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3
论语言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在通常的舞蹈创作表演中,编导会根据演员的能力和特点去设计舞蹈语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舞蹈语汇"。它集人体动作、、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具体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但在现实的舞蹈当中,确有一些舞蹈是需要用语言来"画龙点睛"的。
一、传承已久的表演形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用语言来为舞蹈画龙点睛、烘托气氛,已经成为舞蹈的一个特色了。有时候,一声具有地方特色的吆喝声,可以让观众知道这是在塞北还是在江南;是在草原还是在山区;是哪个民族的吆喝声;甚至可以告诉你将要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舞蹈节目。
1.号子。劳动号子在舞蹈中是比较常见的。无论是山区的林业工人,还是江上的放排水手,只要号子一喊,一下子就会拉近舞蹈与观众们的距离,告诉大家舞蹈表现的地域和地方特色,而且,号子也很容易配合舞蹈的动作,烘托气氛,展示时空,把情感、情绪、情节推向高潮。
2.吆喝。除了号子以外,吆喝声对舞蹈的表现也是具有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你千万别小看那短短的几个字啊,你比如:一声“过年喽!”就可以马上把你带入新春佳节的欢快、喜悦、祥和、热烈的氛围之中。
3.说唱。这种表演形式一般是舞蹈演员自己演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表演形式。用词表述大多简单、明了、具体,表现事物或直接表达情绪和感觉。重要的语言常处理为重音,并常以切分音的节奏出现。
有时语言的选用并不是为了它的内涵,而是为了其动听的节奏效果。比如:"咱们那个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演员用切分音的节奏和着音乐说出,其效果不仅给听觉增加了新颖的成分,也为突出内容性增加了份量。
4.歌伴舞。歌伴舞是以演唱为主、舞蹈为辅的表演形式。它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只是为了烘托气氛;它的歌舞结合比较密切,歌词比较朴实、通俗易懂、歌词的语言音调结合紧密。这种形式在大型晚会、通俗歌曲表演为多。
二、语言参与舞蹈的新形式
舞蹈艺术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在语言参与舞蹈的过程中,在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之下,创造性地把语言与舞蹈相结合,就产生了新鲜而别开生面的新形式。
1.加对话。表演者利用对话直接交流。这样可以明确地介绍人物关系、表达情绪,帮助观众了解舞蹈内容,增强舞蹈的吸引力。这种新的语言参与舞蹈形式在国外的舞蹈创作中已有尝试,而在国内还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形式。
2.加吟诵。根据舞蹈内容,选择或创作一段语言易于理解、富有韵律感、富有情绪感的诗歌或散文,要求保证观众能够听得懂、听得清。由单人或两人有节奏吟诵,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吟诵的配乐音量要弱或者不用配乐。
3.配解说。解说力求简明扼要,不能压倒舞蹈本身,也不能过分地凌驾于其它因素之上。配解说就是利用解说来介绍背景,贯穿剧情,语言在这里的功能作用就是向观众提供时间、地点、年代、人物、事件及其目的等背景信息。
解说不仅仅可以安排在舞蹈的开始,也可以用在舞蹈的结尾或安排在高潮部分。解说词要补充舞蹈的内容而不是评论舞蹈的感情内容,把感情的内容留给舞蹈去尽情发挥。为了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特点及其表现力,凡是动作性强的内容应该全部留给舞蹈来完成。
有些适合语言表达的内容,单靠舞蹈不可能完成,那就放手让语言得到尽情发挥;反之,有些内容用舞蹈表现反而比语言更方便、清晰,那就用舞蹈来直接表现。
我们在运用语言在舞蹈中二者的结合时,必须充分了解和正确区分语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异同,既要发挥各自的长处,又要使得二者有机地结合,达到相得益彰,异曲同工之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水果星球
- 这就是我
- 比溜溜球
- 洗红领巾
- 小鱼的快乐和忧伤
- 我感动的哭了
- 春季运动会
- 妈妈怀孕了
- 迎春花
- 小鸟的幸福生活
- 我尊敬的人
- 学炒菜
- 思念雪儿
- 家乡的八一广场
- 外婆家的黄黄
- 关于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研究
- 浅谈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措施
- 针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对策与思考(1)
- 走出比较优势困境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1)
- 关于加强成教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
- 论金融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1)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1)
- 为行偏生撑起一片蓝天
- 论创业教育在就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 资源约束成为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改革思路(1)
- 浅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 关于影响普通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与解决对策
- 与时俱进,浅谈从根本上抓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 福州市商品房市场主要影响因素辨析探讨
- 《翠鸟》教学设计四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四
-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翠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一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六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五
- 《翠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二
-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翠鸟》教学设计九
- 《燕子专列》听后感
- 《翠鸟》教学设计七
- 《翠鸟》教学设计五
-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
- 《燕子专列》教学建议
- 《翠鸟》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