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论文摘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

1引言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都是以语法教学为主,很多人学了十来年英语,最后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虽然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却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与之相提并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一片空白,以致于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经常会遇到很多困惑,比如说想与外国人交流,却找不到正确的话题,甚至与该语言国家的人交往时屡犯文化错误,导致交际失败。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特定的文化。了解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相关语言。因此,学习英语,也应该学习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利于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

2中西文化差异

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例子:

(1)隐私:中国人彼此了解的事情越多,关系似乎就越亲密,而美国人却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亲也不能过多地询问自己的私事。西方人很重视“个人隐私权”,不喜欢别人问有关个人问题,象年龄、宗教、收人、婚姻等。

(2)谦虚: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因此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somethinglittleforyou,it’snot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very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

(3)地点:中国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西方按照从小到大的规律。

(4)礼物: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

(5)邀请: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受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

(6)告别:英语常说“Goodbye”或“Solong”,汉语则除了“再见”外,主人还会说“慢慢走”、“小心点!”或“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若用英语说:“Pleasewalkslowly或Becareful或Takecareofyoursel~’则外国人听了会感到困惑:难道走快了就不礼貌吗?在此场合主人只要说“Byebye”或“Thankyouofrcoming”或“Seeyounexttime”就很得体。

3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原因或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某些语言的表面含义与在实际交流中表达的含义可能不同。老师在讲课时,只有让学生明白了相关的文化,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可以说英语和汉语不仅只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字,它们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如果不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在日常交流中,就可能因不懂某些单词或句子的深层含义而引起误会。所以要通过多途径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例如:"

3.1词汇的理解

单词是英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首先应了解单词的文化含义。比如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字面意义是“个人主义”,在中国人眼里,这显然是个贬义词,而在美国人看来,individual—ism是积极的,它强调个人的主动权和独立性,甚至是隐私,应该受到尊重或保护。显然,这个单词在美国人眼里表达的情感与我们字典里查到的意义相差很大。

3.2日常用语的运用

在日常的交际用语中,也存在文化差异,我们合理的运用,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很多英语教师在讲课时会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讲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不一样。中国人见面常礼貌性地问“你去哪儿?”“你吃饭了吗?”而美国人会把这种问候看成是打听他的隐私。他们的招呼语是纯问候型,而不用给出具体的答案,如“Goodmorning”“Goodatfernoon”“Goodevening…‘Howa_reyou?,,“HOW’Severythingwithyou等。又如:在致谢语中,中国人在致谢时常用“辛苦了”、“累了吧”、“麻烦了”,而英美人在对予自己帮助的人表示感谢时直截用“Thankyou”。或因感谢程度不同,说“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alot”、“Manythanks”。在对感谢进行回答时,汉语常用“不客气”、“不用谢”,而英语中常用“Youarewel—co m e”、“Notata11”、“It’smypleasure”,千万不能说”N0thanks”。如果不了解这些常识,我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就会出现用语错误。

3.3中英谚语的对比

谚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许多谚语都无法在另一种文化中直接寻找对应语句,而是需要通过意义的领悟和文化的理解来进行相应的翻译。中国的一句俗语“望子成龙”,中国人翻译成“Chineseparentswanttomaketheirchildrendragons.”西方人他们会觉得很惊讶和奇怪,因为在西方人眼里,“dragon”(龙)是与“devil”债鬼)相提并论的,象征着灾难和凶恶,这主要是西方人不懂中国的历史,“dragon”(龙)代表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但中西文化中也有很多共同的内容。如Nopains,nogains.(不劳而获);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liveandlearn.(活到老,学到老);Don’tiudgeapersonbyhisappearance.(不要以貌取人);outofsisht,outofmind.(眼不见,心不烦)等等。

3.4肢体语言的体会

肢体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另一重要工具,也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不同国家的人同一肢体语言表达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中国人可用伸出手,手掌向下挥动的方式招呼别人走过来,而在美国,这是唤狗的手势。竖起大姆指,在中国表示称赞,澳大利亚人却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可见,要想用正确的肢体语言与其它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也必须体会这些国家的肢体语言文化。

4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直接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交往也不断加强,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也越来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长期以来的语法教育、哑巴英语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现在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但由于文化的影响,学生仍然不能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毫无障碍的交流。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在语法教学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中西文化的教学。英语教学如果能将文化的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有利于认知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从而奠定相互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用正确的语言与西方人进行正常交流,减少用语失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5结束语

由于语言的民族文化性质的原因,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的听、说、读、写式的英语教学,无不受到这种差异的影响,而文化的融人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尤其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英语教学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书使我快乐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理想中的神仙生活
父爱中所诞生的
平凡也美丽
6年中考满分作文: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倾心一爱
6年中考满分作文:生活中的亮点
龙女的故事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理想中的学习生活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理想中的学习生活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理想中的未来生活
6年中考满分作文:青萍之末,风舞翩跹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理想中的课余生活
6年中考满分作文:家--每个人心中的阳光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要点
中国八大测绘人物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常见问题及改进意见
浅谈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与水土保持规划的异同点
关于进一步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考
水电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惠州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规定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中路线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提纲
(煤矸石)电厂水土保持方案
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浅论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石油天然气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
《灯光》 美文欣赏
《手指》 美文欣赏
《灯光》 随堂练习巩固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读书故事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
《灯光》 重点问题探究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问题探究
《灯光》 美文欣赏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整体阅读感知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