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探析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1)-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考察和分析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理论及实践背景的基础上,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基本路径和相关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路径 近年来,“服务行政” 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尤其是自2004 年2 月21 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更是掀起了一场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或“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浪潮。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国内高校在探索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道路上也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一、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学术界有关“服务行政”和“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理论探讨、各级政府机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 为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关于“服务行政”的理论探讨 “服务行政” 一词最早见于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Ernst Forsthoff)发表于1938 年的代表作《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
在国内,“服务行政”思想的提出至少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初。当时,台湾学者陈新民在《公法学札记》一书及其他一些相关文章中对福斯多夫提出的“服务行政”概念进行了介绍与解读。
此时,大陆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意识到建立服务行政的必要性。郭道晖指出,在市场经济中,最好的政府应是以行政权力为人民权利服务的政府。
陶学荣认为,要不断创新行政体制,增强其适应性,使之适应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不断增多的对政府行政服务功能的需要。张成福认为,“管制行政”与“服务行政”的冲突是公共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冲突的主要表现之一。
在他看来,应当要使公共行政由国家权力的载体过渡为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体。崔卓兰也提出要将政府的“管理”和 “服务”融为一体,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思维模式。
张康之则把历史上的行政分为三种模式: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和服务行政。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行政模式经历了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的演进过程,建构“服务行政模式”是人类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敬仁也明确指出,“服务行政”将是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此, 公共行政将走向服务行政逐步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自20 世纪90 年代末期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对“服务行政”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沈荣华指出,可以从观念、功能、本质这三维角度来考察服务行政的内涵结构。
从观念上讲,服务行政应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确立亲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功能上讲,服务行政就是要转变政府的角色,使政府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要以出于公心、服从民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件事真有趣
- 记一次劳动
- 那一次,我流泪了
- 难忘的游泳考级
- 今天没有作业
- 今天,我真后悔
- 有趣的风俗
- 值周
- 跳舞的苦与乐
- 赏瓷
- 我成长的故事
- 那一次,我流泪了
- 口袋怪兽我搞不懂你
- 买书记
- 柬埔寨之旅
- 关于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视野看拉丁美洲区域教育合作
- 论质化研究的人文精神
- 浅谈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因素分析法
- 简析植物园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关于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浅谈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 试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内容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
-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实现
- 浅谈主体性原则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
- 浅析提高染整工艺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 论主体性原则与启发式教学
- 浅谈高职《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
- 谈提高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 浅谈草原管理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与教学改革实践
- 《开国大典》课文导学
- 读《开国大典》有感
-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 引导学生“想象场景”──《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 《开国大典》课文结构
- 《开国大典》篇章结构
- 《开国大典》教学后感
- 《开国大典》教学杂谈
-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 《开国大典》课文题解
-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读《开国大典》有感
- 《开国大典》评课
- 《开国大典》预习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