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摭谈语文课堂教学

摭谈语文课堂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摭谈语文课堂教学

"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误区

[论文摘 要]在语文课程大刀阔斧的改革浪潮中,我们有些教育者、有些教育方法也走进了某种误区。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方法让人热血沸腾。语文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科学、准确、新颖和精彩。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警示我们:任何一种事物的改革都不免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足,似乎语文课改也没有逃越此“预言”,在语文课程大刀阔斧的改革浪潮中,我们有些教育者、我们的有

些教育方法也走进了某种误区。

一、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自主学习”的理念指导下,很多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精彩的导言后,立刻机械地前后桌围成方阵,指指点点、评评议议,质疑声、发问声、讨论声,声声入耳,热闹非凡,而教者呢?此刻只成了点名者、旁观者、叫好者。不适时收放,不伺机而导,不就误而纠,不升华而结。我认为这恰恰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因其以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的中心目标:以所谓的“见仁见智”堵塞了课的升格途径;以所谓的“张扬个性”掩盖了问题答案的客观标准;以学生的频繁“活动”,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热热闹闹的一堂课由于失去了“主心骨”而难免浅薄、无序。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教者以其丰富的阅读体验,对学生的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等主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教学的核心内容

为“适应”新课改,有的老师将更多的心思关注于课的形式,力求以“标新立异”来“包装”并不深刻的教学内容,而且目前此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说“小组讨论”,这本来就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很多人却把它冠上“合作学习”的标签,于是在语文课上它几乎成了“主打”、“风景”。其实,不少“讨论”表面看来是轰轰烈烈,而实际是空空洞洞。我当然并不是否定这一学习形式,而关键是看有些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通过学生的讨论能否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讨论题,无论是教师提出来还是学生提出来,它或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具有一定的新颖度、或者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必须都要成为聚合课堂教学的焦点,点燃文本的亮点。如果教者们仅把形式当作形式,那将会后患无穷。

三、注重拓展、迁移,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

很多教者认为不“拓展”、不“迁移”就不足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品位,就不足以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于是每堂课必有“拓展”“迁移”这一档“节目”,一定要塞进一些课外资料,进行“读写结合”、“内外互联”式的强化训练,以显示课的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其不知,如此不分课型的、硬性的“涉外”活动,挤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而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是“走马观花”。我想:“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尊重文本、走进文本,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有适当的外延。真正有效的拓展训练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坚实基础之上。”"

四、架空了“人文性”,忽视了知识结构的构建

随着语文课改的进行,“人本”、“人文”、“个性”等词语不断升温。诚然,提倡语文的人文性本无可厚非,但有的教者却误把“人文性”作为全部语文课堂教学的统帅,于是或美其名曰“培养情感、追求价值”,对教学内容自做多情地拔高分析,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或美其名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以教学内容为由头,进而切换成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上成了口头作文课或时政讲评课,真让人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我们为何要将而者割裂开来呢?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作为语文工具内涵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写作技法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科学合理地构建于语文的教学课堂,那么艺术的、哲学的、美学的人文性也会“潜滋暗长”,也会水到渠成。

五、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干扰了语文课堂教学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增长教学实效,可以增强直观效果,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但不少教者却把多媒体教学的工具性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装饰来追求,特别是公开课,录音机、投影仪、放像机等轻重“武器”一齐上阵的架势已司空见惯,本来是用心良苦,结果往往流于形式,与预期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当然,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洪流中,类似上述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我想既然是改革,失误就在所难免。我们首先应该为新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拍手称赞,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仍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走稳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当认真思索的问题。我想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的结尾一句话似乎能给所有致力于语文改革者以参考:“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们所要到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3]〔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任长松:《探究学习:18条原则》,《教育研究与实践》2002年第1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捉知了
钓鱼对抗赛
我家的植物
我终于“投降”了
老鹰捉小鸡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我发明的机器人
人类的未来
我的奶奶
粗心的小花猫
我和妈妈谈奥运
小乌龟
我的课余爱好
美丽的玉鼎广场
检查作业
浅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浅谈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思考
什么是美学(1)
走向“被看”的美学(1)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详细内容(1)
关于学数学课堂中的“双管齐下”
中外票据保证制度比较研究(1)论文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财税司法权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1)论文
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分析(1)论文
关于伦理学视阈下的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
浅析电子商务对增值税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1)论文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4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风娃娃》教学建议
《酸的和甜的》教材简说
《风娃娃》教材简说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
《酸的和甜的》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风娃娃》教学实录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