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影响国家审计机关绩效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家审计机关绩效的因素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影响国家审计机关绩效的因素分析

【摘要】绩效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研究和积极推行的管理方式,国家审计机关也应该推行绩效管理。为了进一步研究审计机关绩效管理理论,本文分析了影响国家审计机关绩效的因素,即审计体制、组织结构、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技术手段和审计文化。

【关键词】 审计机关 绩效

国家审计机关作为一种公共组织,它具有一般组织的特征,所以,审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与一般组织有相同之处,主要是体制、组织机构、人员素质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具体针对审计机关而言,即审计体制、审计组织结构、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技术手段和审计文化。而由于它们的具体形式与一般组织不同,这些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方式也不同。

一、审计体制

体制是关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隶属关系和权力划分等方面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审计体制就是国家根据 政治 、 经济 发展 的需要,通过各种法定程序,将审计机关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从总体上讲,各国的国家审计体制主要分为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和行政型等四种模式。不同类型的审计体制所体现的审计效率是不一样的。审计体制如果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性质和程度相适应,审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就会高,效果也会很明显,审计工作能够事半功倍,审计绩效 自然 就高。反之,审计体制不 科学 ,审计运行状况就可能较差,审计工作则会事倍功半,审计绩效也就低了。因此,审计体制是审计机关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以我国为例,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体制属于典型的行政模式,即我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设在国务院,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简称国家审计署。国家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直接领导下行使审计职权,完成审计工作,直接对国务院总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在现行国家审计体制下,国家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有独立性差、威信弱的明显弊端。所谓“审计难,处理更难”,不能不说与审计体制有关,审计体制是影响审计机关绩效的最深层次的因素。

二、审计组织结构

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整体中,诸要素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如果把诸要素按系统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使其中每一个要素不尽完美,只要配备排列组合适当,这个系统通过组合也能成为良好效能的整体。反之,即使其中每个要素都尽善尽美,但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不当,就可能出现内耗严重,整体功能小于要素功能总和的现象。由此可见,审计机关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审计集体组织结构是否合理。

国家审计组织结构如果设置合理,可以充分挖掘其内部潜力,使有限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减少和避免组织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负效应,使国家审计组织机构中的每一层次、每一部分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从而提高审计机关效能的目的。

国家审计组织结构的优化还可以为审计个体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为审计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合理的审计组织结构必须依据职位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资格条件,把不同的工作岗位按照科学的方法予以分类分等,使有相应才能的审计个体得到相应能级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同时,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权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考核有标准,奖惩能兑现,这就有利于调动审计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整个审计机关的工作绩效。

三、审计人员素质

管 理学 原理认为,任何组织的业绩都很大程度地取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取决于组织成员的各种能力的发挥,而组织中人员的行为选择和能力大小又是由其自身的素质决定的,所以人员素质能直接影响组织绩效。审计人员是审计活动的主体,所以对审计机关而言,拥有一支积极主动、尽职尽责、精明强干的审计队伍,是实现治理目标、提高审计组织绩效的根本保证之一。 同时,审计人员也是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 现代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最显著的特性就在于它的能动性,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最根本的特质。人力资源能动性的核心表现,就是它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所有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总是处在发起、组织、操纵、控制其他资源的中心位置。人力资源能够统合其他资源,引发、带动其他资源的活动,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还能够承担不断创新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就脱离了“纯粹资源”的地位,是高增值性的资源。人力资源的这个特性要求对传统的人事管理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即把人事管理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上来。

对于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而言,审计人员行使审计监督职能,通过对社会 经济 运行过程或这一过程的结果进行审查处理,达到整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证经济健康 发展 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如果有过硬的审计专业知识、较高的审计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 计算 机信息技术,就会有较高的审计质量,审计工作绩效 自然 就高了,审计机关的绩效也会由此提高。

四、审计技术手段

所谓“向管理要效率”,其中就包括向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要效率”。审计机关面对的是结构复杂的社会、瞬息万变的环境,以及来自个各方急待处理的大量信息。这样的社会客观上也要求审计机关把管理工作建立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基础上。

从2001年起,我国审计机关开始实施审计信息化工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在改进审计手段上迈出了重大步伐。随着 会计 信息化、 网络 化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报表对信息使用者的效用逐渐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 电子 化和无书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审计业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因此国家审计机关会继续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技术将更加现代化。随着我国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水平的大大提高,不仅能保证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能实行适时跟踪监督,有效地防范计算机舞弊问题的发生,杜绝在信息化条件下假账真查,使审计质量得到可靠保证,审计机关绩效也会因此大大提高。

五、审计文化

审计文化是审计在其组织职能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风格和环境的总称,它包括了审计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远景规划和目标、审计人员的精神境界和作风等。审计文化是一个集合,它是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从心 理学 和管理学的角度而言,审计文化的形成既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忠诚度,使审计具有强大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又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试想,在一个拥有良好审计文化的氛围中,审计工作绩效自然会高,审计机关的绩效也会提高。

总的来讲,为塑造高绩效的审计机关,首先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然后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审计绩效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审计机关绩效。本文分析的影响审计机关绩效的基础因素只能为审计机关提供粗浅而有限的 参考 ,具体的因素影响程度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 文献 】 [2] 马曙光:利益冲突与政府审计 法律 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2006

(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童年趣事
看国际烟花晚会
学做蛋炒饭
吹泡泡
难忘的一件事
第一次难忘的购物经历
我的小土豆
不翼而飞
难忘的欢乐节
放风筝
手拍核桃?
难忘的一天
杨旭东是我的好朋友
今天我浇花
国际法治理公共健康的理念与实践探讨(1)论文
联合国与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1)论文
关于领会课程标准 挖掘教学资源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性(1)论文
关于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办好开放教育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日东海划界争端(1)论文
国际经济法的缘起及其效力(1)论文
地方历史文献存取、检索的趋势以及遇到的问题
试论我国海上承运人责任制度(1)论文
地方文献可持续发展刍论
海上承运人责任限制初探(1)论文
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英语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利用
国际私法中公共秩序保留的探析与限制(1)论文
关于网络共享平台的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整合的探讨
关于中法合作办学项目中法语教学研究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心思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断及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呼风唤雨的世纪》近义词反义词
抓住重点句,辐射全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后感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解释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杂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结构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段及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难句解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积累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