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作业会计对传统会计成本观的突破(1)-成本管理论文(1)
与传统会计成本观相比较,作业会计实现了几个重大突破。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溯本求源,改变成本动因 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会计的成本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入产品成本。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
在传统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取决于间接成本分配的合理性。而在现代企业制造过程中,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最终产品和劳务吸纳的间接费用大增。
这种情况下,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配将会使产品成本信息严重失真。因此,应从成本产生的源头入手,分析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作业成本法(ABC法)应运而生,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二、强调成本的战略管理,延伸成本概念 传统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但随着市场格局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产品的价值实现比价值形成更为重要,因此,应选择实施按成本管理要求的全程管理。 ABC法正是立足于这种全程的成本概念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将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且尤其重视在产品投产前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如果说价值工程强调在设计阶段剔除产品过剩功能,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ABC法则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对于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在不影响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也选用低成本作业。因此,ABC法被看作是价值工程在成本会计应用中的深化、细化。
三、强调决策的成本关联性,辅助相关成本决策法 相关成本决策法是管理会计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决策方法,它将与某种决策相关的成本和收入进行配比来做出决策,只考虑随决策而变动的成本,忽略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相关成本决策法假设决策对成本在短期内发生影响和多项决策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相关成本决策法考虑了决策的短期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①一旦某项决策敲定,与该决策相关的变动成本就会成为与其他决策无关的固定成本;②所有成本均是变动的,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仅仅只做一项决策,前期决策会对后期决策产生影响。换言之,某些成本就某单个决策而言是固定的,但就一系列决策而言却是变动的。
相关成本决策法假设决策互为独立是脱离现实的,生产中企业总是面临许多决策,一些决策还同时进行,其相互影响既体现在机会成本上,又表现在未来的潜在成本上。相关成本决策法没有考虑这种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使用它将导致一定时期内从各项决策取得的收益不具可加性,即整体效果小于单项的决策效果之和。
ABC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辅助相关成本决策法,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一项决策不仅要考虑其对同期决策的影响,还要考虑其对后续决策的影响;不仅需要预计未来的机会,而且还要掌握成本的长期习性,其中包括那些不随单项决策变动,但随多项决策变动的成本习性。ABC法通过揭示各种成本的动因,了解各决策方案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使决策后系统的总体效果大于各单项决策效果之和。
四、重新界定期间费用,完善成本概念 传统成本观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班的三“美女”
- 我的勤俭奶奶
- 小徐老师的微笑
- 我的堂弟弟-李文旭
- 我的“双面”妈妈
- 我就是我
- 我的“预言”爷爷
- 我的弟弟
- 我的"死党"
- 我的妈妈
- 五四班的“铁三角”
- 心中的感动
- 我的绝招
- 狡猾的老师
- 老大.小妹.我
- 新经济环境下网络营销的运作方式研究
- 基于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战略研究
- 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 新经济对财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 俄罗斯决意“新经济”
- 简析普京的新经济构想
- 软肋:新经济的成长烦恼
- 新经济时期改善石油管理方式的一些建议
- 新经济形势下的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需求分析
- 新经济环境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浅析
-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
- 电子商务——我国的新经济增长发动机
- 寻路新经济
- 新经济下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探索
- 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的“五个服务”
- 《长江之歌》练习设计
- 《三亚落日》给人的启示
- 《长江之歌》教案之六
- 《长江之歌》教案之五
- 《烟台的海》评课
- 《长江之歌》的作者胡宏伟
- 《烟台的海》实践活动教案
- 《三亚落日》教案之六
- 《烟台的海》课文原文
-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三亚落日》课堂教学实录
- 《三亚落日》课文原文
- 《三亚落日》说课材料
- 《三亚落日》教案之一
- 《烟台的海》课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