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学校文化的学习型属性

学校文化的学习型属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5

学校文化的学习型属性

"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学习型;学习氛围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对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及创建提升素质教育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讨论校园文化应当关注其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中,在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应当让校园文化发挥促进学习的功能,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属性应是学习功能。因此,设计、营造校园文化必须将重心放置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

学术界、各级各类学校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进行过比较深刻的学理分析。如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议题,人们对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发表了诸多有意义的见解。讨论比较集中的领域是,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优化环境等等。讨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认为,只要大学在发展,校园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且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1],故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必须凸显“教与学”的核心内涵。如何使这种内涵外化为现实,校园文化的功能属性是应当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当说,关于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实施方略以及相关功能等方面的探讨是比较充分的,但仔细浏览各项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关于校园文化学习功能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无论人们对大学及其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大学最终必须是也一定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终极目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学习型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

大学生厌学已是整个社会不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可以认为,大学生厌学是当今社会一大难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众说纷纭,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大学生厌学原因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缘由。比如,有人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人认为就业压力增大使然,有人认为学校风气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个体差异等等,不一而足。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学生厌学,在追根溯源的同时,还应寻找医治此顽症的“良方”。当然,如同剖析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样,“医治”此顽症,各家开出的“药方”也不尽相同。结合我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我们主张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学习属性,至少不应淡化学习这一高等院校学生永恒的主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减少厌学倾向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途径。当然,百分之百寄希望校园文化解决厌学问题是不客观的,但校园文化毕竟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广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的,比之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多大学生的认同感,相对容易激励学习积极性。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3]讨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时,有学者指出要“更新观念”[3]。“更新观念”也属于常议常新的话题,而且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各种观念的更新。我们认为,为使校园体现学习属性,发挥促进大学生学习之功能,也需要更新观念,即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者、策划者、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更新单纯的“活动”观念,并更新校园文化内容,从各方面表现出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支持,营造一种端正学习态度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育人功能。但对育人功能的解说,却主要集中在德育层面。既然涉及育人功能,就不能仅仅强调德育,而只能是通过德育育人促进智育进步。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学习属性通过育人功能得以充分显示,除了我们前面叙述的针对厌学,有意识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外,学校的学风建设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风往往是一所高校学习风气、治学精神的缩影,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特殊因素,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优良的学风与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密不可分;反之,学风不良意味学习风气欠佳,自然不可能形成浓厚的奋发向上的学习空气。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涵于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改变学风,对扭转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是有帮助的。"

二、对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

研究者关于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比较多,有学者专门探讨“陶冶”和“导向”功能[4]。此外,也有人专门探讨校园文化的凝聚、规范、激励、教育等方面的功能。针对目前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校园文化的“陶冶”、“导向”功能至关重要。结合本文所研讨的主题,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情操的陶冶目的之一是使大学生能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准确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勤奋学习。所谓“导向”指的是校园文化必须具有“引导性”功能[5]。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大力倡导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向上的学风,从各方面体现校园文化对学习风气的营造。因此,强调学习、突出学习应成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无论是“导向”,抑或是“引导性”,一定包括学习方面的正确导向和引导。校园文化的引导或导向,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具体的,这也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管理者必须顾及的,即在宏观上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微观上则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实际,使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各种活动与大学生具体的专业学习结合在一起。

校园文化的设计、建构,在突出和谐校园、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把学习属性放在显要位置。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强调为大学生学习营造一种自觉学习的氛围。关于校园文化的营造,许多学者热衷于讨论“硬件建设”,认为校园的景致、景点、楼宇、标语等各种人文景观,都应处处表现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美等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确存在着“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就功能而言,我们还应把重心放置在“软件”建设层面。因为改变、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条件、环境相对比较容易,而从根本强化“软件”建设,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有时甚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课堂教学的“有形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及其营造的教育氛围更像人们所说的“无形课堂”。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专业培养,“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同等重要。就功能而言,有学者关于校园文化具有启迪智慧之功能的认识,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观点。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无形课堂”上,校园文化主体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理念,智慧自然得到启迪,自然会促进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我们赞同发挥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论点,因为“校园文化始终是作为教育的客体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6]这里所说的“显性和隐性教育”是内涵丰富的教育,涵盖着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教育。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在于,使教育回归教育。”[7]所以,校园文化的设计者、组织者关注智慧启迪的同时,突出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真正凸显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服务于大学生学习的文化活动。

学习型校园文化及其构建前提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主持者、领导者,在设计校园文化各种活动时,不要忘记学习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绝对重要性,尤其应强调“本领”、专业水平、专业素质永远是安身立命之本。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具有教育价值——体现在德育方面。其实,确切地说,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并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教育得以体现。

三、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群众参与性,也具有层次性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群众参与性,也具有层次性。学生本位是校园文化的本真含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心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许多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强调校园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如果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以人为本具体化,则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学生本位的观念和意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层次性特征,而且一定是“具有精英意义的社会文化”[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确是一种特殊的、体现精英文化的文化。高等院校本身即是人才和科技精英、文化精英的聚积地,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代表着科技进步、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最新水平,因而对广大学生既有某种激励作用,也有塑造和引导作用。所以,在这种先进水平比较高的文化活动中,倡导学习、营造学习风气等,必然是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实践已经证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学习,而且还能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鼓舞他们养成不断进取的良好学风。”[8] 伴随着高等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的变化,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必须正视新型的“学习文化”发展与走向。人们探讨新型的“学习文化”时,大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但我们认为,“学习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学习者的价值取向,因而“学习文化”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21世纪,重新研究“学习文化”不仅对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会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在学术界集中讨论校园文化体系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时,“学习文化”因其与大学生的密切关系,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培养人的重要功能,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怎样培养人?通过什么渠道体现对人的培养?大概很难统一认识。校园文化永远不能取代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可能构成学习的全部内容,但通过上述讨论可知,校园文化对学习的制约、影响、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应侧重学习型属性研究,使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勤奋学习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2]陈洪林,辛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

(1):149-151.

[3]王云霞,刘雨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13-15. [5]厉爱民.营造人文取向的校园文化[J].教学与管理,

(8):8-10.

[6]王小拉.繁荣高校校园文化与建设和谐校园[J].中国青年研究,2008,

(2):91-93.

[7]路海潮.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及建设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42-46.

[8]李云先,何志琴.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建设[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非典病毒自述
桃源里的大公鸡
啊,春姑娘来了
想做爸爸的儿子
动物开会
都是“野味”惹的祸
“蜕皮”的雕塑
不幸的儿童——王伟佑
学校一角
小猫学本领
难忘的体育课
难忘的早晨
我和雷锋比童年
美丽的兔公主
道歉
大学英语辩论赛策划书参考
中秋节商场策划书
节约水电征文活动的策划书参考
乒乓球联赛的相关策划书
征文大赛策划书样文
中秋节超市促销策划书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策划书参考
毕业生欢送会上的策划书参考
班级联谊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化妆舞会的策划书样文
端午节校园活动的相关策划
时尚婚礼的相关策划书例文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策划书
文学知识竞赛的策划书参考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策划书
学习方法讲座(三)
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多媒体网络课程中视频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从04年政治理论试题看05年研究生考试
班主任素质之我见
营建民主与科学的师生关系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
为什么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学生人格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浅谈新课改下开放的科学教学
坦诚相待 热情鼓励――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育人兮,须善铸魂
21世纪: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目标和课文简说
《白杨》教学案例及评析
《白杨》教学杂谈2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2篇2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杂谈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2篇1
《桂花雨》教学设计8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词句解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建议
《桂花雨》教学设计9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3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谈
《白杨》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