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

试论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试论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

摘 要:政府审计风险的 研究 在现实工作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 分析 了政府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审计风险 成因 防范 控制

审计工作在整个 社会 主义市场 发展 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誉为“ 经济 警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于某些利益因素的诱导,各种随之而来的违法违纪事件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被审单位不法分子的操作,也有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 问题 ,还有我国现行 法律 、综合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审计风险的进一步加大,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 影响 。由此可见,切实加强对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研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防范和化解政府审计风险,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并相应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政府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政府审计风险的产生

审计风险,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在经过审计程序后,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的可能性。而政府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没有完整把握或认真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对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做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从而对产生较大危害的问题没能查出和纠正,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对政府审计风险的产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理解:

1.属于审计范围内应予审计而没有查出的问题,才能产生审计风险。政府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只有该范围内的有关事项不真实、不合法,而审计机关没有查出和纠正,才能产生审计风险。

2.按照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应当发现而没有查出的问题,才能产生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编造虚假账目的行为,必须予以揭露和纠正,以维护国家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权威。如果对以上问题没有全面纠正,就会产生审计风险。而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合法但不合理”问题,即使不予关注,也不会产生审计风险。

3.政府审计未查出的事项有较大的危害性,才会产生审计风险。由于审计手段、审计成本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审计机关并不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影响真实性、合法性的问题进行揭露和纠正。如果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问题数额较大,产生较大危害,对这样的问题不予揭露,就会产生审计风险。此外,表面看数额不大,但其性质恶劣,如贪污侵吞公款等,将产生严重的财产安全危害的,政府审计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否则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二、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分析

1.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是当前的法律环境还不健全;二是受审计管理体制的制约;三是审计机关与被审单位的信息不对称;四是审计客体方面的风险。

2.审计技术与 方法 因素。一是审计技术本身存在风险;二是审计过程中产生风险。

3.审计人员自身因素。一是审计人员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二是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关注意识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三是没有严格执行审计职业道德和廉洁从政要求,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三、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

1.首先要区分 会计 责任与审计责任两种界限。

(1)两种“界限”的自我认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也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执行情况,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而审计责任则是对被审单位结束后所提出的审计报告是否真实、合法、公允所承担的责任。

(2)要区分两种界限。审计是一个动态的群体活动过程,是由审计人员具体操作完成的,从计划的制定到最终发出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的过程,都是以审计机关的名义进行。同时整个活动也都潜在着审计风险。站在社会公众角度上看,审计人员进行的一切公务行为所产生的责任都是由审计机关来承担,有的还要追究到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但从审计机关的内部管理上看,审计的实施实际上是由具体从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对审计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因此审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审计机关承担的贵任应严格区分,不能混淆。这对于促进审计人员廉洁自律,不推卸审计责任至关重要,并对明确承担审计责任,规范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各自的审计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益,将有重要意义。

(3)应该实行会计资料承诺制,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是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审计实施前,被审计单位必须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做出书面承诺,以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会计 责任和审计责任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中对 社会 审计已做了明确规定,但政府审计对国家审计准则暂没有规定。从工作实践来看,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政府审计风险不比社会审计风险小,政府审计任务重、项目多、工作量大、执法力度也大,审计工作中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对每一项 经济 活动彻底搞清,既受人员、时间和成本的限制,也没有这个必要,再者国家审计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出台《国家审计准则》明确政府审计,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作严格区分,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明确审计应有的责任,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能促进被审计单位做好会计工作,明确应有的责任。

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承担审计范围的全面性,审计 方法 的 科学 性,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引用审计法规的准确性,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性责任。审计机关应承担对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系统运行的检查监督,保证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的独立环境,对审计报告的审核,审计决定的权威性、可行性等责任。

2.我国政府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策。

(1)要综合治理审计环境,这是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的基础。一是合理的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二是整顿社会经济环境;三是建立完善的审计法规体系。

(2)要强化风险意识 教育 。强化对政府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树立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防范审计风险的自觉性。虽然审计风险已为大多数审计人员所了解,但在审计实践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审计机关应加强风险意识教育,使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潜在性和一旦发生审计风险造成损失的多重性,从思想上深入理解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在审计工作中,要自觉遵守《审计法》,严格执行《审计工作规范》,提高审计质量,防止审计风险的发生。

