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重视教学信息反馈 提升课堂授课效益

论重视教学信息反馈 提升课堂授课效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重视教学信息反馈 提升课堂授课效益

" 论文关键词:信息 效益

论文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效益不高,特别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升授课效益,而把学生学习的负担带到课外。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授课效益,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重视教学信息反馈,来谈一谈课堂授课效益的提升。

一、从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揣摩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如果学生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安塞腰鼓》时情绪激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大自然的文字》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说明学生上课时非常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木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益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

在语文课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

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尤为重要。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文中的中心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从“不会忘记”入手。不会忘记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不会忘记?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比教师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而“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要好得多。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差漏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都安排到课外去了(尤其是高年级),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从获取课堂反馈信息角度来看,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课堂上书面“练”的份量,也需要为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而当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教师及时进行巡视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却往往要待到一两天后作业批改完才能了解。而作文练习就更要推迟一星期了。因反馈信息来得迟,查漏补缺就不能及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教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而且教师本身也同样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

反之,如若教师在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能做到经常巡视,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查漏补缺;对个别后进生加强指导;对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加以评点,那么,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吗?教师在一些学生作业本上加上的特别显眼的“重做”二字不是也可以逐步“卸免”了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在值得在此问题上多花心思。

四、从课后征询学生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与“学”的协调性

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其对课堂教学的反响,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但这种征询意见的方式切忌问卷式的一问一答,而应在教师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应该说已基本达到协调一致,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很好。

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了《船长》后问:“老师,我真不信有像哈尔威这样愚蠢的人?”教师应从这一疑问中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丝毫也没有领会,说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根本未能达到协调一致。这一反馈信息,对教师今后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大有脾益的。

其实,一个成功的教师,必定会有很强烈的信息反馈意识,并会想方设法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予以储存,为自己所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姥姥的好帮手
汤姆和杰利
可爱的小花猫
美丽的春天
我的“姓名画”
磨刀的启示
“三化”玻璃
参观博物馆
伸缩扫把
考试的启示
快乐之夏——别让悲伤在河里流淌
种豆芽的启示
体验军训生活
校园一角
跳舞的启示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城镇居民”的认定民法论文(1)
绿色财税政策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涉外债务安慰函的性质及其效力民法论文(1)
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政府级次问题
对现当代翻译对我国文化的影响研究
英美财产法基本构造比较分析民法论文(1)
论“社会法”及其实施机制民法论文(1)
推行风险代理,挖掘清欠潜力
强化财政投融资体制促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对关于口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研究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落花生》课文简说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6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7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案例与反思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1
《落花生》词句解析
《钓鱼的启示》教学体会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5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和评析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