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简论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论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

论文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在中国,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性教育方面:在现实中,当电视上出现成人镜头时,家长往往以换台甚至遮住屏幕来回避孩子好奇的目光;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乃至导致的众多悲剧都充分说明这样一种教育的重要性不难看出,家长以及其他成人读者对儿童性教育读物的态度正说明了性教育存在的必要,儿童性教育并非已经完全做到位了,因为成人这种态度部分导致国内儿童性教育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进行的对异性朋友的友情问题的问卷调查中,只有4.3%的家长赞成自己的孩子交异性朋友,反对自己的孩子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家长竟达95.7%。这一调查结果是令人痛心的。因为面对同一问题,可爱的子女则有近50%的人赞同与异性朋友交往。这些祀人忧天的父母们压根就认为青春期的异性友谊必然会导致早恋。一提起异性友谊就想到早恋,一想起早恋,便想起性过错和性犯罪,于是战战兢兢,谈恋色变,恨不得把男女同学们隔离在两个不同门的冰箱中,老死不相往来。一位重点中学高二的女生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人们总是对这个话题如此敏感,我怀疑他们就是早恋过来的。也说明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在西方,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做这件事的是宗教和家庭,《圣经·新约》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正规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素质的教育内容,而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要求理工科的学生选修一点人文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通俗地说,西方现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雾娃娃
压岁钱
拍电视
美丽的汤逊湖
风筝
读日记
做家务
snake(蛇)
《西游记》读后感
快乐元宵节
蜗牛的收获
二十年后的拖把
快乐的儿童节
第一次坐飞机
读《自古英雄出少年》后感
论钢琴艺术的情感体验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1)论文
中药业绿色营销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1)
在交际中体验成功 在活动中实践语言
黑色幽默的特点
中、低档旅游饭店的市场定位策略(1)
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Language and Culture
论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服装品牌营销传播体系研究(1)(1)
第三道路世紀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报告
探讨我国早教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分析
低价营销策略的成功基础与约束条件(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三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启示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
《吃水不忘挖井人》巩固复习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四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
《月亮的心愿》教案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六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五
《王二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