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新农村建设:陶行知乡村建设思想的启示

论新农村建设:陶行知乡村建设思想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论新农村建设:陶行知乡村建设思想的启示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陶行知;启示

论文摘要:陶行知是20世纪我国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先驱。他强调乡村建设要坚持“民为邦本”的理念,塑造“共和新民”,发扬“农民民主”、对农民进行“科学与生利教育”、采用“创新与试验”的方式,建设一支“服务型”的领导队伍,积极“缩减城乡教育差异”等思想,这对于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大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组织建设。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培养文明农民、发扬农民民主、提高农村干部管理水平、平衡城乡发展差异等建设富裕、文明、整洁、和谐的新农村。陶行知作为20世纪我国著名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先驱,为乡村建设,为平民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形成了许多乡村建设理论。

启示一:新农村建设是共和国长治久安的基石 陶行知认为,人民是共和的根本,乡村建设是巩固共和政治的基石。他在《共和精义》一文中说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惟共则固,共而能和则固。”他认为:“吾国民主告成,以迄于今,生民之涂炭,产业之凋敝,干戈之连续,经济之衰颓,外患之濒临。”…其原因就在于人民与共和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共和既不能做人民水深火热之救主,人民之弃共和犹矿工之弃金也。他认为,真正的“共和主义,视人民为社会之主权。群之良窳,惟民是视。民苟愚劣,社会绝对不能兴盛”,并指出“国民程度不足,共和之险象也”。他坚持“个人为社会所生,社会为个人而立,实共和主义之两元”的主张。他坚信,社会欲求兴盛,必负改良农村与农人之责,只有这样,才可能达成“民智日进,自觉心生,人民相处日久,互爱心生的共和政治”…。在实践中,陶行知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与责任心,积极投入到民主共和的建设之中,从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直至社会大学等,他所建立的各式乡村学校都是民主共和之缩影。他的意图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共和新民,实现民族富强与国家振兴。

启示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塑造真、善、美的“新农民” 既然民为邦本,那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共和新民呢?陶行知认为,乡村建设必须塑造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新式农人。陶行知说:“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他指出,旧中国农村之贫,贫于伪君子之盛,“综天下而论,伪君子惟吾国为最多,统古今而论,伪君子惟今世为最盛,吾国之贫,贫于此也,吾国之弱,弱于此也”,并发出“呜呼,真人不出,如苍生何?”…的感慨,鉴于此,他说:“政治之良否,视乎社会之风俗,风俗之厚薄,视乎人民之道德。”“做真人”是陶行知一贯奉行的人生准则,他在《伪君子》一文中说:“为人须为真人,毋为假人,一家行之而家声伪,一国行之而国声伪。”…后来,随着他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善,进一步明确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认为这才是亲民、爱民、为民谋福的根本。关于“做善人”,陶行知指出:“种种恶念、恶言、恶行,譬如昨日死;种种善念、善行、善言,譬如今日生。”…针对当时农人存在的一些陋习,他说:“吃鸦片要改良,赌博要改良,打人骂人要改良,偷人东西要改良,不清洁要改良。”“要成为一个好人,人人必须洗心革面,一刷污俗。”…同时,陶行知不止一次提到美育的概念。他把建设优美的环境看作陶冶人的精神状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提倡过艺术的生活,用美术的精神改造学校、改造社会。总之,在乡村建设事业上,他认为我们“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启示三:新农村建设应该以农民为主体 在乡村建设中,应该以谁为主体呢?陶行知说:“国事之坏,坏在被动的民意,而没有主动的民意,主动的民意,就是人民自己出的主意,我们应当发表主动的民意,我们应当努力去做主动的国民。”他认为,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必须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担负这个伟大的责任。如何实现让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承担乡村建设的责任呢?他认为要让农民“自治”、“出头”。他说:“我们帮助老百姓在民主的组织中学习民主,学习管理众人的事,学习怎样做中华民国的主人。”民主教育就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他认为“自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他说:“人民之自治以谋人民之福利,实共和政治之圭臬焉。”“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陶行知认为,我们要想中国活起来,就得要在农业上安根。农民要“在立脚点上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主人教育,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

启示四:新农村建设要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农村领导队伍 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领导干部的作用。陶行知十分强调领导在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说:“有了好的县长,乡村教育一年可以干出十年的成绩,没有好的县长,十年做不出一年的事业,培养两千位好县长,中国乡村教育,不,中国的建设,可算是干成一大半了。”他认为,为达此目的,首先要杜绝领导的“官僚化”作风,领导“要替农人做事,就得和农民打成一片,不然,农民就怕你,什么真心话也不同你说”。他坚持农村建设的“二亲原则”,其一就是“与人民亲近是‘做人’的第一步”,他强调“同民众一同干”,“惟独加人民众当中做一份子和他们一同起劲地干,才是最有效的民众活动”。陶行知十分强调要做好农村的服务工作,要与老百姓做朋友,朋友间要互相服务,我们要叫老百姓教导我们如何为他们服务,我们要钻进老百姓的队伍里去和老百姓共患难,彻底知道老百姓所要除的是什么痛苦,所要造的是什么幸福。他说:“工学团是为农人服务,帮助农人解除痛苦,帮助农人增进幸福。这是从晓庄到这里一贯的方针。”陶行知认为作为领导者不但要有服务的精神,更应该采取民主的工作方式,他说:“在中国几乎每一个有权的人是一个独裁,自主席以至于保甲长都免不了有独裁的作风。”他以自己作为例子说:“就是我这个区区的校长也不是例外,常常不知不觉地独断独行,违反了民主的精神。”他认为,民主应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不但老百姓要学习民主,大大小小的领导们都得学习民主。“要承认个人的尊严,便不能随便侵犯别人的基本自由,采用协商批评之方法便须放弃‘我即是’,‘朕即真理’的观念。”陶行知还强调领导者一定要虚心,必须“虚心下问,集思广益;实行共同创造,便须放弃少数人包办之倾向。”他曾诚恳地说:“随时随地愿听逆耳之言,和颜悦色地欢迎干部和别人的批评,有事先商量而后行都很重要。”总之,作为乡村建设的领导就要像他诗中描述的那样:“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人民领导者,拜人民为老师。”

