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其潜在价值

浅论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其潜在价值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其潜在价值

"

论文关键词: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内涵;潜在价值

论文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的科学探讨,多角度、多层次地阐释了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曲本质内涵及其潜在价值。

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全面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都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一)注重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听说读写各种要素的综合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而且要激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用于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同时,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注重听说读写各种要素的综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相互穿插、彼此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

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语文与文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的相加式的总和,也绝不是语言文字与语言学、文字学、社会学、词汇学、修辞学、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等的配伍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利用语文、科学、艺术以及脑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师生通过一系列言语活动和言语实践,共同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重视学生言语实践,是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言语实践,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走访专家、实地考察等活动及时内化课堂学习中所学的语文知识及语文技能。通过“参观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说出见闻和感受,调查方音、方言、谚语、俗语,调查和整理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调查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写出调查报告,给有关的报刊投稿”,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是语文教学与做人教育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注重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审美境界和人格品味。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注重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开发与培育。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在言语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言语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潜在价值

(一)适应学生整合知识技能的内在需要,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的实质是概括化、系统化了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统整、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积极构建以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的互补和交融。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会贯通,不仅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准确掌握和语文技能的娴熟运用。而且“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潜能,旨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应突出自主、合作、探究之间的内在整合。在三者之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和核心,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是自主学习的两翼。自主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元认知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由学生自行设计主题和组织专题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开发,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对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地阅读与写作。

(三)利用一切有益于语文教学的资源,提升学生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主要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 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很少有纯语文学科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必须综合地运用文章学、文艺学、美学、哲学和教育学、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跨学科的、网络式的、平等对话的、流动鲜活的语文课程体系。

(四)倡导活学活用,旨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言语能力是在“言语——语言——言语”教学模式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实践中逐渐生成与发展的。教师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听、说、读、写、思、问、做的时间、场合和条件。只有当学生将教材内容在言语实践中内化为自己丰富的言语营养时,学生的言语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与渐次发展。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丰富的言语营养。还要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文,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培育全体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同时,也“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在未来的世界中
热闹的操场
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我的爷爷
观《纸飞机》有感
烦恼
储蓄罐——我的好朋友
十个“小和尚”
课间十分钟
垃圾桶里的对话
可爱的小鸡
我和大斑啄木鸟
雷公公
我的苦恼周末
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与发展
基于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对话”教育
试论体育管理者的素养与培养
简谈“志于学”:求学之基 “不逾矩”:求学之果
浅析老子的“无为而治”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论高校多校区的教学实践与影响
浅论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其潜在价值
“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网络研修探析
论学习的分类及其应用的探讨
论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浅论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评《索溪峪的“野”》
走进“野”,感受美──听执教《索溪峪的“野”》有感
《詹天佑》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詹天佑》相关链接
《索溪峪的“野”》评课
读《索溪峪的“野”》有感
读《詹天佑》有感
美丽风景处处在──解读《索溪峪的野》
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谈
读《詹天佑》有感
运用信息技术 营造诗意课堂──教《索溪峪的“野”》有感
《索溪峪的“野”》中的网络元素
从《索溪峪的“野”》谈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结合《索溪峪的“野”》谈合作学习
浅谈《索溪峪的“野”》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