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8
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
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
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解放”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
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修改无方,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们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能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
这些情况都表明:教师们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
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
由不断修改而渐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
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很难说就不与写作打交道,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于老师,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们都懂,但更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
”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
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首先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
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重要前提。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
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件小事
- 一次借书
- 清明扫墓
- 丢手绢
- 乒乓球又圆了
- 秋的声音
- 我的文具盒
- 宠物小狗——花公子
- 我眼中的秋天
- 春天
- 秋色美如画
- 小猪学样
- 慈母的爱
- 夏天的声音
- 樟树
- 中国大陆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上)
- 工具理性的社会蔓延
- 从运营角度谈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设计
- 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探讨
- 公民投票:政治学的阐释
- 大国的祸与福——关于国家结构制度安排的一点随想
- 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城际轨道交通
- “自由主义”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
- 选择与规则(中)
- 国有铁路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
- 关于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
- 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
- 日本当代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简析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 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设备在重庆轻轨中的应用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0
- 《匆匆》(两课时)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1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司马光》教案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9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8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