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对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0

关于对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

论文关键词:政治理论教育;青年学生;可信度;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

论文摘要:政治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教育的优势,首先要处理好懂与信的关系,实现懂与信的统一。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教育:必须不回避热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要始终突出爱国主义这一主题,把爱国主义渗透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2l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而从目前一些调查报告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令人担心,理想信仰出现危机、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社会责任感下降。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牢固、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合格人才。政治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一些高校教学课程结构来看,政治理论课有被忽视、被削弱的现象,加之目前一些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存在逆反心理,这就使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探讨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提高其教学效果就显得极为必要。当前,我们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政治理论教育中一定要处理好懂与信的关系,实现受教育者懂与信的统一

“信”在这里特指政治理论课的可信度以及学生对所传授的科学理论的坚信与认同。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懂是信的前提和基础,信是懂的目的和要求,这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灵魂所在。由懂及信,由信及行,才能促使被教育者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觉悟的提高,从而实现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如何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信度,在学生灵魂深处重铸马列主义的权威形象,无疑是摆在每一位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道棘手的却又亟待解答的考题,要真正使“懂”与“信”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增强政治理论可信度的前提。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之所以成为“指南”就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规律,在于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于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有机体。作为一名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的信仰,深谙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同时,还应该身体力行,作一个真正的实践者。也就是说要善于把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与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具有运用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科学分析、论证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讲得义正辞严,理直气壮;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使学生“信其道”,更能“行其道”。

其次,实事求是地进行教育,这是增强政治理论教育可信度的手段。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对于政治理论教育更有其特殊意义。这是由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本身具有现实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政治理论教育的每一方面内容都和现实政治生活紧密相联,这就要求教育者尊重理论和现实的本来面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神圣化、教条化、宗教化的作法,把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创造的巨大文明全部否定的做法,本身就背离了马列主义的科学性,是极“左”思潮在政治理论教育上的反映。教育心理学认为,政治理论工作的有效性,是通过双方心理“共振”产生的,极端教学法无法引起心灵的共鸣,久而久之,必因“倒胃口”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实践证明,实事求是地进行输导,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增加政治理论教育的可信度。"

最后,不回避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政治理论可信度的关键。青年学生认识能力、鉴别是非能力尚差,且易于偏激,可塑性强。当他们面对一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比较敏感的政治热点问题,而我们又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和充分论证时,便会因困惑而导致消极心理,产生偏见与错误认识。比如,韩国和朝鲜人民共和国相比,为什么前者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高于后者?大陆和台湾比较,为什么后者经济发展快于前者·倘若我们的政治理论课不能恰当地处理好这类问题,学生便会轻易地得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结论。对这些热点问题应当迎“刃”而上。对上述疑问,教育者要充分肯定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在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积极作用,同时联系各国各地区的不同国情、区情,从地理、历史和人文等诸多非制度性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台湾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快于大陆,一是起点高,二是国民党在逃跑时掠走大批金银用于台湾建设,三是台湾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四是有超级大国支持。同时,与大陆三年自然灾害、十年动乱、极左路线长期干扰等相联系,使青年学生产生对比,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明确党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从而信服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列宁曾经说过: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理论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生活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国际国内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青年学生绝不仅仅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他们渴望打开门户看世界,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博学多识,了解掌握最新信息,融汇于教育过程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印证中,使青年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性,

(二)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要始终突出爱国主义

江泽民同志说:“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因此,在政治理论教育中,第一,要突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维护国家主权。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工作者对提高以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把民族有没有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同国家的独立、强大紧密相连,同教材相结合,无论是讲我们国家的职能,还是讲“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无论是讲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还是讲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等,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第二,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教学,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在政治理论教育中,我们要运用历史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在中国神圣领土上的烧杀掠夺,为所欲为,懂得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我们的国家独立富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不能只讲解大道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必须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青年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奋斗,从而实现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景定格
一瓶水
学练跆拳道
我喜欢的水果
弯道超越
秋雨
桂花
生命,在母爱中放歌!
摘樱桃
观猴
心情日记
彩酷和彩裤
开心的星期天
我是小小神枪手
一个吃饭休闲的好地方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及其现代化转型
电信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证实研究(1)
论国外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对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启示
关于对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体育教学模式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变量控勃策略教学例谈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探微
论英国呢绒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化的启动(1)
新的国土开发格局下西北城市发展态势(1)
医院影像检验配送行业结构分析
循环经济的哲学分析(1)
浅谈中国企业国际化中的金融风险管理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分析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十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四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
《比尾巴》第一课时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一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三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八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六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七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