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对待生成性教学资源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对待生成性教学资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对待生成性教学资源

"

论文关键词: 科学教学 生成性教学资源 处理

论文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资源,教师必须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了探讨。

所谓预成性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就已存在和形成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师的预设性资源和学生的携带式资源。“预设性资源”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开展教学活动而准备的一切教学资源,包括课本、教案、教参、练习册等。“携带式资源”是指学生进入课堂之前自身就已存在但未表现出来的各种资源,如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风格等。无论是预设性资源还是携带式资源,都是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业已存在的教学资源。生成性资源与此不同。所谓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行进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例如: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

理想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之处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理所当然就被当成了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却往往会稍逝。那么,在科学教学中面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一、抓住契机,促进“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生成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从宏观课程的观点看,课堂中的各种因素:教师本人、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都可看作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当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真情互动时,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时,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就可以催发、生成许多教学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加以利用,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液体内部的压强”这堂课的教学中,需要使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压强计由U形管,金属盒,以及连接两者的橡皮管组成,课前有个调皮的学生由于好奇把连接U形管的橡皮管拔了下来,结果在课堂演示时引起学生一阵大笑。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我本想发火,但突然一个主意在头脑中闪过,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教学思路: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

“两边液面在同一高度。”学生大声回答。

“很好,这就是我们使用压强计之前应该做的,为观察的方便,要先将两侧的液面调到同一高度。那么,我们现在要将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为使连接顺利,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沉思片刻,有学生回答:“把U形管一端用水湿润,然后插到橡皮管里。”

我按此操作,很快解决问题了。

“这样做有什么科学根据?”

“用水润湿,可以减少摩擦。”

“减少什么摩擦?”

“滑动摩擦。”

这样一来,不仅很快化解了课堂的尴尬局面,而且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和巩固了知识。因此,对于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敏锐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

二、扬沙拣金,对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性提炼

教师在积极诱导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同时,必须加强引导,及时调控,充分发挥教师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为“生成性资源”定向导航。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获取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师不能随波逐流,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要在课堂上不断锤炼,炼就出一身扬沙拣金的真功夫,使学生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例如在电功和电功率的复习课上,我举了这样一个练习题: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逐渐向B移动。

根据以上条件,你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能解答提出的问题吗?

问题刚一提出,学生就在下面讨论开了。

生1:滑动变阻器接道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如何变化?

逐渐变小。

生2: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如何变化?

逐渐变大。

生3: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又如何变化呢?

逐渐变小。

……

师:大家提的问题都可以,八年级的电学学得真不错,但这些问题与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有点距离,显得不够“档次”,可以提几个九年级的问题吗?

生4: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呢?

由于流过R1的电流逐渐变大,因此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着增大,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可知,它消耗的电功率逐渐变大。

……

师:很好,同学们所提的这几个问题紧扣本堂课的知识点,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提得很有价值,几乎涵盖了电功和电功率的一半题型。有的问题我们很快能发现答案,有的也可以到课外再去讨论,我们下节课再进行课堂交流。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教师适时进行调整,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使课堂教学向着纵横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虽层出不穷,然而并不都是有效的资源,这需要教师慧眼识金、果断取舍,让有价值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趁热打铁,对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拓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自然规律,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课本只是一个窗口,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必须凭借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引导学生有机地扩充延伸,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闻,培养他们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之后,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给出了一道讨论题:我们已经知道了金属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

生1:可以先让这三种金属样品与稀盐酸反应,不会反应的铜理所当然就是活动性最差的,对于两种能够反应的金属,需要比较它们产生气体的快慢,产生气体较快的金属铝就比产生气体较慢的铁活泼,由此就能验证。

生2:可以考虑先让铁和硝酸铜溶液反应,反应能够进行,表明铁比铜活泼;同样的思路,再让铝和硝酸铁溶液反应,反应能够进行,表明铝比铁活泼。

师:那如果反应不能进行,又能说明什么呢?

马上有学生回答:当然是前者不如后者活泼了。

师:回答很好,还有新的主意吗?

生3:我把他的思路倒过来,先让铜和硝酸铁反应,反应不能进行,表示铜不如铁活泼,紧接着,再让铁和硝酸铝反应,反应又无法进行,表示铁不如铝活泼。

生4:我可以不用两种溶液,而是拿铝和铜分别与硝酸铁溶液反应,铜不会反应,表明活动性不如铁;铝会反应,表示铝比铁活泼,这样就可以了。

生5:我把前面这位同学的想法倒过来:用铁分别和硝酸铜溶液、硝酸铝溶液反应,前者能够进行,表明铁比铜活泼;后者不会反应,表明铁不如铝活泼。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动态生成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念调控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应学生而变,应临场实际情况而变,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案,通过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教学进程,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惠共享,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郜凤.我们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

[2]李祎.生成性教学资源调查研究——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

[3]陈华忠.如何把握生成性教学资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姚江月色
由“绰号”引起的一场风波
仙人掌
关于罪犯消失那天庆贺仪式的设计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
还鸟儿一个家
争做合格的“五小”公民
打苍蝇
我喜爱的一本书
放风筝
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姥爷说声,谢谢
木棉
当班长的滋味
创新教研和开创教育新局面的研究
谈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
论信息传播对社会危机的控制
浅议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关注奥运的绿色细节
论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活动的动力
关于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探析
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机制
论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论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
浅论陕西省竞技体操历史发展的研究
关于风险传播的悖论
论危机传播中的“回飞镖效应”及其应对
《索溪峪的“野”》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用自己的方式行走于“草虫的村落”
《草虫的村落》教学案例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体悟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草虫的村落》教学有感
《草虫的村落》教学杂谈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虫眼看世界──《草虫的村落》教学有感
“野”性十足的索溪水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实录
《索溪峪的“野”》相关链接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