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

"

论文关键词:网络资源;教育教学;地理教师

论文摘要:在信息社会,各个行业都在试图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从而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其中,地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了许多方面,而有了网络的支持,地理教师就能够获得巨大的信息支持,使得教师和信息社会有机结合。这些信息中有很多与我们的教学有关,能否获取并筛选、处理这些信息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网络给了我们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利用好这个平台,提高教师使用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信息社会,各个行业都在试图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并为自己的工作服务,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地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了网络的支持,地理教师就能够获得巨大的信息支持,从教学资源上、从知识补充上、从最新的考试信息等方面都能够帮助教师,使得教师和信息社会有机结合,使教师能够在视野上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走在时代的前沿,从动态上紧跟不断变化的世界,特别是人文地理世界。这些信息中有很多与我们的教学有关,能否获取和筛选、处理这些信息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网络给了我们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利用好这个平台,提高教师使用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

二、网络中的地理资源信息

互联网上提供的可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的网站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资源型的,另一类是教学型的。[1] 所谓资源型网站是和地理教学内容中各类知识点相关的信息网站。教学型网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有直接关系,它提供有关教科书、教学参考、习题练习、教案设计等地理教学内容。地理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前者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庞杂博大,所有可以为地理学习知识点提供参考和借鉴的都属于此种类型,它们并不为地理教学所专用。网站共同要素包括地理时事新闻报道、教案、资源库、试题课件、本地科研课题及成果展示。

网络信息资源有很多优势。信息的储量大,储存方便,通过信箱储藏和网络硬盘的储藏,可以更新和节省资源空间。这些可以克服纸质的信息资源常常容易被丢失和丢弃的现象。网络里信息的更新非常快捷,比如在高考之后的高考试题会迅速地在网络中出现和传播,显示了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快,使我们能够快捷和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网络中常常有人们在现实中很难获得的资源。像人教出版社网站在网络里面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配合教材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在现实中教师很难获得的教学资源在这里就非常容易获得,里面有试题、有教学建议、有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还为地理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发表建议和意见的平台,出版社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支持来提高所出版教材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对于考试和高考有导向作用的信息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教师要经常从网络中予以重视和关注。最新的考试纲要、考试动向和学习指导等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和指导作用,需要教师从网络中经常查询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及其努力方向具有指导作用。

三、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教师对于信息社会的不适应

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对于网络存在陌生现象,有的教师家庭里面没有通网络,而单位的网络资源又不能够满足需求。网络是需要经常摸索和习惯的,没有经常的接触,就不可能熟悉。有的教师不会上网,不会运用网络查找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不会申请和利用电子信箱,不会在线聊天。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于网络有排斥心理,认识不到信息对于人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作用。缺乏网络支持的教师还是依靠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来获取信息,依靠数量有限的纸质教学辅导材料,不会获取和使用电子版本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视野狭窄,影响新课程标准教学工作的进行。

2.教师在时间上的困难

教师一般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没有很多时间进行网络中地理资源的查找,只能利用夜间或者其他休息时间来寻找地理教学方面的网络资源。这样就使地理教师的网络教学和其他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查找时间相矛盾,而同类教师查找的网络地理资源有时候还常常雷同,导致重复劳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3.网络信息和资源的有限性

不是所有的信息和资源都能在网络里面直接找到。例如,中国地图出版社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就无法在网络里面搜索和下载到,这就需要教师在获得教学资源的时候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比如通过出版社、书店购买纸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

4.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条件资源限制

学校这方面条件可能满足不了教师对于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特别是缺乏网络地理资源信息的整合,导致教师常常独立寻找资源和处理资源;教育管理部门缺乏相关的网络条件、资源库,常常是网站比较单调,缺乏教育教学资源信息。

