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6
浅谈职心理健康课程的个别化教学分析
"
论文摘要:个别化教学是一种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特殊化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顾忌个别学生能力、兴趣、需要等的差异,以设计独特的教学计划,这种策略化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心里健康水平。本文以个别化教学为切入点,分析它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方式,以及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点。
论文关键词:中职 心理健康 个别化教学
一、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课程的个别化教学当中,必须具备相关理论的支撑,在理论上主要有八个方面的知识,包括学生自我意识培养、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理论方面,从过去的偏重于认知能力培养到转向认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个性品质(性格、情绪、意志力、社交能力)的培养双向并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最大可能达到理想效果。在实践上,设立分组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探讨;布置小论文,如“对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让学生结合理论和自身实际进行总结等。
二、教学方式
1.言传身教——教师调节自身心理,互动教学。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指导和引领者,是学生行动的指南和争相效仿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关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教师才能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言”、“行”并重,不仅包括教师规范自身行为,做到言行一致,还包括实施“互动教学”,可以角色扮演、少讲、精讲。
2.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分流教学。所谓“和而不同”,个别化教学,不是取消差异,相反,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首先应分别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档案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借助权威心理测验评估手段,对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描述和评价,包含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信息,静态指个人基本情况、受教育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动态则指个人智力和情商方面的信息,如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价值观等等。在教学策略上,针对个体差异,分流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如,把知识基础层次相同和志趣相投的同学分为一组,便于教师选择学生一致或接近一致喜爱的方式教学;把学习能力相似的同学分为一组,便于教师把握改组整体学习水平、进度,以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强度、频率;还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排除单一地从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智力高低的唯一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照顾一些需要更多关爱、激励和赞扬的学生,让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举一反三——案例教学,启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引入案例教学,相对枯燥的讲解而言,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故事生动的情节,吸引学生耐心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情感变化,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应当强调的是,期间,教师应多作肯定性的评价,注重教学策略,运用启发式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思考、想象、表述以及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
4.克己内省——异步教学。中职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毕业后就离开学校,教师永远寸步不离地指导学生解决漫漫人生会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是不现实的,且踏入社会的他们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异步教学,给学生自由自主的空间,停止灌输和说教,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特征
1.教学目的明确。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个别化教学方式建立在对学生个体信息,尤其是心理现状情况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目的非常明确。这种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便于采取最为妥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免受伤害、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优势与劣势、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沟通与合作、提高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等。
2.组织形式灵活。个别化教学方式倡导“互动教学”、尊重个性,因此,组织形式多样,有集体的、有分组的。如在情景化的组织中,每个学生分角色扮演,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合理的分组。教师针对每组具体情况,以不同的方式授以不同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多变。个别化教学方式一反传统偏于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尊重个性,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方式,如互动教学、分流教学、案例教学和异步教学等,不断创新了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为以后积极探索更加科学、严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总结
总之,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个别化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十分注重个体差异,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了教师的责任意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以及对个别化教学方式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对以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胜似亲人
- 观察豆子
- 黄山导游词
- 可爱的小猫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再逢中秋
- 时间都去哪了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我的蝈蝈将军
- 观察
- 颐和园导游词
- 养蚕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