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

"

论文关键词:网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整合创新

论文摘要:对网络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界定,用主体论厘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运用社会学的“戏剧论”、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等讨论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提出几点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双重影响已显而易见。网络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网络的现实和虚拟二重性构造了人们的“双重生活世界”。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一、网络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混淆等同,后者是从工具论出发,认为网络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手段和媒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应当涵盖网络与人的关系、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关系等。它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实现过程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主体与客体是一个认识论命题。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大体上是以一种狭义的主客体概念为前提的,即主体和客体不是以事物之间的作用,而是以人的活动的发出和指向为尺度来区分的}J]。由此形成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现代教育学将“主体一主体”思维模式引人到研究中发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否认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也就不可避免地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而是主体之间的活动,教育过程是双方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关系[’]。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更清晰地体现了这种双主体互动特征。如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以知识的单向流动为主实行灌输教育,那么网络交往和信息传播必须经由终端个体的网际互动得以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国家(本体性主体)、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践性主体)、教育对象(自我教育主体)[s〕在网络中的特征我们也应该有新的认识。国家依然具有实在性、原生性、强制性特征,但是由于技术层面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加上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正面临着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必须通过国家意志、民族文化向网络信息、网络文化的转化加强其本体性主体地位。网络的平等性大大消解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获得性、传递性和规范性,在与教育对象互动过程中“信息指向性”弱化,而教育对象建构性特征得到了加强。可见,网络加大了教育者主体的模糊与过于宏大倾向,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实践主体泛化,容易导致教育者行为主体的缺位。"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的几个视点

1.“戏剧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著名符号互动论社会学家戈夫曼通过将“戏剧比拟”引人社会学分析,开创了社会学理论中的戏剧分析范例。戈夫曼的“戏剧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时间内交往活动的场域总是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作为一种“集体表象”构成了表演得以社会化、模式化和限定化的方式,使得表演与社会期望相符合。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表演,即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个体的表演往往会是体现和例证社会公认的规则,掩饰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价值和规范不一致的行为。而在“后台”,所有在“前台”中隐藏的事实,或是各种非正式的举止都会出现,个体在其中所展示的大多都是自我冲动、自发和具有人性的成分。因此,尽管“后台”通常与“前台”相互为邻,但是彼此之间却径渭分明困。

本文认为,考察个体的网络行为可以借用戈夫曼的“戏剧论”,把个体在社会现实中的活动看作“前台”活动,网络中的活动看作“后台’,行为(相对)。网络世界的虚拟性、隐匿性及监督(他律)的相对缺失,使个体在网络中的行为更具有“后台”特征,这也是导致网络行为出现逾规倾向、道德失范倾向的原因。而且“前台”与“后台”的相互转换,造成了个体在网络的“虚拟分离”与社会实在的“现实回归”之间的转换张力,引起个体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强化了“去个性化,,特征,从而导致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的降低现象。

2.“成本”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他律性”的相对缺失

对经济学家来说,“成本”是一个核心概念。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当个体触犯社会的规范及他人的利益时,他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压力和自我良心带来的拷问,也就是必须考虑到道德成本的问题。

而在网络中,道德成本对于个体更具有隐性特征,是不确定的。缺乏形成契约关系的机制将其显性化。网络的虚拟性,消弥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现实社会的规范和秩序失去了权威性和强制性,无法形成完整统一权威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网民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缺乏系统认知和判断标准。同时,网络空间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前台”(现实)与“后台”(网络)的直接对话,责任之外的其他人很难对不道德的行为采取相应的道德措施。网络的完全开放性和信息来源的不可控性也使互联网道德评价体系中的行为主体缺位,使行为主体在互联网的行为很少会被人评价或评价无力。此时道德行为的维护也仅仅表现为行为者本身的“道德感rr[el,导致“他律道德”在网络空间很难形成。网络中,个体“现实身份”的丧失和“平等身份,,的获得,使现实中的“他律”失去了强制性,使道德成本降低了兑现的可能性。

3.从网络交往特征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白淑英运用社会关系矩阵法对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进行测量发现:“网缘性”人际关系中,网络交往体现出主观性、独立性的特点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被动性的特点。通过网络交往形成的网上人际关系,是动态的、欠稳定的、弹性的结构〔’〕。这就加大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稳定性、随机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必须得益于网络信息交换的完成。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整合

