课的理解

现实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高师生评课缺乏专业性,很难上升到理论层面;评价往往是“瞎子摸象”,缺乏整体性,不能对一堂课作全面的评价。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评课的理论学习不到位。因此从事教学论的教师应在师范生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学习了教学论以后,给学生做“评课”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评课”的特点及评课的原则、内容、类型、要求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评课”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把握所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教学时应采取的教法与学法及教学手段和媒体及教学时前后顺序的安排等。

3.抓好评课实践训练,形成评课初步技能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实践性知识为保障,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实践智慧是默会的,它隐含于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它又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所以只有通过在行动中的体验才能达到学会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评课训练是从教者健康心理发展的需要。高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是其以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评课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认识而磨灭个性的过程,而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进行的。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交流中各自的差异,整个过程在开诚布公中进行,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培养谦虚谨慎的品质,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合作分享、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高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具体的实践训练有以下几种:

(1)试讲练习中的训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将一般教法课的试讲与微格训练结合进行评课训练。传统试讲中的评课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讲课者难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也缺乏直观的感受,反馈环节较弱,控制调节作用小。将之与微格训练方式结合,在讲课结束后,教师组织重放教学实况录像,讲课学生首先可以进行自我反馈评课,可以先对整堂课的设计思路意图、预期达到的效果进行讲述,自己感觉满意和遗憾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然后再由听课的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评课,最后由指导教师对讲课者和评课者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的需要可以多次进行录像回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以及对教学技能的观察和鉴别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评价意识,训练其评课能力。

(2)教学观摩中的训练。在教学观摩活动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评课的训练:一是观课前的准备。事先公布观摩课的内容及相关事宜,然后分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该课题的比较详细的教学方案,确定观课评课的重点,使观摩时有重点、有比较,掌握必要的听评课技术,比如设计观察量表、听评课的逻辑框架等。二是认真观察课堂。既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又要从教学研究视角出发,根据相应的观察量表作出翔实的记录,在这过程中,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以便在评课时有依据地进行分析。三是观课后的讨论交流,如果是现场观摩,在条件许可时,师范生跟学生交流。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学生的现实联系起来,再组织现场参与任课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现场感受、学习在职教师之间的评课。如果是教学录像观摩,在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后,可分小组讨论,形成书面评课材料,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四是改良再评。综合各小组的评价以及一线教师的评价,重新修改小组或自己的评课,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上网的利弊
你可以选择
钱可以买到幸福吗?
分担家务
奥运的英语作文
大量的作业
母亲的眼睛(My Mothers Eyes)
巨大的水果蛋糕
可持续发展
生活另一面
热爱生活
信仰的力量
如何有效沟通
书本是我的好朋友
北京奥运会
从就业导向看职业教育发展初探
浅谈就业导向与高职CAD课程的教学设计
试论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原因(1)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
美国主义的成本
关于粮油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试论创办特色教育,促进航空维修专业发展
资本共生理论及其对军工产业发展作用机理研究(1)
经济转轨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创新
确立土地承包金制度的多方面意义(1)
论析农村中等职教就业导向课程模式建构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关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导向错位与修复
浅谈推动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
《草原》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阅读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说课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谈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翠鸟》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