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

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

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展,跨国融资和资本运营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企业活动,而资本流动国际化使得财务信息量越来越大,财务报告也越来越复杂,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判断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应地,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连美国也不得不放弃其原有强硬立场,走向国际化。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也不断推出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审计走国际化道路成为一 种必然。国际化人才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审计国际化的发展必然促进对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如何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就成为了开办审计学专业的高校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国际化审计人才概述

1 什么是国际化审计人才

国际化人才应是“懂技术、会外语、能交流”,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具有全球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复合型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人才。

国际化审计人才是具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拥有较宽广的经济、管理、法律及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审计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能够履行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等审计职能的专门人才。

审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监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尤其是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我国现有审计人才特别是国际化审计人才在数量上严重缺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来5~10年中大约需500万名审计学专业人才,目前缺口达318万。

2 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是产生国际审计人才需求的主要原因。金融资本国际化需要跨国披露财务报告和国际合并会计报表,跨国公司的发展又使得跨国合并会计报表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势必导致如何提高这些国际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的问题。为此,审计不得不开展跨国审计业务或到其他国家开展审计业务,甚至追求全球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协调一致。因此,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大量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推动了对国际化审计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采用,真正地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国际筹资和投资以及国际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遵循一定国际法律和惯例,因此从事国际审计业务的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法律和惯例,才能抓住实质,更高质量地、高效率地开展审计工作。跨国审计业务或在他国开展审计业务要求国际审计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运用国际会计准则。 二、国际化审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

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比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1 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外语水平

在开展国际审计业务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国际化审计人才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因此,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外语水平,主要是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国际化审计人才要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资本市场及国际营销和管理等惯例和法律等知识,国际审计准则以及其他有关知识,如各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等。

3 国际化审计人才必须具有更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旨在使所有国家都能够接受和使用,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现在虽然英美两国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美国的“会计丑闻”极大地动摇了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在未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将更偏向于原则基础。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仅仅规范了各项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要求,但没有具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规定,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运用其职业判断来分析判明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此,国际化审计人才还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管理协调沟通的能力。

三、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策略

高校要顺应时代要求,利用国外高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采取输出、引进及融合等措施,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合作,借助多种方法和手段,构筑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1 教学内容国际化

首先,要扩充现有课程中的国际性内容,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国际化需求的应用型本科审计教育体系,拓宽学生视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国家间会计审计体系的差异与特色所在。具体做法是在常规教育中引进原版外文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如引入国际会计审计培训教材融入会计本科教学体系,以使学生有效地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等原意。为了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口头及外语文字表达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在引用原版教材的同时,还可采用全英文教学或聘请外教授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追踪国际会计审计前沿理论,以适应审计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往往教学内容的更新不能与行业发展前沿同步,可以通过选择专题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式来解决。

其次,应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等国际行业协会及国际教育组织的联系,跟踪国际审计人才培养教育的规格、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学管理改革的信息,保证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2 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引入国际审计资格考试的培训课程,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国际审计人才。目前国内有几十所高校纷纷引入英国ACA或ACCA课程,设立培训及考试点,开展国际审计资格考试;还有一些高校通过开设了CGA培训项目,开展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其共同之处是将学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向社会输送国际化审计人才。这些做法能够促进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学习发达国家在审计人才教育模式和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在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中进一步推广。

3 师资队伍国际化

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应该在培训师资上得到体现,高校应使教师成为国际化的标杆。一是可以通过选派教师走出国门,参观、访问及留学,借鉴和学习国外大学的长处,使其开拓视野,了解和学习世界先进的审计理念和经验;二是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筑巢引凤”,引进海外师资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做到“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努力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4 建设体现国际化的实践教学基地

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可以借助实验室的网络设施实现国际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许多国外高校通过网络开放了其特色课程,其中不乏会计审计方面的课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使审计教学的内容与审计发展与国际化进程密切联系。

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可以选择那些开展了涉外业务的企业或具有外资企业审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实习基地,以营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氛围。在开展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接触和了解到一些涉外的审计业务,有助于熟悉国际性的经济活动,理解和掌握国际审计准则。

还可以考虑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或培训机构联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寒暑假为学生安排海外移动课堂,让学生到设在海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审计实践活动等。

5 输出学生接受国际审计人才教育

开展中外联合办学,输出学生接受世界一流专业技术学习,是目前培养国际审计化人才的一个发展趋势。如首都经贸大学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四方签署了合作培养澳大利亚会计学硕士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资格项目协议书,联合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

总之,只有高素质、国际化的审计人才才能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审计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任重而道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小时候和我现在——衣行住食篇
我的妈妈
桃花朵朵开
我的“严”老师
清明扫墓
欢迎新同学
春游
我的勤快妈妈
我的妈妈
参观宁波博物馆
数学高手——我的爸爸
种花
粗心的我
我错了
我学会了画画
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体会总结
如何当好中层干部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
乡镇纪委书记关于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心得体会
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党员先进性共性标准
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班主任工作心得
建设系统的干部学习先进典型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心得体会
律师学习《物权法》心得体会
监狱工作三种意识心得体会
个人剖析材料
怎样当好村干部心得体会
如何做好村支部书记的心得体会
如何当好一名派出所所长的演讲
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该借据能否认定
专家如何参加医疗事故鉴定会
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简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反思与建构: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公示方法之制度
对合同生效中“意思表示真实”要件之思考
崛起中的河南区域经济研究(1)论文
过案例解析《条例》
论广州越秀区民俗旅游市场的开发(1)论文
浅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三个教学原则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论文
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总体对策(1)论文
谈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
福建省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1)论文
25吹泡泡
爱吃的水果
37、公鸡的脸红了
3 、笋芽儿
执教《美丽的丹顶鹤》得与失
4 农村大变样
我选我
1、找春天
错在哪里
写一种花
雪花儿
8、我要一本书
21 苹果落地
六个孩子七个坑
第四册《左忠毅公逸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