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9
浅析如何利用现实教材教学新知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眼中的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课堂上教学新知时的一些简单做法。
一、 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觉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这样就会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安排了这样的一段录像 :一只小猴开着一辆正方形车轮的小汽车 ,一只小狗开着一辆椭圆形的小车,一只小熊开着一辆圆形车轮的汽车……同学们看了录像后,笑得前俯后仰,我趁势问大家:笑什么?你们平时坐什么样轮子的车,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看汽车的圆形轮子这一生活现象,顺利导人“圆的认识”的新课,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究过程中来。由此可见,通过借助学生熟知的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高度抽象 、概括的学科,而小学生的生活实践比较缺乏,对于很多的数学概念,他们的感觉往往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实际生活,通过观察实践,借助感官刺激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搞清楚相向、相背、相遇这些抽象的概念,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演练,同时再用多媒体模拟演示 ,画出线段图,促进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明白已知条件和问题间的数量关系。这样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 ,利用这一情境,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鲜明的动态表象,从而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现实中的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以后要及时巩固,这样才能牢固掌握新知并熟练地进行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并进行练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的培养。
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后,我要求学生准备纸和笔,进行写百分数的比赛,然后确定杨晔同学所写个数作为标准,把 自己所写的个数与杨哗的个数进行比较,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在这节课将要结束时,要求学生用百分数说一句话,学生将他们经过的事情、现象纷纷用含用百分数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的题 目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学习数学,而是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数学知识。
四、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 ,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在教学时往往脱离实际,进行机械、重复的解题训练,而不是注重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新课标指出: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 El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学生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时,我就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比如教学 了“利息”以后,我要求学生到银行把零用钱存起来,并算算到期后自己共可取多少钱;在教学了元、角、分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学生互相装扮成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游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元 、角、分之间的兑换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 ,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与五十年后的我面对面
- 难忘2009
- 快快乐乐过新年
- 快乐的早上
- 医院里的故事
- 我与书的故事
- 有趣的运动会
- 宽容是一种美德
- 祖国,我爱你
- 巨大的“流星雨”
- 春天来了
- 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
- 辉煌共和国
- 乐读记
- 春天的山
- 试析职业活动导向的文学课程体系探究
- 关于“工学结合”视野下高职德育目标与内容的建构
- 关于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为范式研究
- 试析高职生职业生涯构想与计划
- 对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
- 关于兼备企业背景的职业院校教学名师成长个案研究
- 关于定量分析法在高职教学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 关于政策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影响
- 关于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 关于国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机制探析
- 试论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点的选择与应用
- 关于新一轮职教改革的表里和宣示
- 试析创新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的“质疑—互动式”教学
- 试析从前元庄实验学校的办学谈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 试论“学习领域”对职业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 《羚羊木雕》学法引导
- 《羚羊木雕》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羚羊木雕》课标解读
-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 《羚羊木雕》写作技法
- 《羚羊木雕》重难点突破
- 《羚羊木雕》课文鉴赏──深邃的立意美
- 《羚羊木雕》课文简析
- 《羚羊木雕》学法指导
- 《羚羊木雕》典题例析
- 《羚羊木雕》人物描写
-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 《羚羊木雕》课文导读
- 《羚羊木雕》课文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