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运用询问方式开展审计调查时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运用询问方式开展审计调查时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7

运用询问方式开展审计调查时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简介: 审计人员在审计或审计调查工作中,尤其是在核查人民来信时,往往需要就有关事项找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询问调查,这也是《审计法》赋予审计人员的一项“特别权力”。《审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 ... 审计人员在审计或审计调查工作中,尤其是在核查人民来信时,往往需要就有关事项找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询问调查,这也是《审计法》赋予审计人员的一项“特别权力”。《审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 问题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审计人员如何运用《审计法》赋予的这一“特别权力”开展审计调查工作,这是一个既值得商榷又需要慎重把握的问题。运用得当、把握得度,不但会使审计人员很快地找到问题症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会使审计人员在为找不到问题症结困惑时,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反之,则会使审计人员陷入被动局面。笔者就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个别询问方式开展审计调查的做法,谈几点肤浅体会,以供审计同仁商榷。

(一)准备要充分。在实施个别询问调查前,审计人员要根据询问前掌握的情况确定询问提纲和要点,并充分估计询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列出相应的对策,做到问题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为实施询问做好充分准备。

(二)程序要合法。审计人员找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个别询问调查时,必须有两名审计人员在场,一人负责主询问、一人负责做记录。当被询问人到达询问现场时,审计人员应当主动向被询问人出示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询问结束后,应将《审计调查(询问)笔录》交被询问人核对,由被询问人对修改和易改动的部位进行确认并逐页签名或盖章,以确保程序合法。

(三)氛围要融洽。审计人员询问的对象,一般都是某个审计调查事项的当事人或者知情人,即使所询问的个别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也不应将其视为犯罪嫌疑人。因此,在询问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以诚相待,做到有理有节、不盛气凌人、不居高临下,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努力创造一种平等、融洽、和谐的谈话氛围。对不善言辞的被询问人,审计人员要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尽量让其自由陈述,切不可耍脾气,与被询问人闹僵,导致被询问人不配合。

(四)政策要交待。无论被询问人是当事人还是知情人,也无论被询问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为了确保其回答问题真实准确,审计人员在开始询问之前应把有关政策向其交待清楚,要求其对所回答的问题负责。

(五)顾虑要打消。有些知情人担心说出真相后,一旦被领导或当事人知道,可能会受到打击报复,所以,他们面对审计人员的询问,往往是顾虑重重,不敢说真话。这时,审计人员应向他们宣传《审计法》对审计人员的纪律要求,并向他们保证做好保密工作,以打消他们的顾虑。

(六) 方法 要多样。审计人员在实施询问调查时,要根据调查 内容 和调查对象情况,采取不同的询问方法开展审计调查。主要方法:

一是单刀直入法。审计人员对已基本掌握的问题,只是需要向当事人或知情人了解经办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时,不妨采取单刀直入的询问方法,开门见山地向被询问人询问经办过程中的有关细节,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相。如在调查人民来信反映某市建行一分理处开设的一个假名储蓄账户存在重大问题时,我们认为弄清该假名账户由谁开设、归谁掌控是查清该账户问题的关键,于是我们便找当时的银行柜面经办人,直接请其说出该账户的开设人及掌控人。开始时,该经办人以时间久、记不清为由,不肯说出真相,经过我们反复讲明政策并一再追问之下,他不得不说出是根据本分理处某客户经理写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开设的。在查明这个假名账户的开设人、掌控人之后,对我们认定该客户经理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和便利条件,与他人内外勾结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挪用 企业 贷款和自有资金,转入其私设的假名账户进行非法放贷,造成银行贷款损失300万元的违法犯罪事实起到了决定作用。

