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9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档案管理论文(1)
一、 电子 文件定义及其特点综述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 社会 活动中形成的,以 计算 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
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 现代 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 影响 ;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二、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1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 应用 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
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 总结 出一套工作流程及 方法 、原则,如文件的立卷归档制度。文件的归档立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
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
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2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但在当今电子文件的环境中,文件的形式特征和 内容 特征均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
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3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 理论 分析 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根据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文件应根据其凭证价值和 参考 价值确定保管期限,而电子文件一方面由于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文件,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要,信息和数据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 目前 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尚无 法律 保证。因此,其鉴定、管理方法亦无定论。
此外,由于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三、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1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影响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种原始记录性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形式上,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者的亲笔签署等,都表现出真实的原始性。
也正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才使得档案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其它信息,而具有法律凭证的作用。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它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的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
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甚至文件与档案之间很难划定一条人为的界限。人们可以在机器上随时方便地复制电子文件,这样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这一档案概念就变得难以理解。
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电子文件能否作为档案是否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等,便成为档案界的一系列新课题。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
2对档案来源原则的 影响 来源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是尊重全宗,从内部来看是尊重原始顺序。 目前 ,随着大量 电子 文件的产生,后者愈益受到普遍关注。
传统的观点认为源于来源原则的档案检索系统必须一律建立在文件形成者或信息提供者的组织机构及其文件的基础上。只有根据其来源,从形成者的 法律 责任和行政管理的角度看 问题 ,才能正确整理和理解档案文件。
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锄草
-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 我最喜欢参加的一项活动
- 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
- 公路上玩不得
- 我家的“食神”争霸
- 海伦,我想对你说
- 我最爱的一项活动
- 四时之风
- 祸起福寿螺
- 老师,我为你而歌
- “英雄”
- 公共汽车上的启示
- 改写寻隐者不遇
- 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
- 浅论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分民法论文(1)
-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税收征管对策研究
- 试论共同抵押民法论文(1)
- 论专利侵权责任民法论文(1)
- 关于取得时效的几点思考民法论文(1)
- 试谈税收征管社会化
- 浅谈关于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的思考
- 浅析我国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中国国债规模和投资风险分析
- 夫妻侵权责任探微民法论文(1)
- 浅谈税务数据挖掘与深度利用
- 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财政政策选择
- 论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民法论文(1)
- 论缔约过失责任民法论文(1)
- 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制民法论文(1)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 《鲸》教学设计9
- 《鲸》教学设计4
- 《鲸》第二教时教学设计2
- 《鲸》教学设计2
- 《鲸》教学设计11
- 《鲸》教学设计12
- 《鲸》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鲸》教学设计10
- 《鲸》教学设计8
- 《鲸》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鲸》第二教时教学设计3
- 《鲸》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