启示五:新农村建设应采取“创新”与“试验”方法 在乡村建设的具体方式上,陶行知强调一定要采取创新与试验的方法。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在《因循篇》中着力批判了因循守旧的陋习,他认为,因循主要原于畏、原于惰、原于自满、原于自私、原于宴安,因而失时宜、长惰、伤名誉、防他人进步、引他人因循。因此,他告诫大家,自警警人,务期易怯为勇,易惰为勤,易自满为不足,易自私为利人,易宴安为忧劳,使国人共跻于勇为之士,则吾辈所为可放释之责任也,则吾国虽弱且贫,其前途必有光荣之希望。…他认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强调创新的同时,陶行知非常重视试验的办法,他说:“试验虽不必皆有发明,然发明必资乎试验,人禽之分,在试验之有无,文野之别,在试验之深浅。”…在《全民教育》一文中,他提出要鼓励人民的创造精神,资助地方试验。-2’同时,他提醒我们,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创新与试验方式要坚持“大同与大不同”,他说:“晓庄不但是不要把个个学生造成一模一样,并且也不愿他们出去照样画葫芦,无论到什么地方,如果只能办成晓庄一样的学校,便算本领没有学到家,便算失败。没有两个环境是相同的,……晓庄同志要创造和晓庄大不同的学校才算是和晓庄同,才算是第一流的贡献,才算是有些成功。” "

启示六:教育应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在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关系上,陶行知认为,学校要与乡村相联系,教育应该参与乡村建设。针对当时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落后状况,他认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与乡村生活相分离,与人民生活实际相分离,他说:“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他认为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以活教育来建设活乡村。他说:“最应当联合的就是教育与农业的联合,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了促进的媒介……,所以第一要与农业携手。”“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媒介。”…他认为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中产生活的学生与活的国民。“校舍是公开的,给全体村民用。信用社、农产物展览会、村民武术会、杜志民结婚的礼堂和赛会的会场都可以借用学校校舍场地。”他在《乡村小学、师范学校标准案》中提到学校应选定中心村庄,为学生练习村自治之根据,学校应设中心茶园,民众学校或其他机关,使学生练习实施成人教育。从晓庄办学的实践来看,晓庄就是一个功能综合体,而不仅仅是具有学校的功能。同样,“山海工学团也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它是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产生了一个改造乡村的富有生活力的新细胞。”总之,他说,我们的信条是“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启示七:新农村建设应该加大生利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生计”质量陶行知认为生利教育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核心内容,他十分重视农村成人教育,他在《学制系统草案》讨论会上的发言说:“本席之意,可否将成人教育列入旁支系统内,以唤起教育家注意。”他强调农村要普及农业科学,用科学知识创造新的农业。指出农业科学要服务农民,以指导他们生产为主旨,“防止书呆子农业”。从生活的工具主义之教育观念出发,他说:“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的工具,运用生活的工具。”他说:“中国农人全年约五个月空闲着没事做,假使能乘这个机会训练他们些副业,那么,他们的生计立刻可以好些。”如何做好农村成人教育,他同样主张“用活的教育”教育“活的农民”。他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教农民自立、自强、自卫,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成快乐的活神仙。”…他强调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生计的重要性,“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欲求事物之改良,则非于经验之外别具生利之学识不可。吾国农业,数千年来所以少改良者,亦以徒有经验而无学识以操纵之耳,故职业教育之要事,是为生利之学识。”。 启示九:热爱农村,具有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与奉献精神陶行知作为一名教育家与乡村建设者,用他对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人民的满腔热情与无限热爱,用他对建立民主社会与民主学校的坚强意志与坚定信念,用他对教育、对学校、对乡村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奉献精神对待每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陶行知说:“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我们“因为爱人类,所以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爱中华民族,所以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他说:“中国以农立国,农民要居全国百分之八十五。他们所尽的义务最多,所享的权利最少。稍有心肝的人,虽是一时一刻,也不能忘记农民的痛苦……我们应当拿我们思想来凑他们的实际,不要拿他们的前途来供我们的牺牲。”…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他们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我们应该下乡拜年,下乡送礼,下乡报恩,为乡下做点事。他在《乡村教育宣言书》中明确提出:“乡村教育的政策就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一心一德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而乡村建设的使命就是“教大众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彩缤纷的香港
参观月眉公园
美丽的仙女湖
“大力士”小白兔
打预防针
校园里的早晨
全神贯注
烤麦子
闷热
被冷落的赛车
快乐的一家子
网上游香港
丢手娟
购书中心
山村好地方
学生会卫生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文娱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招聘计划
学生会科技部工作计划
2008学生会工作计划
学生会公关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生活部工作计划
团委会、学生会工作计划
学生会文艺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外联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女生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学期工作计划
学生会招新计划
学生会办公室工作计划
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计划
科学课程评价改革的探索
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
浅析青年教师的成才之路
构建多维互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档案学教育观念的思考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探析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注重师者“三教”
邓小平学校德育思想初探
“反比”并非“反比例”
论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
我的后进生教育观
民办中小学:问题与对策
《鲸》教学设计2
《桂花雨》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
《桥》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1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
《窃读记》教学设计1
《鲸》教学设计1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