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根据这一要求,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立题进行“养成教育”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羊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朱熹的“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是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的著名论断,一语道破了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应培养具体的道德行为,大学的道德教育才揭示其道理。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本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时,我们认为思品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有别于小学其它学科,具有“教养课”的性质,它既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或是道德认识的启蒙教材。我们的这一观点与有的论者近年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修养课’”的论点不谋而合。

二、养成教育应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儿童特点需要的10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为了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们又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学段中去。例如,品德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不同范畴的道德行为发展是有别的,在“对人”、“对己”、“对社会”三个方面,对己方面的道德发展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发展次之,最低的是对人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发展。对此,我们在匹配过程中,低年级注重对己方面的行为习惯训练,中、高年级依次配加对社会、对他人的行为习惯内容。像助人、待人、团结友爱等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对他人”的特点,故而匹配时应注重把行为形成的最佳养成期放在高年级。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

对此,我们曾进行设问: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几级水平?转绕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多次博览群书,深入到实践中观察,经过反复地论证分析,最后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性行动,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我们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比如对在车上见到老人后让座这一礼貌行为,低年极可以达到自发或自觉的程度,中高年级就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老人上车后,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

三、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

1.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

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建立起宏观结果框架的同时,我们又从微观上想问题,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我们也找到了三结合的教育关系,那就是在校长统一领导下的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这三者之间除具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之外,各自还都有独立联系的线索。政教处对内可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我们规定与家庭教育接轨;少先队对内有各中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对外让它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任科教师。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形成了一个双重正三角形关系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

2.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矗”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先后制定了《莱州镇中心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莱州镇中心小学文明学生标准》、《莱州镇中心小学文明班极标准》等,学校制定了《莱州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纲要》、《养成教育实施条例》、《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教师执行有动力。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

3.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比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雕塑公园护园小组”、“军休所红领巾大院”、“争磊集团实践基地”、“南关市场讲文明讲卫生宣传小组”等等,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的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红领巾广播站、重大节日颂祖国、春游等,都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

4.注重多角度因村施教人们一直把因村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我国古代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就非常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且对后代的影响极大。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村施教。我们责成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人,注意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的,遇事就烦悉的,要注意开阔其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把学习看成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要注意树六其远大理想……。除注意性格方面的因村施教外,我们还注意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大款”的孩子,家庭往往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学生花起钱来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极差;再如,受不良思潮的侵袭,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家境是极其不理想的,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的严教,而且整天遇到的不是父母的痛哭流涕,就是痛骂,更或许是皮肉难以忍受的痛打,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染上恶习……。对于上述种种类型,学校都非常重视,分别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采取一些特殊补救的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5.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从评价的内容上,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编制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评价细则》,对常见的道德行为习惯分类别编制了指标体系;从评价的时间上,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的作法;从评价的方式上则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我们设立的“日常行为监督岗”旨在强调他评,红领巾广播站设立的“自律信箱”目的又在于自评。这样,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立体式评价模式。

四、开展养成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果及体会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果实。

学校自开展养成教育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习惯越来越趋向规范。礼仪的教诲,使孩子们心灵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文明礼貌的烙印,行队礼、见人问好、尊老爱幼已成为孩子们的自动化习惯。道德的熏陶,使孩子们能够据章就矩地生活和学习。几年来,我校近1200名学生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助人的思想,孩子们已把它作为一种高尚的美德,献爱心活动中,全校为灾区人民捐款3000余元,衣物近1000件,学雷锋小组已达80多个……。近年来,我校先后有40多名学生获地级以上德育活动奖励,我们的德育经验经常在地级以上刊物上报道。少先队曾多次获得上级组织的多种德育活动奖状、奖杯、锦旗,学校多次被评为县以上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小学段的道德教育,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但是,重心要放在“导行”上。正如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尽可能地培养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少年儿童教育的金科玉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A cr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中英语作文--My dream job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雪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My favorite sport(我最喜欢的运动)
中英语作文--请假条
My Favourite subject(我最喜欢的学科)
Traditional festional(传统节日)
房间布局介绍
The Mid-Autumn Festival
flower survived
My favorite movies
The New Term's Plan
中英语作文--如何保护环境
浅埋轻轨隧道支护体应力监测及失稳控制
饱和粉砂地层中地铁车站交叉穿越冻结法施工技术
从产品性质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
带屏蔽门的地铁站通风兼排烟系统问题探讨
武汉市轻轨桥梁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政治上正确与后殖民理论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道岔安装工艺
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配置方法与渠道选择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升级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和地下铁路多线换乘枢纽的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选型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
从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看我国城市交通现状
控制轨道交通噪声道间声屏障研究
数据仓库技术在地铁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提高篇
《晏子使楚》重点问题探究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阅读篇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提高篇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积累篇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