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母亲培育我成长》教学建议

《母亲培育我成长》教学建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7

《母亲培育我成长》教学建议

"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教育学生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二、教学要点

1.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2.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三、教材分析

《母亲培育我成长》一课是属于六年制小学思品第五册教材第二单元中"热爱人民"这一教育范畴里的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中年级教学要点第八条关于"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接受他们的正确教导"的要求。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八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本课的教育内容是在低年级的要爱爸爸、妈妈,心里想着他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点滴的进步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从而激发孩子们要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的道德情感。

本课教材选取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年)少年时期在母亲培育下成长的故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不只是给课文开个头,而是对全课文的高度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有说服力地做出:"是母亲培育我成长起来"的结论。第二自然段叙述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促进思维的发展,使他的求知欲望更强。第

三、四自然段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耐心地给爱迪生上课;讲历史故事;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共同讨论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引导他做实验以及在爱迪生做实验遇到危险时,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是热心帮助支持着自己的儿子继续做实验。

教学这篇课文要紧紧抓住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对待爱迪生提出的问题,如何让他拓宽知识面,让他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教给他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伟大的母爱培养出了爱迪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要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必须把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的意思,渗透到本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尤其是

二、

三、四自然段。

本课的教材内容分插图、故事、练习三部分。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

1.母亲在耐心地解答爱迪生提出的问题。表现出爱迪生善于思考,母亲善于启发爱迪生的积极思维。

2.春天,母子俩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母亲边给爱迪生讲课,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爱迪生的母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给孩子知识,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3.母亲帮助指导爱迪生做物理化学实验。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与母亲的亲手指导分不开的。本课的三幅插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爱迪生的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为学生的明理,提高认识作了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增加了学生的信任感和可行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慈爱,母亲的良苦用心及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着重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使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母亲采取灵活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给孩子知识,引导孩子做实验,使之对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几件事。意在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培育。从中教育学生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点,可设计如下思考题:

1.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他成长的?(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爱迪生是在母亲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2.爱迪生小的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

3.试想: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耐心解答,结果会怎样?(2、3这两道对比题的设计,目的是强化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耐心而且正确的引导。)

4.爱迪生在实验中遇到哪些危险,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进一步明确: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是在教爱迪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

5.爱迪生深知他能够成长起来,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那么爱迪生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指导行为,突出重点。)

课后练习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目的,掌握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行为愿望,深化教育效果。

练习题1:爱迪生为什么说一辈子忘不了母亲的恩情?(这一问主要是突出教学要点,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

练习题2: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培育你成长的?(这是属于联系实际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深化明理,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练习题3:说一说你学了这课受到哪些教育?(这一问题是总结性的提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这是对本课教育主题的升华。至于关心父母、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则不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可采用出示爱迪生的肖像图,由教师简介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的事迹,进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你们的父母亲。从而揭示出课题。2.解题:课题中的"母亲"是指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她对少年时的爱迪生培育作用巨大,甚至影响到爱迪生的一生。

(二)感知教材,启发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情感教学,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配上适当的音乐,在协调的气氛中以真挚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做到以情激情,并适时出示幻灯图片。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辛勤,母爱的伟大,从中唤起孩子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为导行做铺垫。

2.提出问题,启发明理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点提出如下问题:a.爱迪生小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提问的?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作耐心的解释,结果会怎样?(会挫伤爱迪生的学习兴趣,后来很可能成不了发明家。)b.爱迪生在实验室中遇到了哪些危险,妈妈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得不够具体教师可及时小结:爱迪生在做实验时出现了许多危险,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且还把小阁楼让给儿子做实验,这使爱迪生产生了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为他以后的成才奠定了基矗)c.为什么说爱迪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教学时将设计的思考题可用幻灯或其它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可围绕问题分组讨论。(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议,统一认识,明白道理。同时教师可抓住课文中"母亲耐心的解答","和爱迪生一起做实验","给爱迪生买书","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迪生的成长确实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明理后,教师及时小结: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爱迪生的母亲不愧是一位好母亲。她不只是教给爱迪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爱迪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果没有母亲的培育,爱迪生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所以说,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正如爱迪生所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

(三)扩展引申,深化明理

1.可先由教师点拨谈话。师:其实不仅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培育,同时也离不开父亲的培育。

2.有条件的地方可录一些父母教育、关心培育子女的片断给学生看。

3.列举一些现代和古代名人由父母培育起来的故事。(如《周恩来的两位母亲》、《茅盾和他的母亲》等。)拓宽教育面。

4.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或养父母是怎样关心、培养你成长的。请同学们把父母关心你,使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意在使同学们知道父母不仅培育我们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而且在衣、食、注行等方面也给了我们更好的照顾。同时父母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我们。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可以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通过学习课文及同学们生动讲述的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小故事,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父母说点什么?

2.当你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a.当你做错事,父母批评你时,你该怎么办?

b.你没有做错事,但却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这时你该怎么办?

c.父母在指导你学习时,你该怎么办?

d.对于你父母不让你做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以上的一组练习题,意在指导学生行为,使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热爱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可结合《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

3.辨析

(1)李红是一名大学生,他父母都是没文化的个体劳动者。有人说"李红成为一名大学生,与他父母无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小丽洗酒杯时,不小心把酒杯打坏了,妈妈埋怨她说:"都这么大了,干什么也不中用。"小丽听了,委屈极了,顶嘴说:"不就是打坏一个酒杯吗?以后我再也不干这种活了。"小丽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意在让学生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为了巩固教学效果,使学生热爱父母,听从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体会父母的辛劳。教师可让学生留心观察、感受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培育自己的,然后召开一次《我向父母说点什么》的主题班队会。

最后可用一曲《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本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丰收的季节
养小鸡
花瓣雨
游玩动漫节
抓蜜蜂
油菜花
蚕宝宝跳楼事件
我喜欢足球
我的梦想
我的梦
我学本领的经过
可爱的小白兔
参观野生动物园
欢快的笑声
五一夜市
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1)论文
论中国古代说话艺术中的“常备人物”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下)(1)论文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造者获取经济独立的权利宪章(1)论文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探讨
艺术家需要教育吗
探微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的应用
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1)论文
论侵权法上的“伙伴”救助义务(1)论文
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论文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浅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现代标志的汉字设计传承
《雷雨》教学设计一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三
《丑小鸭》教学设计二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四
《丑小鸭》教学设计一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丑小鸭》教学设计片段
《雷雨》教学设计二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三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一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一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三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