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谈论如何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方法
"
[论文关键词]初一学生 数学学习 学习方法
[论文摘要]初一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因此,教师要从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上、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是要有一个时期的过度期,因为小学时接触的数学全都是以数字为主,但到中学以后就是代数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转变,即内容拓宽、知识深化,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许多学生适应不了这种转变,必将影响学习成绩。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1.培养预习方法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小学不习惯预习,初中学生预习很重要,指导学生应,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要有目的地去预习,使学生有的放矢。
2.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
(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尤其数学根本不做笔记,时间长了脑子一片空白,因此,数学课也要做好笔记:
(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2)记要点、知识体系、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记小结时,教师用一些提纲或表格,当堂记着知识要点。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
对新生讲清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2.交流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从而教师也了解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相互适应。再说学生们也互相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可能部分后进生跟不上大家,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既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开始要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嫉妒不如超越
- 我喜欢的一本书
- 贪婪的猫
- 《飞翔的教室》读后感
- 把幸福送给他——小俊
- 我的妈妈
- 沙堆是一粒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点积累的
- 第一次吃西餐
-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 勇气的力量
- 父爱如山
- 假如我是一条龙
- Keep water Resources(保持水的资源)
- 我们班近视情况的调查
- 当世界上只剩下一滴水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启示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3)刑法论文(1)
- 从清明节看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后现代化缺憾
- 清明节旅游文化传承导向研究
- 漫话清明节
- 刍议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等
-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 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的作用(3)刑法论文(1)
- 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山西介休县绵山
-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刑法论文(1)
-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4)刑法论文(1)
- 江浙地区清明节习俗之清明果起源探究
- 论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及其立法完善论文刑法论文(1)
- 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传承关东民俗风情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之二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三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一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之二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 《穷人》教学设计之二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三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之一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二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一
- 《詹天佑》教学设计之一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