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外部审计对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价值分析

外部审计对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价值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外部审计对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价值分析

外部审计对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价值分析

一、引言

代理问题是公司研究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英美国家的分散股权使得经理人与分散股东的代理冲突备受关注。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股权集中,实现大股东和经理人的制衡。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开始进入各国专家的视野。

大股东对于企业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监督经营者行为。大股东因较大的股权而与企业利益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身对企业的控制权,监督经理人经营行为,防止经理人因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罔顾企业利益。另一方面是掠夺企业剩余价值。大股东并非拥有企业全部的股权,根据“智猪博弈”原理,大股东更倾向于对企业实施监督控制,而中小股东则更倾向于“坐享其成”分享企业剩余现金流。随着大股东股权的增加,其对企业的控制权也在增加,掠夺企业的剩余价值更为便利。研究表明,大股东掠夺企业的程度,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随着大股东股权的增加而加剧,二者成正相关;但到达一定时点后,随着大股东股权的增加,大股东与企业的利益渐趋一致,代理冲突反而会随着股权的增加而缓和。即随着大股东股权的增加,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呈现倒U型特征。

在股权比较集中的新型发展中国家,大股东利用自身对企业的较大控制权,通过金字塔结构与隧道效应掏空企业资产,代理成本较高。研究表明,控股股东代理冲突可由改变股权结构、改变资产负债率以及接受外部审计的到控制,三者之间可相互代替。本文着重围绕审计对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价值展开。

二、控股股东代理冲突产生的原因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是引起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形成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源泉。一般认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即为控制权,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即为现金流权。

“智猪博弈”结果表明,大股东较之小股东更倾向于对企业实施控制,获得企业的控制权,中小股东则更倾向于仅仅获得企业的现金流权。运用母子公司形式形成的公司金字塔结构,成为分离企业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最佳工具。在金字塔结构下,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现金流权是各个企业控股的乘积,而控制权则是金字塔每一层最小的持股比例,这就形成了企业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严重分离,在此情况下,大股东的现金流权被削弱,向小股东靠拢,但利用金字塔结构优势,其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并不与现金流权同步,变动很小,使得位于顶端的企业能以较小的现金流权取得较大的控制权。金字塔的层次越多,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就越严重。因此大股东极易利用其对金字塔底端的较大控制权,掏空企业资产,将底层企业资产向金字塔顶端企业转移,以获得较大的现金流权。在此过程中,大股东利用金子塔结构掏空企业资产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形成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

三、公司对外部审计的需求

公司对外部审计需求随大股东股权的增加而变化。在金字塔结构下,当大股东控股权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增加时,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逐步增加,但此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与信息传递存在时滞,外部并未对股东代理形成完善的监督,大股东利用隧道效应攫取企业剩余价值的成本低,大股东不倾向于选择外部审计以监督企业行为。而随着大股东股权的进一步增加,企业内代理成本逐步受到中小股东及其他各方面关注,企业内部及外部监督使得大股东继续攫取企业剩余价值的风险加大。当大股东面临的风险超过从企业攫取的利益时,为保护自身利益,代理股东更倾向于选择披露更多的信息以尽可能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对外部审计的需求也更高。当大股东拥有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其股权的进一步增加使得控股股东与企业利益具有高度一致性,代理冲突随大股东控制权的增加而逐步缓解,此时控股股东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考虑,倾向于不选择成本较高的外部审计,以节约企业成本。

因此,企业对外部审计的需求与代理股东代理冲突的增加成正相关关系。在控股权集中的初期,股东代理冲突较小,企业对外部审计需求也相对较小,且随着控股权集中增长相对缓慢。股权集中度到达某临界点后,由于企业股东代理冲突日趋严重,企业对外部审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当股权继续集中,外部审计需求达到顶峰后,由于企业利益与控股股东利益渐趋一致,企业对外部审计需求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当控股权进一步增加时,企业的外部审计需求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趋于平缓。

四、外部审计对缓解股东代理冲突的价值分析

审计是基于企业契约而产生的,外部审计以事务所审计为代表,聘用各方信任的公正审计师,减少契约的信息不对称,利用外部监督机制约束大股东行为,减缓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外部审计对于我国资本市场而言,更是维持资本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本文就将就外部审计对缓解股东代理成本的价值作出分析。

(一)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

高质量的外部审计使得控股股东在利用金字塔结构掏空企业资产时,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当代理股东代理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不相匹配时,代理成本趋于下降。企业股东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将企业行为约束在会计准则之内,减少代理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格的外部审计使得控股股东面临的风险越高,相应降低由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引起的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效果也就越显著。WwW.LWlM.com

(二)外部审计对解决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缺陷

外部审计对解决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不彻底性上。受企业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与企业有聘用关系,并不能成为独立于企业存在的实体,不能与企业的大股东形成新的平衡制约关系。企业与外部审计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得其不能彻底根治股东代理冲突问题,只能部分约束和缓解股东代理冲突,同时使企业的运营和会计处理较之先前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规范,但不能从根本上形成中小股东保护机制。

五、结论

企业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形成股东代理成本,企业对外部审计需求随股东代理成本的增加而上升。与改变股权结构、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相互补充替代,外部审计是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三大途径之一,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够增加控股股东机会行为的风险,由此减少股东代理成本。但由于审计师与企业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外部审计并不能根除控股股东代理问题。

参考文献 [2]高强,伍利娜.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审计师选择的再检验[J].北京:审计研究,2007(05).

(责任编辑:刘晶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师我想对您说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读后感
新学期的打算
90后的我真幸福
瞧,这就是我
我的一家
我与快乐一起成长
豆子成长记
我的好老师
我的家----江南世家
我与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学校
我是一个小书迷
财政支出约束优化的框架分析
乡镇财政理论、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体制中激励相容制度的合理安排
论尸体的法律属性及其处置规则民法论文(1)
关于姓名平行的侵权责任问题民法论文(1)
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
见义勇为者应当获得补偿民法论文(1)
论建立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体育器材造成伤害的责任问题民法论文(1)
法的科学性质疑民法论文(1)
委托培养协议不应是“卖身契”
闲话民事司法解释民法论文(1)
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财政改革
改进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中长期考虑与建议
从国际法视角论人身自由与安全权民法论文(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三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四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五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导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六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四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二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之一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三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之二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四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五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