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是指通过一定 方法 和适当程序,对建设项目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进行再监督,帮助建设单位查找管理中的漏洞,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投资效益,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基建项目是内部审计的重要 内容 ,其本身的重要性、专业性以及内审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使内部审计面临较高审计风险。从国内外审计 发展 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审计风险的 分析 日益受到重视。从内部审计实践经验来说,基建项目本身的重要性、专业性以及内审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导致审计人员面临较高的审计风险。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策略来规避审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中审计人员只有把握了项目审计风险的特点,才能在宏观上对审计实施有清醒的认识,这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必要前提。就基建项目审计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影响 审计风险:

(一)审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基建内部审计所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它既涉及到决策、规划、设计、概预算、招投标、物资采购、施工、监理等一切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又涉及到建设单位的资金管理、 会计 核算的方方面面。审计内容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工程管理审计,主要审计项目是立项、概预算、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材料采购、质量验收、工程造价、项目决算过程和结果的合规性;二是财务审计,主要审查资金来源、运用、会计核算以及基础财务工作的合规性。这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的一般审计基础知识和经验,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施工、采购、验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实践中常由于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往往偏重于财务审计,造成财务审计与工程管理审计的脱节。

(二)可能存在舞弊行为 基建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竣工使用整个过程涉及诸多的利益主体,其中的一方或多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得利益,因此极易导致舞弊行为。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可以将舞弊行为分为三种:一是内部舞弊,表现为内部机构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获取不正当利益,如在材料采购、合同订立中收回扣、佣金等商业贿赂行为;二是外部舞弊,表现为与基建项目有关的外部机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的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非法获利,比如代理招标机构或受托委托编制招标文书机构人员向参与投标单位透露其已获悉的工程标的等重要信息;三是内外勾结,表现为内外部机构人员相互串通,如共同编造虚假信息、签定虚假合同等。基建项目中的舞弊手段可能多种多样,但通常在形式上却较难发现漏洞,有“规范”的程序、“规范”的操作、“规范”的合同,但这些“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其实隐藏着违法舞弊的事实。揭露舞弊行为,是基建内部审计中的难点,也带来了高审计风险。

(三)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判断 恰当的审计结论以充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各种信息和资料则是审计证据的表现形式。内部审计目标具有多样性,包括评价程序的合规性、发现风险隐患、提供决策依据等,与偏重于财务审计的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需要收集的信息和资料更广泛和复杂,这些信息和资料既包括执行、操作方面,也包括管理、控制方面的,甚至还包括市场信息、公众信息。审计人员需要通过收集各种工程技术资料,咨询图纸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查阅会议记录、会计凭证和账簿,必要时还可作一些调查,多方位、多渠道地去获取审计证据。如果这些信息和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即使审计人员保持了高度职业谨慎,以此为基础做出的审计结论也会是不恰当的,由此必然带来审计风险;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所收集信息和资料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对这些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时,需要审计人员的丰富经验和恰当的职业判断,难免出现不恰当的审计结论而导致审计风险。

(四)审计人员本身的审计能力欠缺 从内部审计的职能来说,它具有监督、评价、控制的职能,有的组织机构的内审部门还有一定建议或处理的权利,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专业能力,而且要有分析、论证和判断的综合能力。就基建审计而言,从实践来看主要表现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能从投资管理、资金管理、造价管理、质量管理全方位评价基本建设项目,在审计评价时对存在 问题 的宏观把握和分析驾驭能力不够,从而可能做出不恰当或不全面的审计结论,背离了审计目标。

笔者认为,要规避上述因素对内部审计风险的 影响 ,在审计策略上应注重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内外部的沟通与合作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审计实施中要充分重视与外部有关部门的合作。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不断延展,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这一内部审计外部化趋势在基建内部审计方面显得尤为明显。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包括:与工程审价机构的合作,如有的还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价;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合作,内审人员应充分利用监理人员的工作,遇到专业 问题 时可向他们请教;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获知验收的重要信息和查阅验收资料,有助于审计的开展。在审计隐蔽工程时,部分审计 内容 难以直接验证,此时应该考虑与外部审价机构、监理机构以及验收机构的合作,咨询参与人员并适当利用其成果,这些外部证据有利于对隐蔽工程作出恰当的审计结论。有的单位同级内审、纪检等监督部门在事前、事中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上级部门审计时与这些部门合作,更有利于掌握情况,也使同级监督更能发挥效能。

(二)工程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 工程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是指以立项为起点,以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为主线,以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为分枝,以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为封闭终点形成闭合审计回路。财务审计是以资金走向为线索,注重对基建资金来源与分配的 分析 ,成本审计时大都需要工程造价审计资料来验证成本列支的真实性。工程造价审计以工程量入手,同时需结合图纸、标的、合同、现场,核实工程量 计算 的准确性,需要调研和掌握建筑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需要注重 研究 现行定额,严格界定定额适用范围,看有无高套、重套的现象,这是工程造价审计的主要范围。工程造价审计应与基建财务审计相互佐证,要对资金到位时间、资金运用情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作客观分析。

(三)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一是要把握重要性性原则。基建项目审计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对于这些信息和资料及其所反映的问题,审计人员要充分考虑重要性水平,抓住数额大、影响大的事项跟踪审计、详细审计;而对数额小、影响小的,采取点到为止的方式,能放就放。二是要把握谨慎性原则,保持适当的职业警觉。对怀疑存在的舞弊行为或事项、对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项目进行审计时,要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保持谨慎态度,不仅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合规性,还要注意事物本质的合法性。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虚假信息和资料,审计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分析和识别,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对有疑问之处要采用顺藤摸瓜的 方法 ,循序渐进地将情况逐个了解清楚,使原本隐蔽的信息明朗化、清晰化,积极揭示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在进行专业判断与分析时要保持独立性,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四)确保审计程序、审计依据和审计行为的规范化 基建项目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水平高的系统性工作,审计程序、方法与技巧是否得当,既是审计人员政策水平的体现,也是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反映。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内部审计的有关操作规程展开审计,审前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选择有经验和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组成审计组,要对审计对象的情况作必要的了解,掌握一些基本信息,并初步分析是否存在重大风险点。现场要实施必要的询证、检查、观察、分析性复核等程序,并要确保审计人员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对审计揭示的问题,要以政策为准绳,做到有理有据,使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与被审计单位内外部进行接触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不卑不亢,注重沟通和尊重,要做到消除分歧,以理服人。

参考 文献 :[2]王学海、陈宇辉:《工程项目审计对策》,《中国审计》2000年第6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安静的高二(1)班
我是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重庆一日游
我第一次踩单车
烧纸船
我当了劳动委员
难忘的一次拔河比赛
俺家的洗碗比赛
挂窗帘
元旦游艺节
一套美丽的家具
老师我想对你说
小巧手
我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新年快乐?
德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学习与借鉴
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及实施途径探析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谈现代教师的教育良心
师德建设对和谐、平安校园的辐射
浅谈课堂教学转型的技术背景与认识论根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探索与实践
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概况及今后发展趋势——兼谈素质教育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初探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
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巧借学习动机论,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谈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金色的鱼钩》里的“三哭”
《金色的鱼钩》教学札记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杂谈
《金色的鱼钩》教学札记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分析
关注那一部分学生──《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