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构建探索模式 培养创新能力
" 【论文关键词】数学价值;探究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在进入基础教育的变革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路应引导学生学习现实数学,采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构建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学习现实数学,体会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因此,数学教学的基本思路是要创设、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联系观察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再去解决新的现实问题,并从中切实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授统计初步的“平均数”一节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一项实践作业题: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出个人和家庭的藏书情况,并绘制出统计表。上课时就围绕着学生们调查的统计数据引入“平均数”的概念,逐步深入探究稍复杂的平均数的求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做既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代信息的技能。
2.创设探索情境,感受数学乐趣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积累。因此学生学习不应是被动吸取、强化储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思路应从传统的“灌输式”中解脱出来,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重新创造数学知识,不断感受创造乐趣。
如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场面:通过判断“那块广告牌用的木料多”的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用“转化”的方式推导公式。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操作、实践、交流,出现了多种推导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很简捷,连老师都没考虑到。他把平行四边形对折成双层(单层的“尖头”也回折),出现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从而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在面积是“高×底2×2=底×高”。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推导过程。在这个创造性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设置玄虚悬念,发掘创造性思维
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是科学思维的特征,是指一个具体事物到抽象认识的过程。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数学思维过程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解决别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数学理论的形成就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数学思维的创造性过程是各种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如采用已知的最佳方案,有方向、有范围地解决问题的求同思维,开阔思路,寻求变异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接思维、逆向思维等都是创造的重要因素。"
新的课程标准的使用,使数学教学的思路应由原来的知识传授逐渐转化为所学数学概念的原理和方法来辨明数学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从数学的角度加以猜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究和解决。数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现今课堂教学的主流。课堂教学要充分开发“玄虚”资源,设置“悬念”氛围,促使师生互动,相互质疑,合作学习,转换师生之间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的思维完成“螺旋式”上升。
例如上“有理数乘方”这节课时,先讲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一富翁向阿凡提进行敲诈,无理地要求阿凡提每月交给他十万元,共缴三十个月。阿凡提和毛驴耳语一阵后爽快的答应了。故事讲到这里给学生留下两个悬念:一是阿凡提为什么要和毛驴耳语?二是阿凡提为什么会爽快地答应富人的无理要求?故事接着讲:阿凡提也向富翁提出一个要求:要求富翁第一个月给他一分钱,第二个月给他两分钱,第三个月给他四分钱,总之,后一个月付的是上个月的2倍,共付三十个月。富人也满意地答应了。悬念的问题是谁受到敲诈?
4.合理利用新科技,激发学生学数学热情
计算器和计算机是新型的科技工具,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也改变了数学的教学手段。
计算器是一支“快笔”,把它引进课堂,可以减少学生对繁杂计算的负担,减少笔误机率。节省了笔算时间,消弱学生对学数学的畏难情绪,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焕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利用多媒体课件,既显示数学问题的直观和形象,更体现新课程设计的快捷和简便。屏幕上的形、色、声诱发了学生的视、听兴致,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培养学生多层次观察、多方位联想、多角度探索、多途径获解提供了有效信息。开辟了动脑、动手的通道。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曾尝试着在电脑面前上数学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第一次是讲授“轴对称”内容时,首先介绍轴对称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打开Microsoft word程序,让学生自选插入一些轴对称图形。在学生自选过程中,老师不断巡查纠正,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接着第二步让学生给这些图形画上对称轴,并强调对称轴线应使用“点划线”。整堂课让学生纷纷动手,互相指导,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以后对有关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等内容都让学生融合在电脑里。凡是图形的绘制、旋转、切割、移动、修补等问题都可以运用电脑的粘贴、复制、删除、拖移等功能完成,一点就灵,妙趣横生,爱不释手。学生既熟练了电脑操作技能,又提高学数学的兴趣,一箭双雕。开阔了眼界,增大了积极性。
思路千条,目标归一,教无定法,活用为先。构建探索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学生喜爱数学,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探索数学规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展露思想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山村生活
- 可爱的小鸟
- 老想起的一件事
- 第一次观螃蟹争地盘
- 寻找小白花
- 妈妈的爱
- 我爱我家
- 街头见闻
- 可爱的小企鹅
- 未来的多功能黑板
- 补牙记
- 读《掩耳盗铃》有感
- 认识空气
- 小白兔
- 雨
-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
- 关于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 “真”━━“美”之本体观(1)
- 谈我国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规制(1)论文
- 谈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问题与对策(1)论文
- 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 浅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 哲学诠释学的“反美学”与人文科学的审美真理立场(1)
- 试论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 社会法学研究应当吸取经济法学研究的教训(1)论文
- 浅论特许经营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1)论文
-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 关于文化意识的培养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 论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法的法律效力(1)论文
- 试论如何让小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2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建议
- 《太空生活趣事多》词语
- 《农业的变化真大》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活化石》教学设计片断
- 《活化石》教学设计4
- 《活化石》教学建议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1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1
- 《农业的变化真大》片断赏析
- 《活化石》教学设计5
- 《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课设计
- 《活化石》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活化石》教学反思
- 《活化石》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