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4
面向2000年的中国政府行政-变革与发展的图式-公共政策论文
第一部分 :现时代中国行政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入邓小平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社会开始了其第二次革命,其意义不亚于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奴役,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面向这场改革与开放肇始的第二次革命,巩固了这个民族国家并开始使之摆脱贫困。
这场革命所引起的中国社会的变革是史无前例的。在第二次革命推动下,中国社会进入了由传统向选定的全面转型时期。
概括起来,中国社会在如下诸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 。社会主导价值。
经过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社会生产力已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
从局部单项向整体系统方向发展;。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向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经济形态。
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社会结构。
从封闭走向开放;。政治体系。
步向民主政治的秩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主导价值、经济、政治、社会诸多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标志着中国社会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在这历史的转型期中国政府的行政也面临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全方位的,是巨大的。
政府行政系统对外界压力和挑战的适应与回应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甚至于关系到政府行政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挑战之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经济领域,中国的政府行政系统面临着一个双重的挑战,一是如何维持并推动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二是推动经济体制的变革与转型。
10余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改革以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8。6%,1992年达到12%,大大超过6%的计划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在七五期间累计完成。19795亿元,基本建设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市逐步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获得改善。
单位扩散的规模更加扩大,国家总体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得到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经济发展起伏与非均衡,仍未走出“放乱收死”的恶性循环。以七五为例,头三年(1986-1988〕,国民生产总产值平均增长10。
1%、高出计划2。6个百分点。
由于经济发展失控,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后两年(1989-1900〕,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4。0%,比头三年下降6。
1个百分点,固定投资则为零增长,五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的最大落差分别为7。
4、7。8和31。
5个百分点。八五初期,经济过热的势头仍然存在,潜伏着危机。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七五期间,重点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由于诸多原因,未得到发展,有些甚至削弱。基础工业滞后,运输能力与经济发展极不相当。
。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
社会物耗率大幅度上升,1990年达65%左右,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大幅度下滑,实现利税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上有1·6%,而上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出现负值。基本建设投资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下降,从六五的75%、下降为73%。
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
通货膨胀。按七五期间计划要求,信贷资金来源增加4745亿元,货币投放量为1000亿元,但实际执行,信贷资金运用实际9000亿货币投放量累计达1700亿元。
全社会零售物价大幅度上升,年均增幅达10·3%,1988年达18·5%。。
宏观失控。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不合理格局,国家财政收入已由1985年26·1%下降到1989年的18%。
宏观调控机制未建立起来。。
人口压力人口增长大大加重了经济负担。 因此,在经济发展领域,中国政府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有力挑战:。
经济效率。如何使社会的各种稀有资源实现合理的、有价值的配置,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经济增长。
政府如何和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促进国民经济保持增长的势头。。
经济稳定。政府如何和怎样有效地抑通货膨胀和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充分就业。
对这个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实现充分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丢三落四
- 我在“抽烟”
- 一次失败的尝试
- 家庭趣事
- 妈妈,请你原谅我
- 到处都有爱
- 一道有趣的错中求解题
- 大笑中懂得
- 打羽毛球
- 爱,就在我们身旁
- 环保垃圾筒
- 撕日历
- 全国故事大王比赛
- 我们的“秘密基地”
- 买肉夹馍
- 探讨 兴趣 写作
- 关于启发式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浅论学校德育活动方式
- 浅谈教书育人
- 论民办高校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 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
- 简述加强听说教学提高听说质量
-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配置误区及思考
- 浅谈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与对策
- 浅谈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 浅谈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 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教育的比较研究
- 浅论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影响
- 浅论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外语能力的培养
- 《草原》学习目标
- 草原动物知多少
- 蒙古包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杂谈
- 《草原》词语造句
- 《草原》课文题解
- 《草原》疑点解析
- 《草原》一文“矛盾”释疑
- 《毛主席在花山》中心思想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后记
- 《草原》难句解析
- 《草原》相关链接
- 《草原》课文解读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
- 《毛主席在花山》课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