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4
探析贫困地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1)论文
摘要:贫困地区人才普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流动失衡等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究其原因除了人才观念不强、自然环境不佳外,人才工作机制落后是影响人才工作活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入手,探讨完善和创新贫困地区人才工作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人才 人才工作机制 贫困山区人才 创新机制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工作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
贫困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新机制。 1 创新培养机制,提升存量人才素质。
按照大教育、大培训要求,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眼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全体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一是发挥党校、行政学校、人才培训基地和成校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全员培训和学历教育活动;二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组建专家服务团和科技帮带小组,普及科技知识;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加大紧缺人才和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四是选拔本地优秀人才通过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送科研院校培训等形式进行强化培养,努力造就各行业的学术带头人。
2 创新用人机制,大胆选拔和使用人才。
(1)不拘一格用人才,营造良好地用人环境。一是要打破各种陈规旧习和论资排辈等习惯的束缚,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二是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全面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不唯学历和资历,以工作实绩论英雄;三是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公开考录,杜绝“条子进人”、“关系进人”的现象;四是创造良好的人才竞争环境,形成竞争有序、人才辈出的滚动发展局势;五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所长;六是创新人才使用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为,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2)科学评价人才。按照“有用即人才”的观念,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以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要素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地评价、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依据。
(3)促进有序流动,盘活现有人才。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影响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积极探索柔性流动办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强人才信息网络建设,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完善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吸引人才流向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缓解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人才相对匮乏和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相对过剩的矛盾,保证各个领域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平衡。
(4)落实激励机制,稳定现有人才。“国家大事,唯赏与罚。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因此,要着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努力稳定现有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突出贡献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重奖;二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三是改革现行的分配机制,真正把绩效工资与工作业绩挂起钩来,提倡智力入股,技术分红,重智酬勤,优劳优酬;四是下大力气提高各类人才的待遇,努力实现人才的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基本统一;五是建立和完善人才保障制度,打消人才的后顾之忧。 3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引进高素质人才 建立以生产需求为导向,以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保障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
一是引进人才必须实事求是,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二是严格兑现相关待遇;三是对引进后绩效显著的人才,实行重奖;四是引进的高级人才,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和职称结构比例的限制,并为他们提供住房、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上天的蚂蚁》读后感
- 老师真辛苦
- 我的研究报告
- 采蘑菇
- 迎奥运
- 迷人的春天
- 我的偶像
- 葫芦落光之后
- 我的牙膏
-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 我喜欢的小动物
- 快乐的英语课
- 小柳树
- 《天鹅、大虾和梭鱼》读后感
- 长大的我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 ASP.Net中程序构架与程序代码的分离
- 2种茶饮料的研制及营养评价
- 利用VB实现对IE的调用与控制
- 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
- 基于EDA技术的FPGA设计
-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探索
- 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探微
-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分析及防范策略
- 当前电信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对策
- 保障网络及网站系统安全的技术方法
- 帕罗西汀治疗紧张性头痛46例分析
-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一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二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一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实录
- 《活化石》 教学设计一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三
-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 《回声》 教学实录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二
- 《活化石》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