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教师审美素质的培养

浅谈教师审美素质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浅谈教师审美素质的培养

" 审美能力,又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这表明社会对生活对人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各类人才的造就者的教师,更新传统观念,不断加强自身审美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并以此去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的任务就越发显得重要。

一、从本质上说,学校教育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审美素质的作用也不例外。教师一方面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品德、学识、情操以及仪表影响学生。而这后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精力充沛,富于想象力,除了旺盛的求知欲外,对美的追求,也是处于人的一生中最为强烈的时期。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的繁荣,他们的视野更加广阔,对美的追求更加强烈和迫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要感知丰富多样的美的对象和形式,又要与学生的多方面审美需求进行交流。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和成长的愿望决定了他们具有“向师性”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把所尊敬和爱戴的老师,视为效法的楷模,不仅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连同教师的品德、情操、仪表、风度、兴趣爱好,都对学生产生潜在的魅力,令他们向往。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审美素质,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形象,具有深刻的陶冶和熏染作用。闻一多、朱自清这样的一代名师,他们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绝不单单是文学和艺术的知识,而且包含着道德和人格,这是一个远比传授知识复杂得多、深刻得多的道德和审美施教与受教过程。因此,从教育实践上看,忽略教师审美素质的作用,学校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将难以圆满实现。许多学生一生中的某些兴趣、爱好和专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从他们的老师身上得到“启蒙”的,如文学、书法、绘画等。很多优秀教师,特别是那些从事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教师,他们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以其自身的审美方面的“某些因素”,对学生施教,寓教于乐,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

二、老师应具有高品味的审美修养。审美修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的心灵和符合美的规律的自觉律已行为。审美修养也意味着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和谐统一;意味着自我为社会做出奉献后精神上得到无限愉悦感;意味着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昂然向上,意味着对自我人生和社会他人的双重创造。对作为人师的教师职业等来说,审美修养是非常珍贵的心理品质。

高品味的审美修养其实质是高尚审美人格的建构。一个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是具有美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一个教师,在对学生的慈父慈母般的关心中,在诲人不倦的教学与辅导中,在与学生尽情嘻戏与欢笑中,一定有“一颗美的如水晶般的师心在跳跃”。而这,一定离不开为师者的崇高的审美化人格。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会在他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范。他能写一手漂亮规范的粉笔字;能画一幅生动形象的简笔画;能使教学呈现节奏感、旋律美而充满诗情画意,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他不会用分数来责罚学生,不会在学生面前随意叼起烟卷、浓装艳抹,更不会为一个“顽劣生”的恶作剧而刻意回报。他会画龙点睛地为学生指点迷津,他会娓娓道出让学生如梦方醒,他会使课堂高潮迭起,生动活泼,他会让学生高扬创造性思维风帆,千帆竞游。这里完全不必考虑是用“启发式”还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也不必去刻意追求“演员式”的哗众取宠,尽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而取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最佳效果。所以说真正具有高品位审美修养的教师,是能在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透出卓而不群的魅力而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

对于教师的审美修养而言,首先是应具有较高层次的艺术修养水准。大凡能有所成就者,都挚爱艺术,是艺术的“知音”。一个优秀或想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应看看罗丹、徐悲鸿的画册,谈谈巴尔扎克、鲁迅的著作,听听《蓝色多淄河》、《春江花月夜》、、、、、、以自身艺术修养去开发学生智慧的心灵,同时,还应读读“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书籍,增长美学理论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不仅能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三、教师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而且教师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应系统地学习审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审美教育的任务和途径,掌握正确的审美教育方法。

美育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三项。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使他们爱美的愿望和要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力所能及地动手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在日常生活方面,在思想行为方面,做一个语言美、外在美和心灵美的人。教师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要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不可忽视任何一项,否则,美育任务就无法完成。

美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语文课上,教师可通过教授中外名著,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既使是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也包含着审美教育因素。对于一个具有较高审美修养的教师,无论传授哪门课程,都可以把智育与美育结合起来,随时随地的以各门具体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感,实施审美教育。另外,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审美素质影响,自觉、有意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欢快和愉悦。

总之,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选择和接受美的对象,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象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塑造未来一代人的美的心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家庭作业太多了!
廖老师
老师的笑,我喜欢!
献花
我的田老师
老师说我真聪明
新来的数学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老师
难忘老师一片情
秋收
我最敬爱的老师
美丽老师魅力秀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论创新教育
道德教育别忘了传统
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指导思想的再认识
浅析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学地理教育改革
关於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
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动力分析
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初探
试从修辞的创新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德育
特色学校再认识
师德“五痛”
试论中国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一言一行见精神──《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谈
让对话深刻些──《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及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常中求度,启发想象,重视思想教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教学评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后反思
“拉车的”改为“车夫”有感──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思绪点点
既要春风化“语”,更要疾风骤“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及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及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想及课后反思
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后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及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反思
“合作学习”的尝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