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浅析《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3

浅析《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

论文关键词: 《科学》课堂 隐性课程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的探讨,提出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深化隐性课程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为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提供指导策略。

一、引言

我国新世纪《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不仅把“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提出“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的重要目标[2]。《科学》课程的实施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对科学教师也是一大挑战,这也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而且要求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态度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难以通过直接的书本知识达成,大多数体现在科学教师的教语教态、课堂布置、学生的相互学习之中。探讨科学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有助于科学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更好地达成《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目标。

二、《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教学策略简析

在《科学》课堂中,良好的教室环境布置、共同学习科学的氛围、科学教师积极的引导都能促进班里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课程学习中,从而通过科学探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识。笔者通过走访认识到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感染、潜移默化、暗示、认同、模仿等方式发挥教育作用。在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科学教学中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有多种策略,如创设《科学》课堂真实教学情景策略、培养学生形成现代科学理念策略、营造学生自主式科学探究氛围策略等。而营造学生自主式科学探究氛围策略则又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课堂中的隐性课程是以潜移默化、非显现的方式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也把《科学》课堂中的隐性课程称为“无声之教”。教师应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自然的活动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探索解决自身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在《科学》课堂内外所习得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及科学过程与方法,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而这一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便会成为未来学生终生受用的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创新。

从笔者对某中学科学课堂的实际调查中,可以发现营造自主探究式氛围策略是如何进行隐性课程教授的:

教师在复习制乙烯的实验时问:“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

很多学生脱口而出:“防止暴沸。” "

一个学生忽然大声问道:“为什么加碎瓷片就可以防止暴沸呢,加其它物质可不可以呢?”

教师惊讶,反问学生:“有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该教师发现实验中一个小小的举动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于是将这一疑问的解决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

一个星期以后,笔者再一次进入他们的课堂,记录他们的探究结果。

第一组的学生探究发现:水在冷冻过程中没有外界的扰动,那么每个水分子周围的情况相同,在0℃时没有哪些分子会率先结冰;又因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很低,于是水的温度继续降低,成为过冷的水。在用力摇晃或磕瓶子的过程中,水分子受强烈震动或外部挤压,有些率先结冰,由于水的温度已经远低于0℃,所以瓶中的水分子会以它们为中心迅速结冰。

第二组学生发现:液体中的气泡在沸腾过程中起着汽化核的作用,如果液体中缺少了气泡,就发生了温度达到并超过了沸点,也不会沸腾,形成了过热液体。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就会暴沸。暴沸的结果是使液体的温度回到沸点,暴沸有时是危险的,应当增加液体中的气泡。

这时教师补充道:“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的原理与加入杂质相同,主要是通过孔隙凝聚水蒸汽,使成为气泡浮出,防止爆沸。”

为了让学生增加生活中的常识,教师提醒学生们水绝对不能在微波炉中单独加热,如果要用这种方法加热水,杯子里应该放些东西,例如:木制的搅伴棒或茶包等东西,来帮助扩散能量,无论如何,将水放在茶壶内烹煮是较安全的加热方式。

这两堂课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与暴沸的相关知识,更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自主进行探索学习,在课堂中形成了自主学习氛围。此种氛围有利于创设隐性课程的学习,在学生的后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有机结合。如果缺乏有意识的个体,面对有利于素质提高的环境与氛围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氛围,构建科学环境网络,以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内化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2][3]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朵小花
我的理想
美丽的植物园
春之润
幸 福
坚持未必胜利
送姐姐去火车站
我与music的不解之缘
石塘人家
痛苦里开花
难忘的运动会
我长大了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我爱校园的花坛
述职报告(中学教师)
述职报告(学生干部)
述职报告(质监局)
税务局主任述职报告
耳鼻咽喉科主任述职报告
中学副校长述职报告
电大副校长年度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模板2
年度个人述职报告(团队负责人)
述述职报告表
教师本人述职报告
XX年年度述职报告(学院教员)
述职报告(小学校长)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提纲
申请中级职称述职报告
试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浅关于电子信息行业的4P营销策略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的作用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与文化脱节问题研究
由文化导入谈对外汉语专业汉语教学改革
试述国内语言学研究中对索绪尔语言观的一些阐释
浅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浅论邓小平与“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开创
关于新世纪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再研究
浅谈江泽民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市场营销学项目教学法浅析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二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一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三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二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一
《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九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桂林山水》板书创意
《桂林山水》自主性练习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十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