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集装箱式”课程资源管理探索

“集装箱式”课程资源管理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集装箱式”课程资源管理探索

"

[摘要]课程资源管理既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实施中面临的直接问题,也是每所幼儿园发挥课程主体性,科学地构建园本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对课程资源实行了“集装箱”式的管理,采取准入、入箱检验、存箱分格、出箱添加等制度,以保证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其与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集装箱式

目前我国幼儿园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指导性文件,只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作出原则性规定,这就需要幼儿园根据本园幼儿的生活实际、地方文化背景等来制定具体的、适合于本园的课程计划、目标和实施、评价方法。幼儿园要担负起此种课程管理的职能,光靠上级放权或提出行政性的任务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从实践的角度说,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缺乏课程专家定点指导的幼儿园在这方面要么无所作为,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荐选择的教材作为课程的全部,要么是简单收集教师在课程开发活动中形成的素材、方案等,未进行妥善的管理,使教师的开发活动最终只是一些未加整合的零散课程行为。面对这种现实困境,笔者所在幼儿园加强了课程资源管理,努力把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个人随机行为转变为全园系统的、严密的、规范的园本课程活动,逐步形成了集装箱式的课程资源利用与整合的循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集装箱,原意指金属制的分格箱,便于货物装卸与运输。笔者借用其物品堆放有序、输入输出便捷规范的引申义,以形象地说明笔者所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的方法及其产生的实效。我们在课程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实行了以下制度:

第一,准入制度。

凡是能够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资源集装箱。这些资源从来源分类,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或高校幼教专业机构编制的幼儿园教材。这些教材是幼教科研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通常是课程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对其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起着引领作用。二是乡土教育资源。由于乡土教育资源从最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中来,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杜威所说,“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1]乡土课程资源应在整个课程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活动中生成的课程。生成的课程总是从孩子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直接反映了当前幼儿发展的需求,因此是课程资源中最生动的部分。

准入制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课改空间,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身的能力、经验,进行不同层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教研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更多地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情况生成课程或是开发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而经验相对较少的教师,则可以对已有教材进行创造和发挥。如一位年青教师在与幼儿一起认识台湾时,用一位高邮籍台胞的诗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双黄蛋/黄连黄/大陆宝岛两相望/双黄蛋/黄连黄/两岸同胞情义长/双黄蛋/黄连黄/何日团聚共品尝。”双黄蛋是本地驰名海内外的特产,用孩子们熟识的家乡特产来比喻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亲情,形象而生动,激发了幼儿的情感,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获得了进入幼儿园课程资源集装箱的通行证。

第二,入箱检验制度。

入箱检验制度就是在实践中对收集到的课程资源进行反思,包括教师的个体反思和幼儿园的集体反思。个体反思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2]集体反思则由课题组领导组织教师通过观摩、讨论、评优等方式,对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如中班一位教师结合本地的“邮文化节”,首次将有着家乡丰富地域特点的邮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并为之布置了大量的关于驿站、古代邮件传递、邮票文化等方面的图片资料,试图引导幼儿投入到对邮文化的关注与探索中,但活动效果不明显。教师在自我评析时发现了这一不足,教研组则在肯定该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具有自主性和敏感性的同时,指出活动在目标定位及形式上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建议该教师将之用到大班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寄信收信的区域游戏,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感知“邮”的作用。

第三,存箱分格制度。

在这里,分格的涵义是按课程资源主题大小分成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又可建立若干分支。犹如大的箱子里可存放若干小箱子,小箱子里可存放更小的箱子。比如我们建构的“我的家乡在高邮”这一乡土课程资源集装箱,就是根据课程内容涉及的教育领域进行具体明确的分格分层管理:第一层次为社区知识、风俗传统、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地藏物产等;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细分,如“地藏物产”这一分格可以再分为种植物、饲养业、工业矿产、名优特产等;第三层次是进一步的细分,如“名优特产”可分为董糖、珠光米、羽绒服、界首茶干、双黄蛋等。在每一个层次教师都可以进行课程活动的扩展和延伸,如在“双黄蛋”这一层次,已经收集到的课程资源有:艺术活动“打击乐:数鸭蛋”“蛋壳不倒娃娃”、语言活动“欣赏作家诗人笔下的双黄蛋”、社会活动“参加双黄鸭蛋节社区演出”、科学活动“腌制双黄蛋”“认识双数”、健康活动“双黄蛋沙拉”等等。这一制度使教师能够进行科学的取舍,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也由此变得条理清晰。

第四,出箱添加制度。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不变的东西放在那儿,可以拿来就用,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经验的不断重构,有赖于参与各方的不断‘转换’。”[3]课程资源的积累是为了能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拿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必须统整在对学期教育目标和班级幼儿原有经验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适时调整课程目标和教育策略。比如对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我的家乡在高邮》一诗,第一次在中班被设计成与高邮民乐相结合的音乐欣赏活动,第二次在大班则是节选了其中幼儿念来琅琅上口、明白如话的两段诗句,将之设计成认读游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箱添加制度的执行完善了课程资源集装箱的循环反馈系统,也为不断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在对课程资源进行集装箱式的管理过程中,幼儿园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性得到了发挥,真正实现了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调动了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她们从幼儿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入手,挖掘课程内涵,满足幼儿学习的生活性、活动性与适宜性要求。上述课程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使笔者所在幼儿园获得了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为园本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开创了新的思路,也为科学地构建园本课程体系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2]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2,

(7):14

[3](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2 2.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2006,

(1):19~20

3.葛晓英.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学前教育研究,2005,

(1):5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批麻雀与六合彩
我相信,我能行
感恩之情,承载在一张纸上
感谢爸爸
妈妈,我要对您说
感谢
永远的伊莎贝拉
我们的家园哭了
爱的鼓励
我的仙境
我心目中的家长会
可怕的香肠
我爱我家
下围棋的启示
充满魅力的高青县
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关于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与高校的细节管理
关于知识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构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德育接受中的逆反心理探析
关于形势政策教育的特点及应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论析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高校“两课”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
论析因材施教——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低年级识字教学新方法初探──《月亮的心愿》识字教学案例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