1.史新观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钡域的新空间,“管”与“导”结合,充分实现双边互动

面对开放的多向度传播网络,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建设红色网站,以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优越性,强化国家意志精神力量的统治地位。还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传播安全监控体系。"

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的成功取决于交易双方在交易资源上的对称与一致。网际传播(交易)的实现主要在于交易资源的真实与虚假和交易资源的充足与稀缺两个维度。我们必须以真实、正确、充分的内容正本清源,廓清网络环境,推进网络传播的实现。网络的无限性也为教育过程中的双边互动提出了全新的环境,我们必须正视制度管理可操作性的减弱,加强疏导,将传统的“说理一对话法”与网络新环境相结合,通过网络世界里教育主体双边互动的实现完成网际交易,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实现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变,模本灌输型向辨析民主型转化,线性教育与非线性教育相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理灌输特征是以教育内容的知识化为前提的,往往以知识传递的完成替代政治教育的完成,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以知识而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着的,必须实现知识型向实践型的转变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网络传播的无限性更要求从模本灌输型教育转变为辨析民主型教育,引导网民从正确的政治立场出发,掌握科学的认知和分析方法,对现实状况和问题进行辩证剖析,在信息处理中明辨是非。另外,网络的完全非线性和信息资源共享使线性思维方式显得苍白无力,过去认为是因果关系的和秩序关系的线性问题,随着时空压缩而变成复杂的非线性关系[[}o]。中国加人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东西方文化已由”线性接触”变为非线性的多维碰撞与交融,网络中每个人都成为“边缘人”,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积极应对网络带来的全球一体化挑战,实现线性教育与多渠道非线性教育相结合。

3.重视“公民教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公民教育”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学校教育阶段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一直在以“好学生”、“好孩子”为旨归。面对网络,“平等身份’夕的获得实际上是以一种“身份的丧失”为代价的。人成为了一种“虚拟实在体”—真实的人面对着虚拟的社会[[8]。网络模糊了个体差异,个体的“身份强化意识”弱化。个体在进人网络后存在着自主隐匿现实身份的倾向,应该说在网上我们面对的是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的主体身份和资格—公民个体。

传统的教育对象定位会带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偏差”①与“激励逆反”,从而招致激励失效、弱化甚至逆反。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应该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应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4.强化信息素养教育

面对网络,我们更应该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信息素养是指网上实践主体对于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它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构成了教育主体创新和学习的基础。当网络教育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把网民的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自组织性”的内在要求。

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程度上基于网络本身的“虚拟世界”这个子系统,但是它不是孤立的,我们绝不能把它独立出来,而要把它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好吃懒做的小明
夏天
苹果又回来了
快乐的暑假
狡猾的小泥鳅
美丽的夏夜
实践出真知
新疆,你还好吗
看《红军魂》感想
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我的名字
缝扣子的快乐
爱护小树
想飞的猴子
入团申请书的格式与范文
2012年高中生入团申请书
2012年中学生入团申请书
大学生村官的入党申请参考
青少年入团申请书
学生共青团入团申请
初中生2012年入团申请书优秀范文
中学生共青团入团申请书
2011年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本
优秀高中生入党申请书
村民入党申请书范文
中学生入团申请书模板范例
2011年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简单的入党申请书600字
2012年入团申请书范文
声乐演唱的音乐心理研究探析
对钢琴课程综合化教学初探
浅谈多媒体使用于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利与弊
论歌唱的呼吸及其训练方法
浅议我国高速公路安全股份风险管理系统探究
浅谈弓上的力度与速度
浅谈高速公路路政管理
歌唱换声的探讨
感官的协调艺术在钢琴弹奏中的运用
浅谈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
浅谈高师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谈欧洲启蒙运动对欧洲音乐的影响
益阳民间礼俗仪式音乐的考察研究
浅谈少儿古筝学习中的兴趣培养
谈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
《陶罐和铁罐》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风娃娃》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泉水》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窗前的气球》教案
《狮子和鹿》教案
《找春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