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0

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 当我按照名校的“金点子”去管理学生时,常常事与愿违,“金点子”被教师们戏称为“馊主意”。经过不断的反思与追问,我深深体会到,我的管理灵感,我的管理智慧,全部来自于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管理生涯中——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自从19岁那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余载。此间,历任村小教导主任、中心小学教导副主任、实验小学政教副主任、实验小学副校长、实验小学校长。由于管理岗位的不断变化,教育学生的责任也在不断地增强。为了履行岗位责职,做一个称职甚至是优秀的主任或校长,我不断地学习管理理论,先后参加了教育管理的本科函授和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先后参加了全国小学校长培训班和省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同时,我还经常到省内外的知名学校去参观学习。但当我按照书本上的条文和专家的忠告去管理学生时,学生常常不买账,管理效果不理想,使我一度对理论产生过怀疑;当我按照名校的“金点子”去管理学生时,又常常事与愿违,“金点子”被教师们戏称为“馊主意”,使我一度对管理工作感到迷茫和彷徨。但随着对管理哲学的不断追问,对管理思想的不断反思,对管理经验的不断提炼,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才是我管理的真正老师,管理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的管理灵感,我的管理智慧,全部来自于我的学生。我的学校管理哲学和思想也由最初的“管理就是为了控制学生”转变为“以学生为师,为学生服务”。

一、为什么一定要学生先向老师问好?

在踏上管理岗位初期,我对工作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理想,总希望学生能按照我的设想去做。当学生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时,我总是责怪教师工作没到位,学生调皮不听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管理工作会有什么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为了控制学生、管住学生,属于线性式的思维方式。

我任学校政教处副主任时,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值周教师每天早晨站在校门口,检查学生进校时是否主动和值周教师打招呼。如果达不到学校提出的要求,不但要扣除班级常规管理的得分,而且要求学生退出校门,主动向值周教师问好后才能进入学校。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多次站在校门口亲自督查,并板着脸训斥过许多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也批评过少数所谓工作不得力的班主任。但尽管如此,效果仍不理想,能主动和值周老师打招呼的学生的不但不多,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是迫于压力,完成任务。我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文明素养差,并不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问题在哪里,直到少数学生向我提出一些质疑,似乎才朦胧地感到问题的所在。有一次,一位学生悄悄地对我说,为什么我们向老师问好后,有的教师不理睬我们?又有一次在学生座谈会上,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定要学生先向老师问好,能不能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学生说得多好啊,教师作为道德的传授者,尚且不能先向学生问好,怎么能要求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先向老师问好呢?我开始对自己的许多管理措施产生了怀疑。

二、如果硬说小孩小,就比小孩还要小

我开始在管理实践中通过观察孩子、研究孩子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为加强“两史一情”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学校购买了放映设备,在阶梯教室每周放映一部影片。我和学生一起观看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想看电影,许多学生看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要跑厕所十几趟。事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说电影一点都不好看,老师又不准我们讲话,只好借上厕所之名到外面玩玩,他们说想看动画片。第二周,学校放了一部动画片给原来的学生看,结果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学生向老师提出要上厕所。事后,我问学生,难道你们都不要上厕所吗?结果有一位学生说,我有点想小便,但动画片太好看了,所以我就忍耐了一下。同样是看电影,为什么效果截然不同呢?很显然,前一场电影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需求相去甚远,而后一场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完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实际上,我们管理实践中许多学生不领情的“自作多情”的做法,是管理者不了解孩子、不理解孩子所至。

三、以学生为师,为学生服务

随着对学生观察、研究的深入,我逐步地感悟到,我们管理者管理的目标不是来自于书本,也不是来自于文件,而是来自于学生的需求。当学生的需求合理时,管理的目标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当学生的需求不合理时,管理的目标就是去校正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需求符合社会的规范和主流价值取向;当学生的需求虽然合理,但层次并不高时,管理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学生的需求层次。管理方法选择的标准,不是来自于书本和文件,而是来自学生乐意接受的程度。管理效果评价的主体,不是上一级的管理者,而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任何管理行为的效果都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只有他们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最权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应该以学生为老师,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为满足学生的需求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根据“以学生为师,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我对学校的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就管理制度层面而言,学校实行了“学生、家长选师制”,在溧阳市实验小学读书的孩子,在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分别有三次选择教师的机会,以满足他们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学校实行了“教育投诉制”,每个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投诉,学校保证在24小时内作出答复,以保证不同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和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学校实行“信任投票制”,每学期结束前,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作出评价,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就管理的具体措施而言,我们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进行了改革,在确定一些新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前,总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例如,我们的值周老师仍然要站在校门口,但主要任务不是“管学生”而是“服务学生”。学生忘记戴红领巾,老师不是去批评他,而是为学生戴上预先准备好的红领巾。老师见到学生时,要主动先向学生问好。对每个学生的问好都要不厌其烦地回应。只有当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后,学生不予理睬时,教师才能“教育”孩子要有礼貌。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为了表示学校对他们的关爱,许多学校都要举行捐赠大会,让孩子排队上主席台领取礼物或礼金,孩子代表还要发言,表达他们对学校的感谢之恩。学校为了宣传,还要拍照或摄像在媒体公布。这一切似乎无可非议,但根据我的观察和调查,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没有一个孩子希望别人知道他家里穷,希望得到别人的可怜,更不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示众”。当我们参加这样的大会时,不难发现孩子们的眼中充满着忧郁。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不健全的孩子都收到了一份礼物,但很少有孩子会感到是别人或学校施舍给他的。这些礼物是学校买的,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各种理由送给学生的,为防止学生的敏感,少数富人家的孩子也同样得到一份礼物。

去年,学校建造新的教学大楼,我们根据学生的建议,和原先的设计相比,增加了厕所的数量,降低了厕所洗水池的高度,拓宽了走廊的宽度,每个教室还增加了洗手池,其建筑细节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处处体现着学生的智慧和对人性的关怀。

每一个管理者是独特的,每一个管理者所处的环境是独特的,只要管理者不断地去学习、反思、研究和感悟,必然会形成对教育和管理的独特理解,形成个人独特的管理风格。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去照搬别人的理解、去模仿别人的风格,东施效颦充其量是歪打正着,执着的追求方能水到渠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察日记——小金鱼
我家的猫
公园的一角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成长中的一件事
花花的故事
蝈蝈儿讲的故事
从《乌塔》想到的7
暑假郊外秋游
从《乌塔》想到的10
从《乌塔》想到的
从《乌塔》想到的8
秋色花园
我的发现
从《乌塔》想到的1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春天的故事》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看电视》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看电视》作者简介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