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差异-管理学论文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差异-管理学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0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差异-管理学论文

在管理会计学中,以成本性态可分为基本假设,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它从无到有、从一开始不为人们所认识到被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

本论文通过比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概括其差异。精品学习网管理学论文提供参考。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差异

一、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则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如表: 方法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二、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由于两种方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所以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也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均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下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作为了期间成本。

所以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的成本。

三、计算损益的方法不同。在不考虑税金问题的情况下,完全成本法下,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现举例如下: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产量均为600件。

而销量分别为600件、500件和7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150元。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20000元。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2000元。

要求: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总额。 损益计算和年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利润总额90000480001200020000 1000075000400001200020000 3000105000560001200020000 170002700001440003600060000 30000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利润总额900006000020000 10000 750005000020000 50001050007000020000 1500027000018000060000 30000第一年,产销均衡,两种方法下的利润总额相等。

第二年由于产大于销,有存货,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都作为期间损益 在管理会计学中,以成本性态可分为基本假设,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它从无到有、从一开始不为人们所认识到被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

本论文通过比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概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妈妈西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智慧珠游戏拼盘
森林伙伴去春游
生命的旅程
学校的花坛
舞龙灯
暑假里的一件事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好成绩可以买得到吗?
家乡的变化
美丽的江滨公园
记一次劳动
第一次煮饭
读书体验
乡镇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阻碍因素与对策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审计结果的公正和审计效率是审计程序追求的目标
推行审计公告制度 打造阳光政府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
浅议行政事业审计如何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浅议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EXCEL在审计银行存款未达款项中的应用
基建项目决算审计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抓住四个重点增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针对性
政府采购与国库统一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浅议审计管辖
论审计干部的修养
浅谈公共财政框架下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新空间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黄河颂》同步达纲练习
蔡运强:《土地啊……》(节选)
《黄河颂》习题精选
艾 青:《我爱这土地》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
《黄河颂》习题精选
孙 犁:《老家》
端木蕻良:《早春》
《土地的誓言》练习题与答案
王继波:《我爱这土地》
《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秦 牧:《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