(3)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保证项目质量。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结合审计人员的业务专长,合理配备审计人员,并进行明确的审计分工,将各项审计任务落实到人,以分清工作责任,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审计项目的特点,正确运用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抽样审计方法、 计算 机审计方法等,防止生搬硬套。在审计方法的选用方面做到:定性 分析 与定量审核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理论 分析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客观分析与主观判断相结合。审计结论要做到评价客观公正,依法做出审计处罚决定。在审计终结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时应做到评价全面、客观、准确、恰当,对未做审查的事项不予评价;对法规规定处理处罚主体不是审计部门的,应建议移交有处理处罚权限的部门,不能越权直接处理;对无 法律 依据审计取证不充分的,不能强行做出处理,以规避审计风险。

(4)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化。严把审计取证关,要依法收集和认定审计证据,建立审计取证的三级复核制度,确保审计证据客观、真实、充分、有力;同时审计组收集的审计证据要经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签章;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慎用强制性措施,避免矛盾激化或处理不当引发的审计风险。在审计中要认真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并使之规范化,即审计工作底稿格式的规范化、编写的规范化和审核的规范化,以减小和化解审计风险。在审计进行的尾声,审计工作人员要认真撰写审计报告,严格审定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事项。要求审计报告语言表达准确,数据正确,证据资料充分、报告结构完整;另外对于审计报告的形成要执行规范程序,即由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复核。审计报告经复核后,由审计机关分级审定,层层把关,以减少审计风险。

(5)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审计机关要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复核、审理、审计业务会议和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建立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把审计质量考核 内容 与防范审计风险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谁主审谁负责,谁出风险谁承担并追究连带责任,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计结论也有重要 影响 。可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小组、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强化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意识,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规范,将责任具体落实,促进审计工作各阶段和各级审计人员各负其责,各担风险。

(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7)要规范领导交办事项的审计报告制度,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事项。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接受领导交办的事项呈上升趋势,对领导交办事项,各级审计机关必须高质量完成。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每一个疑点,都力求查清查透,不能拘泥于审计力量和审计成本的限制。

(8)高度重视社会公众反映事项。政府审计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反映事项。审计机关进行审计,要积极听取被审计单位以及各阶层、各方面人员的意见,要善于从社会公众的意见中发现审计线索。对社会公众反应强烈的 问题 ,审计人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尽最大努力查清反映情况是否属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达到政府审计的初衷。

总之,政府审计工作在国民经济 发展 中的影响十分重大,而造成其风险不断加大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为此,我们要从意识上高度重视,要深入实际工作中,深剖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 文献 :

2.谭劲松。试论国家审计风险。审计研究,1996(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ice” between friends
Swine flu came
sing my grandfather(唱我的祖父)
village, my love
school life
暑期日记
暑假计划How I Spent My Summer Vacation
中英语作文四大常见症状分析
English— a bridge to the world
How I Spent My Summer Vacation
tecting our city is our duty(我们的城市是我们的责任)
erest makes miracle(呃是奇迹)
A-H1N1 and its Prevention
lphone
消防法解读
11个常见消防问题
建筑消防电气浅谈
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方法
地铁水消防系统与报警及控制方式的研究
消防知识试题
住宅喷淋系统的设计探讨
某办公楼消防水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谈当前的农村防火特点及加强措施
中高层住宅消防给水设计问题探讨
消防设计时注意的几点知识
消防技术要求
轻烃罐区消防稳高压给水系统设计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资料
深圳某高级综合大厦消防管道系统整改情况综述
《将心比心》重点字词意思
《自然之道》相关资料
《将心比心》考点练兵 阅读篇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巩固篇
《自然之道》重点问题探究
《自然之道》整体阅读感知
《将心比心》重点问题探究
《将心比心》趣闻趣事
《自然之道》老师语录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梳理
《自然之道》考点练兵 积累篇
《将心比心》随堂练习 基础篇
《自然之道》重难点分析
《自然之道》考点练兵 阅读篇
《自然之道》趣闻趣事