二是循序渐进法。审计人员对未全面掌握的 问题 ,需要进行详细询问调查时,可采取循序渐进法。首先,先打外围,再攻主垒。也就是先找知情人了解情况,在掌握了一定情况后,再找当事人询问,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被假象所蒙蔽。其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询问当事人时,先不要涉及核心问题,而从旁枝错节开始,把旁枝错节理清楚了,再询问核心问题,这样会促使当事人说出真相。询问调查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审计人员与被询问人心理较量的过程。被询问人尤其是违法当事人在询问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一般要经过试探猜测、抵触相持、动摇不定、如实陈述四个阶段。审计人员必须牢牢把握被询问人的心理变化 规律 ,采取有效策略,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引导其如实回答提问。在询问过程中,审计人员还要注意观察被询问人的情绪、神态、声调变化等细节,透过这些表象 分析 被询问人真实的心理活动,为进一步询问打好基础。遇到被询问人避重就轻回答问题时,审计人员要沉着冷静,坦诚相待,讲清政策,因势利导做好思想 教育 工作,并适时看准时机,果断出击,使违法当事人放弃侥幸心理,从抗拒的歧途转到合作的轨道上来。

三是环环紧扣法。审计人员在询问某个事项当事人时,当发现被询问人未说真话时,就要对其所回答的问题采取环环紧扣、步步紧逼的 方法 ,使其难圆其说。如在某海关审计发现该关加贸科在某公司为培训班学员购买礼品时虚开发票2万元,我们在向经办人询问虚开的2万元去向时,该经办人说事后在某饭店请几批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吃了一次饭花掉了。我们认为该经办人没有说真话,因为这些学员遍布全市各县的外贸 企业 ,有很多人往返一趟可能需要一天时间,怎么可能为了一餐饭跑这么远呢!抓住他回答问题中露出的破绽,我们以此为突破口,趁势反问,一追到底,请其说出聚餐时间、聚餐饭店名称、参加人数、餐费数额,并要求其提供参加聚餐人员名单、联系电话及餐费发票等,在我们环环紧扣、步步紧逼之下,该经办人难圆其说,最后,不得不在审计人员面前说出了真相。

四是帮助回忆法。审计人员对时间久远的事项或者遇到年龄偏大的被询问人,在询问时,当被询问人对当时的情况记的不太清楚时,可利用已经掌握的情况或手中资料,帮助被询问人回忆当时的情况,力争使被询问人说清当时的事实真相,为下一步深入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

(七)刚柔要兼备。有些确有问题的当事人,他们往往不会主动讲明事实真相,而是似挤牙膏一样,你挤一点他说一点,你不挤他就不说。对于这类被询问人,审计人员既要做到刚柔兼备、以柔克刚,又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严肃时要严肃有加,该柔和时要柔和有度,力争让他们主动说明问题,争取宽大处理。如在某市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调查时,我们在某施工单位发现该市公路管理处在组织县际和 农村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招标时,向投标单位收取了资格审查费和标书费,但在该公路管理处账上却没有查到此项收入记录。为了查明该公路管理处所收资格审查费和标书费去向,我们采取“巧问”、“智取”、“强攻”、“硬问”的策略,向该处项目科负责人了解有无收取此项费用的情况,开始时,该负责人一会儿说有一会儿又说没有。他说有时,我们请他提供收费情况及资金去向;他说没有时,我们请他写出没有收费的字据。在他感到左右为难时,我们严肃地向他讲明政策,请他慎重考虑。在我们强大的政策攻势和晓之以理的感召下,他承认先后收过5次,前两次收的现金由他保管,后三次收的现金存放在出纳员处。当我们找出纳员询问时,该出纳员像挤牙膏一样,一会儿拿出一个信封,一会儿再拿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有的是现金、有的是发票,我们连夜对现金和发票进行了清点,最终查明该处在2003年5月至2006年4月间共计收取资格审查费和标书费49万元私存私放的问题。

(八)分析要注重。审计人员对被询问人的询问笔录要与其他证据进行对比分析,看被询问人陈述的 内容 与其他客观证据是否一致,能否相互印证,是否符合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要求。此外,要注意从询问笔录中发现新情况,寻找新线索,使审计调查得以深入,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发现
秋色花园
公园的一角
我家的猫
从《乌塔》想到的10
从《乌塔》想到的7
从《乌塔》想到的1
观察日记——小金鱼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暑假郊外秋游
蝈蝈儿讲的故事
成长中的一件事
从《乌塔》想到的
花花的故事
从《乌塔》想到的8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案件追踪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看电视》作者简介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看电视》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春天的故事》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