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将就业导向引入生化教学的尝试

浅析将就业导向引入生化教学的尝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浅析将就业导向引入生化教学的尝试

"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生化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学科教师应树立适应社会需求、推动学生就业的理念,把就业导向引入学科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于20世纪末实行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了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毕业生本人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带来的就业竞争,给学校和毕业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此而形成的“瓶颈”式小出口,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部作出将各校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学校评估的主要核心指标,纳入制定学校招生规模参考指标体系的规定以来,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生存问题。因此,各校都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显而易见的是,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直接相关;而要提高毕业生竞争能力,关键在于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学科教师,应主动将教学工作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需求、推进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尽力。近年来,笔者结合学生毕业后可能就业的去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就业导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1更新观念,深刻领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多年来,我国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是实行毕业分配制度。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已适应了这种就业制度对教学的要求。虽然他们深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由于国家实行的毕业分配制度使得学习成绩在培养目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教师自然也将职责重心放到了“教书”上;在“育人”上更多的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很少涉及其它方面。这种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制度,使教师形成了“以教好书为己任”而不过多考虑其它的理念。当然,在教书的同时,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的敬业意识等优秀品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在国家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大批优秀人才,正是教师“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最好证明。但是,这种传统的育人方式与21世纪的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已有了较大的差距。在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方式中引入的双向选择机制无疑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非专业素养,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变革,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31。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了“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形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学科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思考。不能简单地把学科教师的职责局限在教好专业知识上。也不能简单地把就业教育视为纯粹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学科教师无关。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就业教育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一项庞大工程,既包含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包含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职业生涯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帮助学生建立择业、就业和创业自信心的学业教育。因此,学科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深刻领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学科教学与适应就业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有可能涉及的就业方向,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及其在该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实际用途、可以在哪些方面用、应该如何使用等,从而增强学生在择业、就业和创业时的自信心,最终顺利就业。

2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生化教学改革

在医学领域,生化是一门基础课程,似乎与“就业”沾不上边,其实不然。由于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素质水平和知识结构层次有了极大提高。随着生化产品(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不断问世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使人们了解生化知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越来越深入。生化知识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专利”,它正逐渐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医学高职所培养的学生除一部分可进入医疗机构服务外,更多地会进入社区、深入基层;他们不仅可能从事医疗工作,也有可能从事预防、保健、宣教、康复、计划生育,甚至家庭服务等职业。在学校学到的生化知识不仅可以成为帮助他们理解疾病机理、设计治疗方案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与日常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技巧。利用生化知识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应该成为医学高职生的一项职业能力,也是生化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为达成此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2.1主要知识的传投以适用、够用为度

高职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有专业特色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医学高职的专业特色而言,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还是卫生服务行业。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个特点,结合各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将学习专业课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尤其是生化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讲深、讲透,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例如有关蛋白质变性在消毒灭菌中的意义,脂类代谢与高血脂症、脂肪肝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糖尿病与能量代谢紊乱,氨性昏迷的氨中毒机理。胆色素代谢与黄疸产生机制等等,均应作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要牢记高职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基本宗旨,在教学中注意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教学重点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则以适用、够用为标准,做到适可而止。"

2.2适当增加实用性知识

生化教学历来都是医学教学的难点,学生一贯认为它高深莫测,加上传统的生化教学着眼于“医学基础”方面,注重强调生化与医学的关系而很少涉及其它,使学生片面地认为生化知识除了用来帮助理解疾病机理外,没有其它用处。这种认识使学生对生化教学产生了很深的神秘感,并由此衍生出畏惧、厌学心理,增加了生化教学的难度。如果在教学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度筛选,结合学生今后可能就业的方向,将生化知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有选择地引入生化教学,可以揭开生化教学神秘的面纱,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应用生化知识。我院为毕业生联系的数十家用人单位,不仅有医疗机构,还涉及了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制药、家政服务等相关机构。学生如果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进入这些机构就业,必然会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结合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中利用高职对理论知识不作过高要求的特点,淡化学科教学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意识,有选择地增加生化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内容。例如结合蛋白质变性讲解为什么高蛋白食物要加工成熟才能食用;结合维生素来源讲解蔬菜烹调技巧;结合酶学知识讲解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正确使用方法;结合生物氧化讲解能源食物的合理搭配及能量过剩与肥胖的关系;结合脂类代谢讲解大豆类食品的保健作用;结合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讲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结合氨的代谢讲解肝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原则及肝硬化便秘患者灌肠的基本要求;结合胆汁酸代谢讲解合理摄入早餐的重要性;结合胆色素代谢讲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结合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讲解小儿佝偻病的预防;结合水盐代谢讲解饮用水的适宜种类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原则等等。这些知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了生化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又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制药、家政服务等职业莫定了一定的基础。

2.3合理筛选实验内容,加强基础技能训练

按照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的状况,学生毕业后如果到基层单位工作或者自主创业,一些必要的检测操作免不了要自己动手;若进入制药行业更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加强基础技能训练帮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实验内容的选择以简单易行、有助于疾病诊断或操作性比较强的项目为主,例如血浆蛋白质的分段盐析、血浆蛋白质电泳、尿糖定性、尿酮定性、尿蛋白定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胆红素测定、尿素氮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等等。实验操作则以加强基础技能训练为主,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进行检测和操作,这也是学生今后在就业岗位或创业道路上站住脚的重要条件之一。

