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与现实选择

浅析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与现实选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4

浅析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与现实选择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污染状况不断加剧,当前我国政府对资源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因此,研究如何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税收“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税收;现状;经验借鉴;建议

一、我国绿色税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一些资源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和措施,主要是基于鼓励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和综合回收废弃物而制定的。虽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经济目的。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的税制严重滞后环境保护的需要,存在很多问题。

(一)未形成绿色税收体系

虽然我国目前一些税种的具体规定中含有环境保护的意图或作用,但都是零星分散在其他税种及其税收优惠政策之中(如表1所示),缺乏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专门设立的独立税种。

(二) 现有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中,有关税制设计不够合理,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

如就资源税而言,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征税范围窄,基本上只属于矿产资源占用税。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

(三)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的税收优惠形式单一,缺少针对性、灵活性

当前我国税收制度中对“绿色”产业的税收优惠项目较少,且未构成完整体系。主要是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中减免项目。

二、美国等发达国家绿色税收成功经验及启示

目前世界上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处于前列的主要国家有美国、瑞典和荷兰。经合组织(OECD)各成员国都建立了形成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税收体系。从现有的实施效果来看,他们的作用是显著的,下面将具体介绍发达国家在绿色税收体系构建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绿色税收体系包括对汽油的征税、对产生臭氧的化学物品征收的消费税、开采税、对固体废物处理的征税、对与汽车相关的其他征税等 具体以美国为例,美国绿色税收制度中绿色税种的设计以能源税为主体,税收种类呈多样化趋势。美国的绿色税收主要有三类:1.对企业排放污染物征收的税,包括对排放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课税,如二氧化硫税和碳税。2.对高耗材高耗能行为征收的税,如旧轮胎税。3.对居住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税,如工业拥挤税、车辆拥挤税和噪音税。

据OECD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开征汽油税鼓励了广大消费者使用节能型汽车,减少了汽车废弃物的排放,对损害臭氧层的化学品征收的消费税则大大减少了在泡沫制品中对氟利昂的使用。20世纪90年代,虽然美国汽车使用量增加,但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比70年代减少了98%,而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减少了41%,一氧化碳减少了96%,悬浮颗粒减少了70%。通过实施环境税美国确实已经实现了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二)实行灵活且具针对性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能环保设备的加速折旧。美国对环境清单上的设备,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领域的专门设备都给予在5年内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第二,直接税收减免。例如,美国对研究污染控制新技术和生产污染替代品都给予减免公司所得税;为光能、热能、太阳能等其他替代能源的生产提供税收优惠减免;对购买循环利用设备免征销售税等。第三,环保节能投资优惠,即对环保节能投资允许税前扣除或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抵免。例如,荷兰对节能的区域集中供热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免税;美国对防止污染及利用地热设备和太阳能投资都给予了加速折旧或税收抵免等优惠。详见表3。

三、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设想

(一)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主体税种的确定

这一部分将根据近年来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污染控制理论,从产品的“自然资源开采—产品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四个环节出发,确定资源税、污染排放税和消费税为绿色生态税收的主体税种。首先,在自然资源开采阶段,对资源开采和使用可通过资源税进行调节;其次,在生产制造和废弃物处理两个阶段,可通过开征污染排放税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进行控制;最后,在消费使用阶段,可通过消费税或污染产品税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消费进行抑制。

(二)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主体税种的税制要素设计方案

这一部分将在确定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主体税种的基础上,从以下两方面来对绿色税收主体税种的税制要素进行具体设计。一方面是调整和改造,主要是对于我国现行税制已经存在的资源税和消费税;另一方面是创设,主要是对于我国尚未开征的污染排放税和能源税。

在自然资源开采环节,应加大力度改革资源税。一是应扩大我国资源税征税范围,在当前资源税征税范围的基础上将地热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草原等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列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二是应调整计税依据。由从量征税改为从价征税,同时适当提高单位计税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通过改革使资源税变得更加规范、完整,充分发挥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功能。

在产品生产制造和废弃物处理这两个环节,应开征污染排放税和垃圾税等环境税税种。通过环境税的开征,能有效弥补我国现行税收体系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这两个环节上因缺乏相应税种而造成的控制环境污染的不足。在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初期,应从现有的排污费征收范围入手,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将排污费中的废气排污费、超标污水收费以及固体废气物收费分别改为征收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以及垃圾税。 在消费使用环节,应完善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我国已于2009年调整成品油消费税政策,在此基础上,还应将容易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进一步拓展消费税的节能环保功能。今后可以考虑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也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应增设煤炭消费税税目,根据煤炭污染品质确定消费税税额,并采用宽征收面、低征收额的方式进行征收。此外,在消费税税率设计上,应提高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的税率,如提高烟、酒、焰火和鞭炮的税率水平,降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资源消耗量小的绿色产品的消费税税率。

(三)实施高效灵活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虽然我国现行税制已包含一些有利于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能源节约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适用范围较窄,形式也比较单一,难以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所特有的激励作用。今后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与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凸显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的高效灵活特点。首先,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在继续对环保投资和“三废”综合利用给予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环境生态工程和环保节能设备制造等领域;在继续对可再生资源产业进行优惠的同时,对新能源,尤其是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设备制造实行优惠;对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加强污染治理和研发无污染产品的科技收入实现免税;取消对能源的不合理补贴。其次,调节税收优惠方式,应增加对企业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设备、改革工艺技术发生的投资给予税收抵免的规定。最后,应对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和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防治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

【参考文献】 [2] Silvia Tiezzi.The welfare effects and the distributive impact of carbon taxation on Italian [J].Households Energy policy,2005

(33):1597-1612.

[3] 葛察忠,王金南,等.环境税收与公共财政[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 樊丽明,李文.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税制绿化[J].山东税务研究,2006

(1).

[5] 饶立新.绿色税收理论与应用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6] 王克强,樊喜斌,郑策.论中国的环境税——税收手段治理环境[J].绿色中国,2005

(4) .

[7] 郑雪梅.中国生态财政制度与政策研究[M].北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广交益友
今天
无私的友谊
爱超越一切
坚持
世界有爱才美丽
我想对您说……
教师节的礼物 ——看图
虽失去曾经,但还有未来
以棋达意,献给母校百年华诞的礼物
友谊地久天长
再见吧!SARS!
得失
0的联想
让环境污染远离我们
浅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挥理论课程综合功能
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五个“统一”
试析网络平台中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设策略
关于网络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浅析科研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特色
浅谈创新理论课内容实现素质教育目的
浅谈独立学院文学专业分散实习管理方法探索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探讨
关于民族精神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刍议
关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可贵探索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探析高职院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与职业影响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试论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差异分析
《范进中举》有关资料
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浅议《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对《范进中举》主题的新解
范进是广东人吗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关于《儒林外史》
语文教学不能缺失“灵魂”
《范进中举》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厚积而薄发──以《杨修之死》语文教学管窥中学生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执教《杨修之死》所想到的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范进中举》浅析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