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4
让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评价既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正面评价,营造自由、安全的氛围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对儿童的独特想法不进行批评与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课堂评价对营造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至关重要。
如教学苏教版第一册“几和第几”中“想想做做”第2题:小女孩住在楼房的第几层?大多数学生认为小女孩住在第四层,我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学生说第二层(从上往下数)。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不对,小女孩住在第三层。”“因为最下面一层是车库,不住人的,去掉车库,他不就在第三层。”我恍然大悟。又一生起来:“最下面一层不是车库,我家住的那幢楼底下也住人。”又一学生站起来:“我家住的那幢楼最下面一层是车库,去掉车库数,我家住在第三层,我家的门牌号是“305”“305”中的“3”表示第三层,所以我也认为小女孩住在第三层。”能结合自己家的门牌号来说,真了不起!通过了解,认为小女孩住在第三层的居然还有好几人。刚入学的孩子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能说出理由来让别人认可他们的想法,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我真庆幸当时能冷静地处理,通过这件事,同学们上课参与学习更主动了,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更多了。
课堂中经常采用正面评价,对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是错误想法不直接批评,而是耐心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达成共识,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创设了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没有胆怯,也没有对教师的依赖,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真正实现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
二、即时评价,发挥引导、激励的功能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就是要使学生有发展的需要和动机,有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评价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及获取的体验和进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课堂上的即时评价内容很广,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教师要及时捕捉,教师的评价应成为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艺术。课堂评价不能经常停留在“很好”“真聪明”等肯定层面上,应该注意使用恰当的评语,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既要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指引方向。赏识某一学生思维的火花,就点燃了其他学生思维的火炬。肯定了某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树立起了一个学习的榜样。适时进行肯定与表扬,能调动其本人与班级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评价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丰富得体的评价语,还应采用各种体态语,如跷起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目光的交流等等,都可以明确地表达这样的信息:“我欣赏你!”“请继续讲下去!”。
三、多元评价,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
以往的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者居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在被动的被审视与被选择的地位,使评价失去了真实性和全面性。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份学生成长记录袋,让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评价。在成长记录袋中,我设计了“说说我自己”(学生自评)“小伙伴眼中的我”(同伴评价)“爸爸妈妈对我说”(家长评价)“教师评议卡”(教师评价)四个栏目,使评价变封闭、神秘为开放、民主,让学生、家长、教师有自评权、参与权和建议权,师生可获得来自多方面的评价信息,以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与学,促进教学的同步发展。
多主体参与评价不仅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而且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反思和改进,同时加强了师生、同伴、亲子的互动和联系。实践证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完全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鱼船游起来了
- 夏的一片蓝
- 一千年后的世界
- 夏令营日记
- 速效亲情感认剂说明书
- 北京海洋馆一日游
- 一家三条“虫”
- 五十元的故事
- 天苍苍野茫茫
- 参观成吉思汗庙
- 开心生日会
- 乡音——《回乡偶书》改写
- 我的暑假生活
- 制作“摩天轮”
-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问题探讨
- 电算化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西方企业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我国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策略研究
- 论国有商业银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
- 试论反腐败审计
- 关于物资采购审计微机管理
- 商业银行的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1)论文
- 国际审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 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主体定位对国家审计的影响
- 计算机舞弊审计的新思考
- 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运用计算机技术审计失业保险的方法
-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理论分析
- 从IT审计师谈我国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有关资料
- 《伟大的悲剧》美点探视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
- 《鲁滨孙漂流记》内容提要
- 真实的鲁滨孙很粗野
-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
-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
-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
-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
- 我教《伟大的悲剧》的课堂意外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