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职生就业障碍分析与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

浅谈高职生就业障碍分析与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8

浅谈高职生就业障碍分析与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

"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就业;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关系;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高职生的就业状况,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高职生的就业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建立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业压力大,就业期延长。

据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仍有40%的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许多学生需要经过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找到工作,学生的就业期明显延长。

第二、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较为严重。

据对某成人院校酒店管理专业2003年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有约60%的学生未从事酒店管理工作。虽然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压力严峻的情况下,提倡“先就业,后择业”,但是“用非所学”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第三、就业后的失业和职业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

据对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后的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就业后又重新失业以及频繁更换工作和职业的学生比例较高。

第四、高职女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

第五、不同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就业率差异较大。

那些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和专业,毕业生能够找准就业方向,就业率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的毕业生甚至出现“抢购”现象。而那些与市场需求脱节、办学与就业脱节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其就业率较低。总体上看,工科类高职生就业好于文科类高职生,文科类高职生就业更难。

二、高职生就业障碍分析

造成上述高职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市场等外部方面的原因,也有高职教育自身的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法律上规定了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有许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配角”。社会对高职生认可度低。"

2.市场方面的原因。

3.用人单位的“高消费”现象。

由于不少用人单位对就业者的学历要求盲目攀高,即使是技术应用型、操作型的岗位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因此加大了高职生的就业难度。

4.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岗位降低了人员需求量,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状况在客观上造成了失业的增加和职业岗位的变化。

研究表明,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由于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8000个旧的技术工种消失了,与此同时产生了6000个新的技术工种。旧的职业岗位的消失必然导致传统职业人员的失业或就业困难;新的职业岗位的产生和需求的增加,又必然给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新的就业机会。那种靠一次性学习“充电”,一辈子工作“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内在原因分析

1.高职教育理念有偏差。

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素质(人格)本位三个阶段,而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在沿用知识本位理念,仍在仿照普通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的针对性不高,岗位的适应性不强。

2.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专业设置不是依据市场的需要,而是“一哄而上”,造成部分专业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状况: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陈旧、滞后和盲目,也使学生在知识上缺乏系统性,能力上缺乏操作性,素质上缺乏发展性,难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和发展的要求。

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适应。

教材覆盖面较窄,内容老化,有的使用非职业教育教材,没有职业特色,不能体现行业、职业和岗位的特点。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能力培养的条件和手段,造成高职生向上赶不上本科生的知识深度,向下赶不上中职生的实际操作程度。教育质量不高,缺乏高职特色。

4.忽视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知识、情感和行为的统一。高职教育既是一种职业技术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却忽略了非技术的因素,如价值观念、意志品质、心理情感等。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人文素质不高,导致学生步人社会后,难以正确解决好如何做人的问题,难以形成较好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难以有较高的理想追求,使学生在就业时,片面追求舒适的工作,一味追求高的待遇,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

三、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解决高职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企业的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外,关键还在于高职教育本身要构建起“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职教理念中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与素质本位的关系

“知识本位”理念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中心,以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知识本位理念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二战后至70年代。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于80年代,进人90年代后才开始迅速发展,因此,严格地说,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仍处于知识本位理念为主导,或者说正处于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过渡阶段。少数高职院校已转变为“能力本位”理念,而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处于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知识本位”时代。

“能力本位”理念是指以校企、产学相结合的形式,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能力本位理念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于工业化中、后期的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部分高职院校以能力本位理念发展职业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素质本位”理念是指以学校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的职业培训紧密结合,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以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中心,以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为特征,面对现实与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指导思想。素质本位理念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素质本位理念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讨阶段,真正用素质本位理念指导职业教育的院校还很少。

教育理念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并且我国采取的是“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因此要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必须兼顾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传授知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和特长,也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培养职业能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面向现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提高素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面向未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

第二、职教目标中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的关系

职业教育以社会的现实需求为目标,是指职业教育要直接针对某一职业和岗位的需求,使就业者能熟练地运用现有的技术和规范,胜任现有的职业岗位,强调职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工业化过程的中、前期,由于职业岗位较为稳定,职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常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实施对口设计,采取“订单”式教育为主。

职业教育以社会的未来需求为目标,是指职业教育必须着眼于社会的未来需要,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满足其就业、升学和继续发展的需求,主动应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强调全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造就具有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工业化过程的后期及信息社会的前期,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新行业的不断涌现,职业变动非常频繁,职业教育的目标模式仅以满足现实的职业岗位需要,已不能满足就业者的需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应扩展到就业者的整个职业生涯。

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应以满足现实的岗位需要为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大,职业岗位的流动性强,职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又应以满足未来的需要为主。由于我国同时具有上述两个特征,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岗位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因此,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不断满足现实的岗位需要中,兼顾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机制

在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托,充分体现专业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发展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重基础、有弹性、强化实践能力、突出创新发展”的原则,构建适合行业、职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学训”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双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能力是贯穿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就业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等的总称。因此,实施“双证书”制度,增强学生对专业的针对性、对职业的适应性和对未来的可迁移性是提高高职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第三、坚持校企、产学相结合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企业需求,企业是劳动力市场的最大“买主”。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少了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将失去特色。职业教育通过实施校企股份制的合作模式或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走校企、产学相结合之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第四、加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建立科学的职业指导体系。

将职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密切结合起来,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高职生增强职业意识、合理规划人生,为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在奋斗中前进
妈妈
我不该说的两个字
老鹰捉小鸡
我的妈妈
工人伯伯真辛苦
哈蜜瓜
打飞蛾
我的“嫦娥一号”
小蝴蝶哭了
小企鹅回家了
我的妈妈
捉蟹乐
我给老师敬了两个礼
快乐的一天
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
公司加班管理制度
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守则
*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民主理财小组工作制度
新城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章程
供电支公司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
检察长在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公司岗前培训制度
对班组长以上干部实行党风廉政三项谈话制度的规定
街道四项优化服务措施和四大效能惩戒制度
县科技局工作规则
人事制度改革会议上的讲话
医院医疗服务承诺
浅析美国的政治制度
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世界战略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基于抗震救灾精神的制度基础
基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方法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东亚的政治权威与现代化
关于发展廉价政府理论构建节约型政府
日本的政治结构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需要经济民主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四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
《称象》教学设计之五
《画家乡》第一课时
《称象》第二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之二
《称象》教学设计之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快乐的节日》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