2.4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

笔者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时,广泛收集了学生对教学的反映。

2.4.1三年制学生的看法我院三年制高职生来源于对口招生(招收中职毕业生)或普通高考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对口招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对这种教学方法普遍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过去学科教学过分强调系统、规范、完整,虽然学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感觉这些知识离生活太遥远,看不见.摸不着,非常神秘,也不明白有什么用处。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了横向联系,而且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使一些过去觉得很不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易于理解,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识,还培养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能力。普通高考招收的学生没有医学知识基础,由于是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好,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他们虽是首次接触生化教学,由于教学中引入了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内容,故学习兴趣较高,学习效果较好,只是对于联系到临床应用的部分显得有些囫囵吞枣的感觉,但总体反馈信息表现为对此教学方法基本认可。

2.4.2五年制学生的看法我院五年制学生来源于中考招生。均为初中毕业生。由于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较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高低不一,学习目的和态度有所差异,故对此教学方法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约45%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认为这种方法不仅学到了一定的生化知识,还懂得了生活中某些现象产生的机理(如米饭越嚼越甜是由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所致。有些人吃了鱼虾后发生腹痛是因为蛋白质过敏的原因等等)。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约3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认为如何教学是教师的事,他们只要能学到知识就行,教师怎么教都可以。约15%的学生觉得此法不够理想,因为生化知识的应用涉及到一些临床课知识(如酮血症、酸中毒、佝偻病、新生儿黄疸等等),他们不能理解。还有大约8%的学生表示反对,他们觉得生化知识太神秘,学不懂,怎么教对学习都不会有帮助。

3总结改进。逐步完善就业导向在生化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在教改探索中,笔者既体会到了收益,也发现了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改进和完善进行了思考。

3.1收茨"

3.2不足

生化是一门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之前开出。在进行生化教学时,学生并不具备专业课知识(高中毕业生和五年制学生)。或只具有很粗浅的专业知识(中职毕业生)。但由于教师本人已具备各专业学科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总会自然而然地将生化知识与临床联系起来,加上许多生化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是与临床密不可分的,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易收到预期效果。而且有的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不了解,认为学什么专业就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分心旁骛。因而他们不理解教学中为什么涉及一些看上去与本专业没有明显联系的内容,故表现出对实用性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

3.3改造构想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可能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改进。

3.3.1因材施教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该对教学对象有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知识构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中职生和初、高中毕业生在知识构成上有明显不同,教学中应区别对待。中职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涉及临床应用部分困难不会很大,并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可以适当加强生化知识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内容。初、高中毕业生尚未接触临床课程,对专业知识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生化知识与临床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将生化知识的应用偏重于实际生活;对于涉及到临床应用方面的内容,应该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相关的临床知识。力求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3.3.2换位思考教师准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知识构成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不能以自己的理解能力来衡量学生。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对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或可能不理解的术语及实例,或避而不用,或改换表达方式,尽可能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和内容进行教学,力求学生能理解。

3.3.3在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就业市场的剧烈竞争,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实际就业的方向可能会与自己所学专业有明显差距,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将就业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利用适当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理念。让学生懂得在校期间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一旦进入社会,学生就只能依靠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来跟上社会的进步,从而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必须让学生明白,在校期间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扩大自己的知识基础,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帮助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增强竞争能力,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而且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为终身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如果能认识到这些重大意义,必定会克服厌学心理,主动参与学习,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总之,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教师主动更新观念,积极参加改革,大胆进行探索,不断改进完善。既丰富了自己,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了一份责任。这也是教师职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每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实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阳化河
我们的课余生活
做鸡蛋沙拉三明治
我第一次学打乒乓球
我们的课余生活
我第一次滑冰
西大街
读《鲁滨逊》有感
未来的家
我发现了蚯蚓的秘密
我第一次滑旱冰
一见难忘的事情
难忘的暑假
爬山
采蘑菇
文明礼仪倡议书
学雷锋倡议书
戒烟倡议书
环境保护倡议书
旅行社旅游服务承诺书
企业倡议员工给小学募捐的倡议书
节水节电倡议书
企业节能降耗倡议书
家具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
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材料
大学生预备党员承诺书
山村新貌
家庭承诺书
爱的承诺书
项目完成人承诺书
关于古代法官责任制度初探(1)论文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改革发展中的劳动就业与工会的维权工作
对法院依职权追加、确定诉讼主体制度的评价(1)论文
邓小平“西部建设”思想与西部大开发
谈论艺术的生成与层次
浅谈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1)
求真——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初探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我国东北平原民歌的相同特色
谈国内外设计思想的印迹
对国内艺术研究的回想与思考
浅谈司法鉴定特性及鉴定体制改革的构想(1)论文
我国零售业体验营销创新分析(1)
新经济时代下的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1)
《威尼斯的小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梅花魂》导读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三
《威尼斯的小艇》中的一个病句
《黄山奇石》教学片断设计
《詹天佑》导读
《威尼斯的小艇》练习设计之一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五
《燕子》片断赏析之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回忆录
《威尼斯的小艇》综合资料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