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缺失兼论补救措施

浅析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缺失兼论补救措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6

浅析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缺失兼论补救措施

"

一、清楚新形势下教师职业的走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教师的爱护和有力鞭策,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形势?笔者认为,教师的视域必须拓宽到首先清楚新形势下教师职业的走势。

1.铁饭碗趋向不稳定性 如果说,教师有过“只要进校园,不愁没饭吃”的历史,那么今天就没有“风吹雨打不动摇”的稳定性了。改革的深入发展,关系到每个领域每个人,教师自不例外,自我封闭的牢固和自感良好的稳定便不复存在。一些地区让一些不能任教的教师转岗或下岗,是向教育阵地这座“顽堡”的有力冲击,动摇了一些教师“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旧观念,越来越多的教师无不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危机感。铁饭碗随时有被打破的可能,这是广大教师清醒的体悟和共识。

2.优越感呈现暂时性 铁饭碗的打破必然意味着教师职业优越感的暂时性。由于我们中的一些人长期背着优越感的包袱,工作马虎,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不想撞、不愿撞,导致一些学校人浮于事,办学效益只低不上,地方领导和群众颇有意见。尽管不少地方干部、工人纷纷转行、下岗,而教育阵地依旧按兵不动,教师薪水按时发放,没有吃穿之忧。这虽然体现一些地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远见,殊不知,当改革的东风劲吹教育这方热土之时,也就是危机降临之日,一些教师下岗待业势所必然。故而,优越感的暂时性就是教师职业的应有诠解了。

3.封闭性走向社会性 几千年教育历史的沉淀,虽不乏永远闪烁着光辉的精华,而封闭性的劣根性则是滞后于时代的不足。一般说来,大多数教师从风华正茂走入校园,一直到两鬓染霜离开讲坛,其间数十年,不乏为民族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但也不排除庸庸碌碌度一生的。除了多种因素外,教育的封闭性不可说不是一个弊端,现在,这一弊端渐趋被革除。有的地区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聘用采取一些新的举措,如申报放个人��不问你是否师范院校毕业,只要你认为自己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就可以申报做教师;评审由社会��一个教师是否称职,不是学校说了算,而是由社会来评审,江苏海门市一所学校开展的“千名家长评教师”活动,从师德、教育教学两方面,请家长品评教师的好、中、差,这是走向开放的一条好途径;聘任在学校��学校根据申报者的品德、专业能力诸方面,决定是否聘任其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可见,开放性、社会性的聘任制度,给我们每一位今天担任教师角色的人敲响了警钟。

4.诸种观念的滞后性 包括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以及服务观等,我们一些教师远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谈及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传播,甚至认为越全越深越好,于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重智育,轻忽其他。谈及质量,把学生的文化成绩、学校的升学率看得重而又重,排成绩名次、订升学指标,自以为深谙质量之精髓。谈及人才,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把成绩好的学生看成是人才,其片面狭隘之谬尚不自觉。这种观念的偏狭,必然导致服务观的倾斜,学习尖子成了教师的掌上明珠,全面周到,自不待言,只盼“一枝红杏出墙来”,不思“百花齐放春满园”。

5.教师素质的滞后性 这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准及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程度。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可否认时下的教师素质比之这样的要求有些距离。这不是吹毛求疵或危言耸听,遍观今日教师之现状,不无感到敬业精神令人忧虑。靠“一根教鞭治天下’者有之;搞第二职业,如投身商海,做有偿家教者有之;人到心未到,出勤不出心者亦有之。凡此种种,无须一一;可见一些教师敬业精神的严重缺失。其二是一些教师业务水准的滞后。因为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不少人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而缺乏组织学生搞素质教育的其它相关素质。

二、确认新形势对教师的新要求

解读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众多教师不难把握其流动不止的血脉。作为手里把握着祖国未来、民族前途的教师,无外乎要具备热爱教育、追求教育的内在的而非表化的敬业精神和较高层次的、较全面的业务能力。诚如《决定》所要求的:“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必须具备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念和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现。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昭示我们,尽可能多地造就社会有用人才是教师的远大理想。也许,一个教师年轻时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梦”,而一旦担承教师这职能,就必须植根于教书育人这一基点之上。为收获理想之果,理当具备两种意识:参与意识,教育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如不少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你不能充当事外闲人,应当使出浑身解数,满怀信心地投入其中,以你的高素质、高水准赢得属于你自己的一席之地;奉献意识,教师常常与清贫划等号,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要乐守清贫,要呕心沥血,今天仍要弘扬“春蚕精神”“红烛精神”。养尊处优本来就与教师无缘,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是教师职业的应有之义。质言之,当教师注定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不然,最好另择他路,否则就有充任“冒牌”角色之嫌。

