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主持人采编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主持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这个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我还没有接触主持人这个专业时认为,只要主持人声音好、口齿伶俐、形象好、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渊博的知识、敏锐灵活、标准的普通话及得当的语言,或一些特别的节目需要加点幽默感等就是一个好的主持人,但是在上了大学后才发现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现代的主持人应是集采、编、播与一身的全能人才。
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我在大一下学期加入了校园电视台。在学习后期编辑时,总是会有一些不满意的镜头,如主持人位置有些不对而影响到节目的整体或主持人的状态和节目有些不搭。每当这时我就在想,如果主持人能参与到节目的整体制作当中,明白节目要的是什么样的镜头,主动积极的配合拍出节目需要的镜头,这样不仅使节目更加好看而且使节目的后期制作更加简单快捷;主持人如果参与到节目的整体制作中就能根据节目总体的基调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使之符合节目的要求。这种主持人的采编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整体效果。
还有就是第一次独立做一档节目的时候,当时确定了介绍太原的艺术博物馆纯阳宫的主题后,就直接去采景,漫无目的拍摄,从正门到结束,每一个景点都拍到了,回到学校进行后期制作时才发现许多拍摄的东西都是浪费的,而且节目整体枯燥无味,全是为了介绍而介绍,同预期的效果差很多。反思后我发现在拍摄节目前不光要了解那些有关的历史,更应该寻找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事物进行问答式的互动环节来调节节目的内容,这样在节目中适当穿插一些有特色的事物进行趣味的问答来调起观众的兴趣,让整个节目做到有张有弛,节目看起来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而如果事先在拍摄前先想好需要些什么镜头的话,拍起来就不会漫无目的记流水帐似的拍了,这样不仅节省了拍摄的时间,而且后期制作也会简单很多。通过这次独立做节目的经历,让我再次发现一个主持人采编的能力是直接影响到整个节目的效率与效果的,采编能力对一个好的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比较有名的一个节目《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就是集采、编、播于一身,从节目的采制到播出,始终既是节目的播出者,又是节目的制作者和组织者的主持人,从节目的采制到播出,始终既是节目的播出者,又是节目的制作者和组织者的主持人,这样她就在节目中有很大的自主性,节目的定位,类型,要作成什么样的全是以她为主体,就充分发挥了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的作出符合观众口味的节目。而对于现在大部分的主持人尤其是电视主持人来说都仅仅是各电视台的传话筒,在学校组织到省台当观众时感受尤其明显,我看的无论哪档节目,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一会就会传出编导的声音“主持人,再重说下,刚才这段不行”,一会摄象师又说“主持人,向后站点,这段再重录下”,一会灯光师又会说主持人的不对。在这种情形里主持人仅仅是做为一个传话筒而存在的,看来光懂主持的主持人在当今的电视节目中的作用越来越小,现在需要的是集采编播于一身的高素质的主持人。
在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化”,成了各电视台竞相采取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标。目前,大多数电视台除了新闻节目外,几乎所有栏目都采取了主持人的形式。这就使得观众在欣赏到各具特色的节目的同时,也欣赏到了各具特色的节目主持人,可见当今电视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主持人不是演员,但需要具备表演的素质和技巧;主持人不是导演,但应具有组织和驾驭之功力。而集采编播于一身的高素质的主持人能更好的驾驭这些,更好的突显主持人自身的魅力,这才是把握住了主持人素质能力的根本所在,才使得主持人的形象日臻完美!
论文出处(作者):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一天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的心和“神七”一起飞
- 长大后的我
- 小青蛙上学
- 一个愉快的夜晚
- 考试后发现的问题
- 我那可怜的小牙
- 我的妈妈
- 迷人的禹王广场
- 吃枣
- 香烟的自述
- 一场激烈的球赛
- 春天
- 我帮妈妈洗碗
- 在数学活动中要注意三化
- 协同物流在北部湾区域物流的应用研究(1)论文
-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
- 茉莉花香含文化 管弦乐里寻旨趣
- 中国管弦乐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功能
- 浅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因子的渗透
- 广州市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初探(1)论文
- 蒙古族特色工艺品的营销策略探析(1)论文
- 物理学知识——声学
- 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迎来125岁生日
- 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 试谈幼儿数学教育的八要素
- 兰州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实证研究(1)论文
- 媒介消费的可诉性
- 论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 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
- 为鲁庄公翻案
-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构特色
- 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喻手法
-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 反弹琵琶
- 惜墨如金 三叠九曲──《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剧
-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关资料
- 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层教学法
-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美学意蕴
- 忠言为什么非要“顺耳”不可?──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 《曹刿论战》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