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审计失败的规避措施研究和探讨

审计失败的规避措施研究和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审计失败的规避措施研究和探讨

一、明确审计职责审计风险与审计职责构成一对矛盾,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只要审计就有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 法律 法规对审计职责做了明确规定,各级审计机构可以参与制定行政措施、制定并监督执行审计制度规范、监督审计财政预算及预算外资金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并向 社会 公布审计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协办 经济 案件等。审计人员要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和审计失败的出现。

二、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审计人员在承接业务时,首先必须慎重地选择被审计单位。一是要选择信誉度较高的被审计单位,如果被审计单位对客户、职工、政府部门或其他方面的诚信度很差,则蒙骗注册 会计 师的可能性也很大;二是对陷入财务和法律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尤为注意。其次要进行风险评估,要判断自己可接受的风险。当风险超过了事务所的承受能力时,应拒绝接受委托。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要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下列各种迹象: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主要财务指标恶化;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大量低效和不良资产挂账;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主要产品市场份额萎缩;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人力资源或其他生产要素短缺;未能达到预期经营目标;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在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等。上述这些迹象通常表现为表外信息,一旦由隐形转为显形,将会扭曲财务报表的客观表述。如果注册会计师只注重表内信息的审计,忽视对表外信息的关注,则极有可能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充分考虑在可预见的将来 企业 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的可能性。当在审计中怀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时,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持续经营假设对被审单位的适用与否。

三、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提高执业水平

(一)建立员工准入和培训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在聘任执业人员时,应将“职业道德”作为评价应聘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要求并督促全体执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风险意识,还要训练员工的专业能力,确保全体员工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恪守技术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应当考虑自身能力,拒绝接受不能胜任的业务,对于承接的业务应将其委派给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员工。必要时,应当聘请专家协助工作。

(三)建立审计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审计风险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即一切质量控制的手段和 方法 都应以防范风险为重点和出发点,充分关注经营失败和欺诈舞弊等可能产生的风险。在选择被审计单位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商业环境是否存在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应将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并把重点放在审计风险尤其是持续经营风险的评估上。通过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水平。必要时,应向客户索取管理当局声明书,以明确客户责任和审计责任,避免由于客户不明白自身责任而导致的潜在纠纷。鉴于我国 目前 会计信息失真较普遍和法律法规不完备的现状,为规避风险,对客户固有风险的评估宜确定为100%,此外,还要注意依靠职业判断来防范风险。在进行具体业务的风险判断时,注册会计师对客户存在的非正常交易、或有事项及持续经营能力应予以充分关注,审慎考虑该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影响 ,判断自己可以接受的风险,并考虑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以更好地防范和规避审计失败。

四、强化审计主体素质风险意识

审计主体的素质同样对审计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审计主体的素质和其肩负的职能与其从事的活动不相适应,那么就意味着审计主体在审计活动中存在风险。所以,在我们的全面审计风险意识中,首先必须有审计主体素质风险的概念。防范审计主体素质风险的首要方面是要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具体要保证三个方面的素质不滞后:一是运用 现代 科技 技能素质不能滞后;二是保证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能滞后;三是保证审计人员廉洁素质不能滞后。同时,注重审计机关形象建设也是强化审计主体素质风险意识的重要 内容 。

五、强化审计程序规范化意识

(一)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了解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

具体就是要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规范正常,对可能带来的审计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确定有无导致重大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二)在接受审计业务后,必须在业务委托书上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做出书面承诺,保证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可靠,促进双方共同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作,防止被审单位混淆事实逃避责任。同时,为了保证审计质量,需要由审计部门牵头,组织、监察等部门参加,组成强有力的审计小组,以保证审计的全面性、整体性、权威性。

(三)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

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一个严格有序的标准,认真的执行标准化控制和管理,坚持原则性、减少灵活性,按照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成本配比等原则,对不真实、不完整及错误账目进行调整,并编制资产负债表,真实地反映 企业 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降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在审计过程中要保持职业谨慎

保持职业谨慎是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要求。正确执行国家 法律 法规,本着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态度对发现的 问题 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和及时解决,注意适用法律法规的时效性。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适时对审计计划进行修正,通过及时变更、补充、修订审计计划等手段针对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消除疑惑。

(五)出具严格有效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程序、运用审计 方法 、以事实为依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出具审计报告。它为 会计 报表使用者传达决策所需信息,是被审单位 经济 责任履行情况的鉴定报告。因此审计人员要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统一评价标准,采纳合理意见,分清前任和后任的经济责任,分清责任人应负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分清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所造成的经济责任,分清职责范围内和职责范围外的经济责任,语言标准规范,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所反映的情况要以足够的数据和事例为依据,明确经济责任,使审计报告真实可靠。

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一)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我国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 中国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但该准则只是职业道德准则体系的总纲,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还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因此,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需要尽快进行完善,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二)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执行情况的监管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制性因素。因此,有必要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职业道德监管机构,聘请来自实务界和 理论 界的专业人员,以保障监管部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除了设立权威的专业监管部门以外,还应进一步改善 目前 以清理整顿、年度检查为主的监管模式。我认为,近期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及对会计师事务所评星评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道德水准的外在驱动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爸爸的对话
美丽的小草坪
未来水果、蔬菜展览
我爱故乡的柿子
妈妈,母亲节快乐
寒假中的一件事
标点符号王国游记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第一次一个人走回家
爷爷家的“小贝贝”
我爱故乡的龙眼
我是幸福的小鸟
跟我说“再见”
我的不满意
我在网上投稿啦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美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改变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
计算机证据与计算机审计技术
ERP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
浅谈审计领域的数据分析报告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中美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各国审计长之宪法规定比较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最后一课》写作特点
《最后一课》阅读指导
磨坊书简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震撼人心的一课
《最后一课》问题探究
《最后一课》研读赏析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