四、需要采取的措施

1.提高教师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学校可以采取目前比较流行的办法,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自学的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请专家开讲座,请同行的教师互相帮助,配合个人的努力自学,尽快适应信息社会对教师素质的需求。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培训使教师获取地理教学信息的能力,教师也需要经常关注地理科目和相关科目的信息变化,大量储存地理教学信息资源,筛选和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教师要建立自己的资源库。网络具有储藏资源的作用,把试题、教学设计或其他教学资源储藏起来,通过网络的储藏,建立自己的资源库,集中在自己的博客或者电子信箱里面,在需要的时候调出来使用。根据资料的性质进行归类,按照类别来储藏,在以后需要的时候也按照类别查找和下载使用。

2.多进行网络交流,学会使用网络的各种功能

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师可以建立地理博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感想和教学材料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交往地理界的朋友,坐在计算机前面就知道外地的地理教师是怎样工作的。可以通过地理群直接在线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询问地理问题,寻求在线网友的回答,甚至可以通过视频进行交流,达到以地理会网友的目的。课改就是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与国家发展和地理相关的热点信息也是地理教师要经常了解的信息,也是地理界学者比较关注或者对考试有一定导向的内容,教学必然要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这是新课标的期望,也是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需要。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会在交流过程中逐步提高。

地理教师要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邮件、邮件列表、新闻组等Internet工具与其他教师就作业、任务和信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能够掌握和熟练使用Internet浏览器、电子邮件、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和报纸索引、全文电子资源的功用;利用Web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目录等,从多种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学会利用FTP进行资源下载和上传数据、文档,利用电子表格的数据库统计数据;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地搜集和选择各种地理信息;能熟练地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电子表格、Web网页制作工具等来创建文档、图像、图表、Web网页,以进行信息集成;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信息获取和采访、观察、实验、问卷调查、图书馆和光盘的利用等信息搜集的方法,培养信息运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

3.同科教师的资源加强共享和交流

对于相同科目的教师,因为教学的相似性而需求资源相似,所以查找的资源也类似,这样,为了避免工作的重复,教师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互助合作的氛围,共同促进本学科教学工作的提高。这样可以通过分工的方式查找和筛选整合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时间,形成合力。

4.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尽力为教师提供支持

学校尽力为教师提供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提供相关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服务系统,促使教师尽快熟悉网络和熟练处理网络教学信息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对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教育管理机关需要建立能够进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适应教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5.网络资源同其他资源的配合

教学资源想完全通过网络获得是不现实的,现实中的纸质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获得也是必须的,要共同配合,达到各种资源的完美结合,共同支持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五、结语

新课改的到来和信息化社会是我们教师必须面临的新的课题,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适应新课标教学工作的要求,需要教师、教师群体、学校和管理机关共同努力,达到信息社会与新课改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2]张青祥.网络环境下地理研究性学习目标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

(6): 57-5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考试以后
外婆家的楼顶“花园”
小鸡劝架
我最害怕的魔鬼
我的伙伴
好玩的“老硬先生”
石子
小猪照镜子
一位陌生的商人
太阳
一件小事
我的好朋友
月亮
各喝一半
家乡的榨菜
论也谈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关于学生会文化建设的思考
谈论科学发展观与人事考试工作创新
浅谈民办学校学生管理之我见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策略
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浅论数学内容的严谨性
论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审视学校德育的缺失
论“陌生化”理论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论我国新课程推广的策略、反思与展望
浅论图书馆社会职能再认识
妙语应对课堂非正常事件
论《论语》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品质
论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资源整合探析
读中学说──《草船借箭》口语交际训练例谈
《草船借箭》一文教学后的课后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与反思
《景阳冈》相关链接
挖掘学生潜能的尝试──《草船借箭》随笔
《草船借箭》课后小结
辐射·归纳·寻味──霍懋征《草船借箭》收课艺术
通过《草船借箭》案例分析揭示启发式教学的误区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借船”的诸葛亮聪明吗?──一节研讨课的收获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与反思
《景阳冈》相关知识
听赵伟伟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