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税率变动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剖析_税率变动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剖析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税率变动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剖析

税率变动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剖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4

税率变动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剖析

摘要: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会计课题之一。尤其是当所得税率发生变动时,递延法与债务法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更是税务会计实际操作中的难点:递延法下,当时间性性差异在以后各期转回时,需按原有税率逐笔计算;而债务法下,则需在税率变动的当期按新税率对递延税款账户的余额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就对此加以解读和剖析。

关键词:递延税款时间性差异所得税会计递延法债务法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就会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就称为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对于时间性差异,会计上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账务处理。纳税影响会计法又进一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无论是在递延法还是债务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都反映在递延税款中。同时,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它们对所得税费用的处理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当税率发生变动时,二者的处理方式则有所不同。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步骤大致分为三步:一,计算应交所得税;二,确定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即递延税款发生额);三,确认所得税费用。即使税率发生变动,无论采用递延法还是债务法,计算出的应交所得税的结果是一致的。而递延法与债务法此时在处理时间性差异的方式上是有差别的,从而导致两种方法下的所得税费用不一致。由此看来,税率发生变动时所得税的计算,关键在于确定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下面就分别介绍在递延法和债务法下如何确定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

一递延法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

二债务法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三实务操作

通过上述处理就可以清楚地了解递延法与债务法各自的会计处理方式,现举例说明递延法和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程序。项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会计折旧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为了便于比较,现将两种方法用表格的的形式列出:

1.递延法税前会计利润

400000

400000

400000

400000

400000

400000

时间性差异

(100000)

(60000)

(20000)

20000

60000

100000

应税所得

300000

340000

380000

420000

460000

500000

所得税率

33%

33%

30%

30%

30%

30%

应交所得税

99000 114000

122000

138000

150000

时间性差异影响金额

33000

19800

6000

6600

19800

32400

所得税费用

132000

132000

120000

115400 127600

会计分录贷:递延税款33000贷:递延税款19800贷:递延税款6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14000 借:所得税

115400

递延税款6600递延税款19800递延税款32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50000

(表中的时间性差异栏内,带括号的表示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不带括号的表示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2.债务法税前会计利润

400000

400000

400000

400000

400000

400000

时间性差异

(100000)

(60000)

(20000)

20000

60000

100000

应税所得

300000

340000

380000

420000

460000

500000

所得税率

33%

33%

30%

30%

30%

30%

应交所得税

99000 114000

122000

138000

150000

时间性差异影响金额

33000

19800

1200

6000

18000

30000

所得税费用

132000

132000 116000

120000

120000

贷:递延税款33000贷:递延税款19800贷:递延税款12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14000 借:所得税116000

递延税款

6000递延税款

18000递延税款

3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50000通过以上举例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采用递延法进行会计处理时,由于递延税款的帐面余额按照时间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确认,并不随税率变更而调整,所以税率变动当期的会计核算相对比较简单;而采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时,税率变动的当期就对已确认的递延税款就行了调整,当时间性差异转回时只要统一按新税率计算,不必逐一按当初的原有税率计算,使税率变动以后的核算工作变得简单。(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2]钟雷.递延法与债务法的联系与区别.中国农业会计,2005,

(1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