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

论文关键词:课堂 焕发 生命力

论文摘要:新课标的改革,向教学者提出一个新的教学方向,把主体还给学生。传统的说教方式能“解惑”却不能超越个人经验,不能在阅读中体现人文性和解放个性,缺乏生命力。阅读教学本来就是学生、教师、读本之间对话与交流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动态过程,尤其突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多读、少讲、勤讨论”,充分地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共同实现发散思维的目标。

海涅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理念”。新课标的改革,预示着教学观念需要转变。作为一名在初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既要考虑教学的现实性和承传性,更要适应时代性召唤和发展性需求,要使观念彻底转变过来,确实不容易。观念转变过来,就能以学生为主体从新课标的根本上去解决课堂的问题,做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传统教学课堂缺乏生命力

语文学习,尤其是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不再是扶着走路了,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思维与能力,在预习提示的指引下,对许多课文基本能独立地掌握理解。然而,我们还有相当的教师却不放心,走上去却下不来,面面俱到地讲,反反复复地讲,宁可少做也不放过,讲得津津有味,甚至有点自我陶醉!学生的兴趣和耐性就这样给连珠炮似的演说彻底粉碎了。究其原因,首先是多年来所养成的说教式的教学法,把语文素养的东西不是在于潜移默化和无形渗透,而是像机器似的单向灌输,使学生无法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掌握知识,更难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的不解和惰性不断地累积起来,能使学生厌学和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从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连人文性的熏陶也一并弃置一边了。其次是生菜熟菜半生不熟的菜一齐煮,学生懂的,不懂的,似懂非懂的,统统都讲,还要讲个不亦乐乎。结果造成了学生对原本优美生动的语文课产生越来越深的厌倦感。还有,就是定性定向思维教学,缺少发散性思维,把学生训练成了考试的机器。再有,题海战术占据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二、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得有新的适应时代的理念。那么,如何才能转变自己的观念呢?其中一定要认定自己的角色,让学生跃水而出,表现他们的主体性,让课堂互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多读、少讲、勤讨论”。

多读,就是除了语文课本,语文性读本,还应该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刊物,以求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既然有先行者走出“得益于课外”之路,那我们何不尝试一下,把课外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各种感兴趣的有益之书?当然沉浮在大海上的鱼儿不吸水也会渴死,沉迷在书海不拿来一样脑袋会空白,所以在阅读之后,要求有摘录,有笔记;谈感受,谈体会;去交流,去扩展。这样,超过课本容量遨游书海,学生的欣赏水平、认识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现在我们学校在师生中开展“朝阳读书活动”,并且师生都进行读书笔记,这种举措就是推动阅读浪潮的动力。只要指导得法,各类书籍大多可以开卷有益的。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就是读书,也要读“两面”的书,要做到“知己知彼”。学生如果能形成批判性分析能力,即使不是什么好书籍也能增强抵抗能力。"

多读,并不是放任不羁,毫无要求,让学生对所有的书都仅仅粗读一下,甚至光凭兴趣,挑拣自己偏爱的内容凑一阵热闹,结果在脑子里一点影迹也没有。其实这样的读法,还包括消遣式地读,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吗?然而在信息时代,讲究的是速度更讲究高效率!对有些知识,我们也可以像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但有些知识我们不落实却无法成为自己拥有的知识。

少讲,就是不作不必要的重复,更不要无病呻吟,而是画龙点睛,有的放矢。凡是学生能懂的,或通过有关参考资料能掌握的,尽量放手让学生自我解决。要相信学生的消化能力,而不是字字分析,句句推敲,把所有内容都嚼得烂烂的喂学生。

少讲甚至不讲,绝不是放弃教师的职责,而是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只讲方法规律,予以科学训练,再辅以恰当的点拨引导,配之以适时的检查督促,使学生把自身潜能发挥出来。

勤讨论,就是少讲读而多讨论,不预设条条框框,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自由发挥,畅所欲言。所讨论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大的话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可以是课本的,也可以联系课外阅读的。讨论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讲座式、辩论式、探究式、质疑式……老师在讨论中,主要是做场外指导,由过去的演员角色转换为导演角色,挑动“讨论”的激情,让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以独特的见解更深一层地理解问题。

总之,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课堂就能活起来。可是一直以来,在中考制度“指挥棒”的作用下,我们许多教师注重的是概念化、公式化知识的传授,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不紧跟着教改的步伐,一定有不少的思维种子被陈旧的观念所扼杀!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而只有活的课堂才能把学生教活。所以我们应该有新的理念,只有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个人素质,才能使学习知识的人将终身为之受益。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冲出瓶颈,以勇气和胆识创新教学法。其中多读、少讲、勤讨论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实践中创造百花齐放的多样化见解,发散思维,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资料:

1.刘勰的《文心雕龙》

2.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的话引自《课程·教材·教法》.1991年第10.期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4.《论语·述尔》

5.引用“海涅、鲁迅、吕叔湘、钱梦龙”等的教育理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韵
游魅力大理,圆蝴蝶之梦
月亮
我们的学校
有趣的实验
科学的魅力
雨中的早晨
春天来了
春之雾
我爱四季
春天
小溪,我的快乐
雨花点点
野象谷之旅
试论网络社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试析高校网络招生宣传
浅议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试论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关于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和途径选择
关于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试析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浅议探索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浅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浅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试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探微
浅谈教育信息化与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
浅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
浅析对加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浅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