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7
浅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就业心理
[论文摘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率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通过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可以保证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就业率是高职发展的着力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就业经费投入偏低,就业工作指导服务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指导就业的方法单一,学生的就业工作处在被动应付状态。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各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以营造学校招生就业工作“进口顺,出口旺”的大好局面。以下是我院的有关经验和做法。
一、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养
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业化、专家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是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条件。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健全了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学院主管院领导直接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工作,学院就业办公室负责就业指导工作具体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每个系设立由系主任为组长的就业工作小组,具体指导本系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每个专业团队的负责人、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所在专业、班级的就业指导,形成遍布每个班级的就业指导工作网络,能够全天候地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个性化系列化、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使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都在95%以上。
目前,高职院校的一些就业指导人员由非专业人员担任,而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普遍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档案、户口转移、鉴定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办理报到证等繁琐的工作上,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也以择业、面试技巧、推荐学生就业为主,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作为一名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至少要具有以下几项基本的能力: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团体的咨询技巧及分析能力等。根据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统一培训教材《职业指导应用基础》的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应该掌握职业态度、行为规范、职业指导与职业心理、素质测评、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政策与法规、计算机操作及基础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就要切实从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抓起。我院高度重视各级就业指导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分批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厅举办的就业指导培训班,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并考取职业指导师证。同时,规定就业指导人员每年必须定点定期到企业及用人单位进行锻炼和学习,广交朋友,了解社会需求,收集就业信息,为建立学院就业信息库提供数据和信息。
二、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抓起,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
目前,一些院校仍然认为毕业生就业只是最后一个学期的事情,并将就业指导工作安排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年,称其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只针对应届毕业生,与非毕业班学生无关。这种阶段性的就业指导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
对于刚经历过高考的大一新生来说,升学竞争已经不再是眼前的头等大事,取而代之的将是三年以后的就业竞争压力。但是,大学新生刚刚从高考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思想上容易松懈,产生放松学习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让学生紧绷就业这根弦,端正学习态度,把“兴奋期一困惑期一调整期一稳定期”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帮助新生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这个时期,学校可以以多媒体专题讲座、现场演示及新老同学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专业教育,帮助新生培养学习兴趣,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发新生的求知欲。专业教育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本专业发展前景、经济发展对本专业的市场需求情况、本专业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与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本院本专业的教学条件和办学实力、本专业的能力构成及开设课程、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等。通过专业教育,使新生对所学专业、大学期间发展方向、职业定位等基本上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制定自己切合实际的大学生活发展规划。"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心理压力的冲击,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调整就业心态,为顺利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应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要妥善解决好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高职院校应从第三学期开始,由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聘请用人单位有关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知名校友担任就业指导顾问,为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在讲授、咨询、答疑中,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明确职业意向,掌握一些面试的技巧。
2.适当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和意识,改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教师自身也缺乏创业经历,在为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时容易纸上谈兵,因此,高校应通过聘请政府相关部门专家、企业家等来做专业指导,而不是单纯依靠学校教师进行创业知识讲授。
3.充分发挥“两课”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树立全新的职业发展观念和职业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做贡献,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尤其在指导学生择业时,应教育学生不能只考虑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工作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长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4.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作用,建立就业心理教育长效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高职院校应制订完整、系统的培养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在就业心理教育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爱、自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在学生求职遭受挫折,产生自卑、挫败感,甚至完全丧失信心时,应通过学——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及时反馈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控。
四、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就业教育始终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职业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我院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利用假期组织部分学生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并要求学生制定职业规划,逐年充实和完善,为毕业后就业和创业打好基础。
由于高职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普遍在第五、第六学期送学生到各行业标杆企业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拥有两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接受学校的管理,同时也是企业的员工,要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在企业工作,向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请教学习,不仅能学习到操作技能,还对技术模范工人的职业素质耳濡目染,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可以说,这一学年是高职学生“预就业”阶段,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切实提高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过新年
- 包粽子
- 游儿童公园
- 我帮爸爸戒可乐
- 卷春卷
- 隔墙猜物
- 中心公园
- 一件有趣的事
- 小猪打针
- 都是烟头惹的祸
- 放烟花
- 洗袜子
- 同学柴云云
- 买电视机
- 我爱看书
- 浅说集体合同的类型(1)论文
- 学习化环境和师资培训-
- 设计汽车自动清洗装置的PLC梯形图控制课题及程序
- 试论工伤事故中的人身损害赔偿(1)论文
-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 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工业自动化改造的应用
- 仲裁独立势在必行 法律保障必不可少(1)论文
- 西门子PLC在450m3炼铁高炉中的应用
- ASP.NET的网站新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民工荒”带给我们的惊喜(1)论文
-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课题集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 PLC输入/输出点的合理使用及扩展方法
-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是否应支付生活补助费?(1)论文
- 互动的变革—探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教与学方式
- 宋耀如的传奇生涯
- 落实字词教学 紧抓基础知识──听《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 尊重他人 尊重劳动──宋庆龄在最后的日子里
- 孩子诚实要培养
- 公开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 《我不能失信》学法指导
- 宋庆龄与孙中山
- 宋庆龄墓
- 机智勇敢的宋庆龄
- 宋庆龄和她的女佣
-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与少年儿童
- 一次失败的教学实践让我懂得了新课程的真正意义──《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启示谈
- 宋庆龄生平简介
- 《我不能失信》参考资料
- 《我不能失信》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