2.必须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一群,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获取爱之回报。事实上,我们中的一些人对“爱”的理解颇为狭隘,以为“严即爱”,上演一幕幕苗折花蔫之悲剧,更多的人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前者失之过度,后者流之肤浅。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而如此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不自恃过人、高居人上,应以兄弟姐妹式的、新朋故友式的,这样才能构筑师生之间的桥梁,收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效。诚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的教育经验的本领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3.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教师眼中的人才,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界定和标准,“学而优则仕”、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是封建社会教师心目中的人才;上名牌、读重点,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心目中的人才。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有的学校加班加点,频繁考试,加大学生课业负担;有的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尖子,悉心关照,百般呵护。这样,难免培育出畸形“人才”,这些学生的意志品质、言行举止很难与时代合拍。何谓新时期的人才观呢?《决定》给了我们明晰而正确的答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完成这个宏大任务,我们必须矫正自己的人才观,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不以一模识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

4.必须树立宽广的服务观。既然“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那么,新形势下的服务观务必是宽广的而不是狭窄的。过去一度受“智育为上”的支配,虽然我们一些教师也服务于学生,但只关照成绩较好的学生及其学业成绩,热心于一些学生,冷淡一些学生,造成人温自怨的尴尬局面。我们提倡的宽广的服务观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二是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由此出发,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权重于服务育人。

5.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形势,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当今的教师要想保住其“地位”,延续其职业,还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这些话都颇有见地。平心而论,我们许多教师已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失,也采取诸如自学或参加继续教育等措施,但人们往往重视专业知识的提高,而忽视知识的广度,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否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教师尚不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为何物,沿袭多年不变之教法。同样不可否认,科学走入校园,科技走近学生是早晚的事。因此,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必须认识到尽快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手段,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可喜的是,许多教师放弃节假日休息,自费或投亲拜友学电脑。一个教育技术手段的革命正在蓬勃地、悄然地兴起。

6.必须掌握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素质教育给教师素质提出全新且全面的要求。科技的高度发展促使文理相渗相通,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现今教师的现状则令人堪忧:语文教师不懂理科常识,遑论新科技;数学教师常写错别字,更不说正确规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绝大多数教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总之,我们不少人专得不够,何谈为博?为了拓宽知识面,承担素质教育这副重任,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了补救措施,如开设音乐、美术、普通话、电化教学讲习班,程度不同地改变着教师知识水平的缺胳膊少腿现象,但历史的痼疾非朝夕之间能够痊愈,我们必须有打常规战、持久战的准备。就个人而言,当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一点一点的积累,一个顽堡一个顽堡的攻克;就主管部门来说,应给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予以必要的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真正扎实有效地补好这一课。

7.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决定》号召我们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迫在眉睫,不改不行,迟改也不行。众所周知,“一言堂”“满堂灌”“地毯式轰炸’等现象十分普遍,形而上学的诠解“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津津乐道的是某某学生考得怎样,闭口不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只字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以加重学生负担为能事,搞得学生苦不堪言,甚至怨言四起。看来,教学方法的更新,首先,得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还自主给学生。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获取新知。第三,尽快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被实践证明了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益。否则,教师的地位必然会发生动摇。倘若至此,必悔之晚矣。

三、巩固自我地位的途径

一要广施爱的甘霖 爱是教师手中不可须臾离开的魔方,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和谐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如此,则既无“误人子弟”之嫌,亦无被炒鱿鱼之虑。

二要弘扬师德 古人从师讲求为人师表,当今的教师就更应如此。我们讲为人师表,以全新的视野看教育,从全方位的角度审视自己,执着追求,精益求精,对自己不能低标准和低境界。要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多工作,少索取,甘做红烛,乐当人梯,真正实现属于教师自己的主体价值。

三要不断充电和补充营养 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有人讲教师应是个“杂家”,言下之意,就是教师的业务知识必须全面,在新形势下这种要求就更迫切了。教文科的必须掌握点数理化,教理科的也应懂点文史哲,还必须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乃至音乐、体育、美术和劳技素质,否则就是只有健全身体而非健全头脑之人。

四要增强自我涵养 学生是教师的上帝,不应当是应景之悟,必须溶入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学生有了进步,你不能沾沾自喜,要引导其走入更广阔的天地;学生有了过失,你不能急躁甚至暴跳,要诱导他们认识、改正错误,一切讽刺、挖苦都是下下策。总之,作为教师,既要喜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又要容得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因为,站在你面前的总是一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孩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1)
自然美景之桃花
说说我的心里话
校园的一个角落
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4)
妈妈我想对你说
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我爱你
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
小树,我想对你说
建筑工程报价了解以及决策应用
住宅电气设计
未来五年建筑行业8类人才将成新宠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智能大厦的系统规划
未来居住区规划的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发展目的及意义
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区别及审核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中的不发火地面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老师语录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风在轻轻说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教案(二)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灾难来临时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我怀念那条河》
《失物招领》重点问题探究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美丽的小路》趣闻故事:丝绸之路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