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8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 学校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 个案研究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提升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学校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为了研究学校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选取了一所城市小学作为个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个案小学六年来的制度文化建设的情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认为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制度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的人性化、情感化实施;校长在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所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3]所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校,特别是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广义的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当前,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从研究学校制度文化入手,深入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确立个案,并于2009年8月底进入个案学校现场,收集资料,最后分析整理资料,成文。收集资料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 2.个案小学的制度文化分析。

(1)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态势等文化因素。前者是表层的显见部分,后者是其深层的隐含部分。一般来说,学校制度文化的显见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传统,主要是指带强制性或学校着意倡导的传统,如校训、校歌、校徽、某些优良作风、某些教学或文体活动项目的专长等等;另一类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师德要求、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各种奖惩制度、学校及各层级制订的各种带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学校制度文化的隐含部分主要是其显见部分所体现的价值观。它包括制订者和倡导者的价值观念,也包括执行者认同程度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从另一角度看,它主要是学校各种群体文化,即学校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学校传统与规章制度上的体现。[4]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否对制度文化加以改造乃至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内在保障机制,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向度和效度。[5]

(2)个案学校显见的制度文化分析。个案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以教师培养制度为例。2003年,个案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日益增多,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长远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名师工程”是针对中年教师制定的,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突出的科研能力(能主持或参与一个以上的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这个阶段,对教师们的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力求让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案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在学校的工作记事中,有长达30条的教师外出比赛和考察、学习、观摩的记录,包括市区的教研活动、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比赛、课题研讨活动、“请进来”讲座等。2009年,个案学校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攻读在职以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实行奖励。可见,个案学校显见部分的制度文化具有形式上规范、内容上具体的特点。 "

(3)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学校制度的集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构成。但与制度体系相比,制度文化更注重的是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6]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哪些价值观呢?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有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束缚教师,而是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合作的观念。个案学校一直秉承“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校训,所有的工作都由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青蓝工程”就是一个合作的好例子。还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出谋划策,集体商议通过的。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校集体的凝聚力。个案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特别是“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都要负责学校某个制度板块的管理。学校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平等互助、开放合作,经常沟通交流,教师面临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是以校为本的观念。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校师生的发展。有位教师如是说:“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工作是一种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个案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自豪感,体现了优秀的学校制度文化的魅力。

3.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六年多坚持不懈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个案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专业情意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7]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心理意愿,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动力和前提,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指教师本人基于自身专业素质的现状,根据本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的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目标、规划和思路等自觉的、明确的认识。只有富有专业情意和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才会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自觉地持续增强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自我更新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与态度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个案学校的教师,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教师们的读书活动,不断学习与反思,提高了教育素养,也使他们学思结合,使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不断增强。有位教师说:“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3)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在我国,过去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个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比如语文教学方面,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开展了作文比赛、朗读评估活动,小诗人评选活动,以及课外阅读和新诗教的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开展百舸诗社活动、毛泽东诗词鉴赏活动,推荐好书、古诗背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四、讨论

1.建设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文化规定着教师工作、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规定着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如何实施。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情感管理。情感管理的实质在于以情感为中介,协调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使学校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情感管理要求人与人之间及时地沟通。学校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行政领导要更多地与教师沟通,去了解教师的情况、需要和动机,信任和尊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和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会导致教师的自我信任,而阻碍这种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进而阻碍教师的发展。

3.校长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一把手,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校长不仅是学校行政领导、管理者,而且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专业发展的模范。作为出色的管理者,校长要有清晰明确的学校长远发展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文化氛围,既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人人求发展的竞争氛围,又要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所有教师进步。校长的行政权力加上榜样作用,是教师发展的保障和模本。校长在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从个案学校得到的最大启示。

然而,对于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涉及较少,这也是个案学校做得还不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的地方,相信随着学校制度文化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此问题会得到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2]牛瑞雪.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

(10):85-88.

[3]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

(5):32-36

[4]秋实.第六讲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1991,

(10):41-43. [7]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血汗长城
好孩子
胜似亲人
黄鹤楼
九寨沟导游词
一件好事
小蚂蚁
我们的教学楼
鲁迅故居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詹天佑纪念馆导游词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法国梧桐树
九峰公园
黄龙导游词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支票的托收手续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天》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燕子飞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