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1
高中古文学习重难点分析
【摘 要】古文学习一直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因为古文与现代的白话文汉语在语法、语义等多方面有很多不同,由于古文枯燥乏味,且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古文的学习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欠缺的状态中。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不清古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采取通吃的方法,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古文学习的内容,分析在古文学习中应该将哪些知识当作重点内容,又将哪些作为难点来学习,从而在分清主次、轻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关键词】古文实词虚词
古文在这里就是古代汉语的简称,也就是白话文改革前中国社会所使用的语言。高中古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由于古文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在语法和含义上区别也非常明显,词汇含义众多,阅读习惯也不一样,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晦涩难懂、不易掌握。因此,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将学习的古文知识汇总一下,分清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一、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高中古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高中古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诗、赋、散文这三个方面。因为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这三类文学体裁的成就最高,而这也是高考中最常见的考察内容。如2003年高考就考察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诗歌中的一些名言名句,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把这三个部分学习当作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一点也不为过。
1.诗歌的学习。诗歌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古文形式,在小学课本里就有《鹅》。进入高中学习以前,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首诗歌,可以说诗歌的掌握比词、赋、曲、散文等古文学习掌握得要好很多。但是,高中学习阶段要求学会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欣赏、学习诗歌的精妙之处。因此,学生要想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容,就只有加强诗歌的阅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本,而应该把阅读的内容放在课外,这也符合近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学生通过加强诗歌阅读,可以增强语感,通过阅读把握诗歌内容的规律和要点。当然,阅读也不是胡乱阅读的,而应尽量以名家的作品为主。
2.赋的学习。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没有诗的成就高,但它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运用修辞手法最多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文学形式。赋应该是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之后很多古代文学形式的渊源,如诗、词、曲等,这些古代文学形式的一些写作手法、修辞的运用等都来源于赋。因此,如果掌握了赋的知识,就很容易进入到诗歌、词、曲的学习中了。但赋的篇幅比较大,语言表现形式更是复杂多样,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一首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赋与赋之间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所以只需掌握很少的篇幅即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找一些名篇进行学习,如曹植的《洛神赋》、左思的《三都赋》,等等。
3.散文的学习。散文并不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但却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散文在唐宋兴起以后,代表了中国古文向白话文发展的过程。散文的学习内容可以说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唐宋八大家中,尤其是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为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读、多体会散文,思考作者在写散文时的心情,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散文的学习,学生不必计较枝枝末末,而应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主,至于散文中的各种语法知识,则不必过于重视。
二、高中古文学习的难点内容
1.实词的学习。在实词的学习中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
(1)通假字。通假字也就是在古汉语中由于文字的分歧而产生的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通假字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因为通假字之间的读音和含义是一样或相似的,如具和俱、坐和座、属和嘱、已和以等。掌握通假字的诀窍很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天马的故事
- 我的妈妈
- 变化……
- 今天,我好快乐哦
- 亡灵的复兴
- 二十年后再相会
- 假如我有一根魔术棒
- 快乐的游乐场
- 一次有趣的游戏
- 我的一家
- 爱的力量
- 一节有趣的课
- 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感
- 秋天
- 一件委屈的事
- 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计划
- 2009年上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 学校工会2009年工会工作计划
- 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 2009年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 学校管理工作计划
-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计划
- 学校总务处工作计划
- 2009年第二学期教导处教科研工作计划
- 2009学年度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
- 学校电教工作计划
- 学校综治工作计划
- 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学校宣传工作计划
-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4)刑法论文(1)
- 弘扬传统美德 增强社会诚信
-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传统美德教育
- 动漫设计中的民族传统元素探析
- 关于死刑的存在与废除的几点思考刑法论文(1)
- 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
-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 死刑研究方法论
- 抬龙王过洮河:源自江南的洮河端午民俗
- 月圆中秋
-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艺术设计与文化传统
- 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的融合
- 在边远地区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 弘扬民族传统节日 培养民族精神探索与研究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 《凡卡》教案
- 《雪孩子》教学案例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案例
- 《燕子》教学小案例
- 《开国大典》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反思
- 《梅花魂》教案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两只小狮子》课堂教学案例与点评
- 《桂林山水》教案
- 《找春天》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